摘要:省民政厅、省委社会工作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等9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9月5日第十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并持续推进慈善文化“五进”活动,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在全
记者9月1日从省民政厅获悉,省民政厅、省委社会工作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等9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9月5日第十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并持续推进慈善文化“五进”活动,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崇德扬善、奉献爱心、乐于助人的慈善理念。
《通知》明确,此次活动主题为“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内容围绕“五进”活动展开——
一是深入开展“慈善文化进机关”活动,通过组织开展慈善文化讲堂、慈善文化展览等活动,开展慈善文化宣传,普及慈善知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机关党员干部带头参加慈善活动。二是深入开展“慈善文化进企业”活动,鼓励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通过成立慈善组织、与慈善组织合作、设立慈善信托、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结合企业的资源和专业特长,积极开展慈善活动,参与慈善事业。三是深入开展“慈善文化进乡村”活动,要充分利用农村文化礼堂、村史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村广播网、农民夜校等乡村现有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慈善文化阵地;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等到乡村开展慈善活动与志愿服务,惠及广大农民。四是深入开展“慈善文化进社区”活动,要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乡镇文化服务站(中心)、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等场所,宣传慈善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要引导慈善社会力量深入社区、深入群众,以特殊困难老年人、困境妇女和儿童、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为重点,开展慈善帮扶、走访慰问、爱心陪伴等服务。五是深入开展“慈善文化进家庭”活动,要依托婚姻登记机关、儿童福利机构、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点)、养老服务机构、儿童校外活动场所等,开展家庭慈善教育;要发挥儿童主任、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志愿者等作用,组织开展适合家庭参加的慈善实践活动;引导支持慈善社会力量面向困难家庭开展慈善帮扶和关爱活动,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近年来,我省慈善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全省现有慈善组织(基金会)391家;聚焦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公益慈善等社会力量投入扶贫资金50.77亿元,受益贫困人口842.32万人次;聚焦乡村振兴,开展了“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活动,共募集善款12.6亿元;创新建立省、市、县三级“困难群众救急难慈善专项基金”,已建立188家专项基金,筹集资金总额1.88亿元,救助困难群众18万人,进一步擦亮河南慈善事业优秀品牌。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