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植物园成功放归9只猛禽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7 09:21 1

摘要:此次放归的9只猛禽包括6只大鵟、2只红隼和1只雕鸮,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受伤或体质虚弱,它们分别于2024年底至2025年初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西宁市湟中区及西宁市区被发现

记者从西宁植物园获悉,“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当天,作为青海省主场宣传活动的重要环节,西宁植物园(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成功科学放归康复后的9只猛禽。

此次放归的9只猛禽包括6只大鵟、2只红隼和1只雕鸮,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受伤或体质虚弱,它们分别于2024年底至2025年初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西宁市湟中区及西宁市区被发现。经过救护中心工作人员的精心治疗和康复护理,它们的体质得到显著改善,通过近一个月的野化训练及严格的放归评估,最终达到野外生存的条件。

此次放归活动为两只大鵟佩戴了带有视频功能的卫星定位追踪器,通过卫星追踪、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工作人员可精准掌握大鵟的迁徙路线、动态变化规律以及栖息地利用等生态学信息,以深入了解其迁徙模式、繁殖策略等情况,为青海省迁飞通道保护和猛禽的有效保护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放归现场,西宁市教育局选派的12名学生代表,在聆听了校外思政辅导员现场开展的生态文明思政课并接受救护中心工作人员指导后,亲手放归了9只猛禽,帮助它们重返蓝天。

近年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年救护数量达260只,放归数量达78只。同时,在珍稀物种的救护与科研监测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包括完成世界首例雪豹肿瘤切除手术后成功放归野外、全球首例藏狐救护后佩戴卫星定位项圈放归、救护白尾海雕和高山兀鹫迁徙跟踪等多项创新实践,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与救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此次放归活动不仅是青海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一次生动案例展示,也是青海省在珍稀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重要科研实践和工作创新的重要举措,还是联合教育系统开展生态文明思政教学的崭新尝试。

来源:中国广电青海分公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