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现实呢?它根本没做真正的加密!不是把代码锁在 “铁盒子” 里,而是给代码加了层“透明保鲜膜”,看着有保护,其实一撕就掉。
先说说VBA密码保护的原理。按说理想状态是“密码验证”,别人没密码就解不开
可现实呢?它根本没做真正的加密!不是把代码锁在 “铁盒子” 里,而是给代码加了层“透明保鲜膜”,看着有保护,其实一撕就掉。
你设的密码没被加密存储,只是用简单算法转了个格式,稍微懂点技术的人,分分钟就能把原密码倒推出来。
这保护有多可笑?三点就能说透。
第一是存储太脆弱,刚才说了,密码不是加密存的,是“可逆”的,就像把钥匙藏在门垫底下,看着藏了,其实谁都能找到。
第二是破解工具满天飞,网上一搜“VBA密码破解”,能出来几十款工具,不用学技术,选好文件点个“破解”,几秒钟密码就没了,比你输密码还快。
第三更气人,微软都20多年没修复这漏洞了!用户反馈了无数次“VBA密码不管用”,但微软好像没看见,毕竟 VBA 是老技术了,犯不着为这费劲改,结果就放任这“假保护”一直存在。
光说不行,那就用实际方法证明它能破解
最简单的是用工具,比如“VBA Password Recovery”这类软件,打开要破解的Excel/Word文件,点一下按钮,等几秒,密码直接清空,全程不用懂代码。
要是不想用工具,手动改Hex也行,即用Hex编辑器(就是能看文件底层代码的工具)打开文件,找到“DPB=”开头的那段代码,把“DPB”改成“DPx”,保存后再打开文件,VBA密码就失效了,步骤超简单。
还能用Python,几行代码就搞定:调用win32com.client库读取文件,再用专门处理Office文件的模块找到VBA密码存储的位置,直接把密码数据清掉,运行代码后,文件里的VBA密码就没了。
微软为啥不修复?
核心两点:一是VBA是遗留技术,微软重心在云服务、Power Automate上,改加密费劲没收益;二是要兼顾兼容性,老文件改了可能打不开,干脆暂不处理。
要保护VBA代码,有两个不完美办法:代码混淆,把变量名改乱、拆函数,就算破解了也看不懂;编译成DLL,转成二进制文件,虽能反编译,但多了道门槛。
其实国内有款升级版平台——“云表平台”,它跟VBA完全不是一个路子但能实现同样的功能。首先,它不用写多少代码,靠拖拽、画表格就能搭管理系统,对非专业开发的人特别友好,不用再像写VBA那样反复调试脚本。
更关键的是安全层面——它是B/S架构,所有代码和数据都跑在云端服务器上,本地电脑里根本没有实际的 VBA 文件,破解者连下手的目标都没有。
而且它的权限管理特别细,不是简单分“能看”“能改”,还能按角色设权限,比如财务只能操作财务模块,仓库员只能改库存数据,甚至能记录每步操作日志,谁动了数据、改了什么都能查得明明白白。
另外,它还自带安全防护,数据传输用HTTPS加密,服务器有防火墙,还会定期备份,不用担心数据丢了或被篡改。
不像 VBA 依附于 Office,换台电脑、Office版本不对就用不了,云表只要能上网,不管是 Windows 电脑、Mac 还是手机,打开浏览器就能用,兼容性也强。
小结
VBA密码保护就只能防防完全不懂电脑的小白,想靠它保护机密数据,纯属白费功夫。它本质就是个“象征性保护”,根本不算正经的安全功能。
要是真有重要代码要保护,要么用代码混淆、编译 DLL 过渡,要么直接换国产平台,别再跟VBA的密码较劲了,没用!
对此,您有何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继续聊哦。
文|胖胖
来源:云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