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个诗人,能文能武能射大雕,曾大败黄巢,却被迷信害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17:43 1

摘要:高骈起点就比一般人高,首先,他家里是当官的,可以说不愁吃不愁穿,会读书写字那是基本功。

唐朝末年,风起云涌,出现了许多优秀将领。

其中,有这么一号人物,他写诗写得不错,打仗更是厉害。

据传,他能一箭把天上飞的大雕射下来!

更夸张的是,他差点就把当时,闹得最凶的黄巢起义军给全灭了。

但就是这么厉害个人,最后居然因为太迷信,把自己给作死了。

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今天来唠唠。

高骈在唐朝末年,那可是个风云人物。

高骈起点就比一般人高,首先,他家里是当官的,可以说不愁吃不愁穿,会读书写字那是基本功。

但他偏不满足,非要练武。那时候唐朝看着风光,其实内里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高骈觉得光会写诗没用,得来点真本事。

他年纪轻轻就考上了进士,说明脑子确实好使。但高骈不满足,天天跑去练箭骑马。

有一回在外面,天上有只大雕,大家都怂不敢射,高骈二话不说,"嗖"的一箭——那雕直接就掉下来了!

从此,"射雕英雄"这名字就传开了。

高骈的诗也写得不错,虽然比不上李白杜甫那种大神级别,但读起来也挺带劲。

他写了不少边塞诗,讲打仗的那些事儿,特别有感觉。

这么个又能写又能打的人才,朝廷当然喜欢了,就派他到地方上当官,慢慢积累战功。

说到高骈最牛的地方,必须是打黄巢这一仗。

黄巢是谁?那可是唐末农民起义的老大,带着几十万人到处打架,差点把唐朝给掀翻了。

那时候朝廷军队节节败退,好多当官的都跑路了。高骈却站出来说:放着我来!

高骈被派到淮南当节度使,这职位权力大,但也是个烫手山芋。

黄巢军队正往这边杀过来,大家都慌得不行。高骈一到就整顿军队,加强防守。

他可不是只会硬拼,脑子特别灵光。他看出黄巢军队虽然人多,但其实组织松散,后勤跟不上。

高骈选了地方设埋伏,等黄巢军队过来时突然杀出来。

这一仗打得那叫一个激烈,高骈自己都亲自上阵,带头冲锋。

他的箭术,这时候可派上大用场了,一箭一个,跟点名似的。

士兵们看主帅这么猛,也都拼了命地打。结果黄巢军队被打得惨败,损失特别大。

这一仗之后,高骈彻底火了,朝廷给他封大官、赏金银。大家都说他是唐朝的救星。

但高骈没停下,继续追着黄巢残部打,收复了不少地盘。

几年下来,淮南一带居然变得太平多了。老百姓感谢他,还给他立碑纪念。

高骈自己也飘了,觉得天下没有他搞不定的事。可就在这时候,出问题了……

可能因为年纪大了,或者权力太大了,高骈开始特别迷信息鬼神那一套。

那时候唐朝确实很多人都信佛信道,但高骈信得走火入魔了。他找了一堆道士和尚,整天让他们算命炼丹,说什么能长生不老。

这些道士里有个叫吕用之的,特别会忽悠。他跟高骈说:大哥你是神仙转世啊,只要诚心修道就能成仙。

高骈一听乐坏了,真信了这套。他开始不管正事了,天天跟道士混在一起,搞什么斋戒祈福。

至于军队里的事,他都交给手下人,自己躲在后院炼丹。

手下人劝他别信这些虚的,得防着点叛乱。高骈不听,反而骂他们不懂。

他甚至下令建了好多道观寺庙,花了大把银子。

老百姓开始抱怨了,税加重了,日子更苦了。军队也松懈下来,士兵们看不到主帅,士气越来越低。

最离谱的是,高骈开始怀疑身边人有二心,动不动就听信谗言,处罚忠臣。

整个淮南地区,从以前的太平地儿,慢慢变得乌烟瘴气。

大家都私下说:高骈这是中邪了吧?

高骈的迷信,最终把他自己给坑了。

因为他不管事,手下的一些将领起了异心。

其中有个叫毕师铎的,原本是高骈的部将,但看不惯高骈的荒唐行为,就暗中准备造反。

毕师铎知道高骈信鬼神,就想了个坏主意。他散布谣言,说天上神仙发怒了,要高骈退位。

高骈一听吓坏了,赶紧问吕用之怎么办。吕用之这个骗子,为了自保又胡说八道,说只要高骈闭关修炼,就能化解灾难。

于是,高骈真信了,躲起来不见人。

毕师铎趁机带兵,冲进高骈住的地方。高骈还以为神仙来救他呢,结果一看是叛军,直接傻眼了。

毕师铎抓住他,骂他昏庸误国。高骈到死还相信那些迷信,求毕师铎放过他,说自己是神仙弟子。

毕师铎哪管这些,一刀就把他给杀了。就这么的,一代英雄,死得这么窝囊。

高骈死后,淮南大乱,黄巢的残部又卷土重来,唐朝更快地玩完了。

回头看,高骈本来能成为挽救唐朝的大英雄,却因为迷信,把自己和整个地区都毁了。

所以,人再厉害,也不能犯糊涂啊!

来源:闲听风语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