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1日,2025年弥渡民歌大赛决赛在县文创中心举行,24名选手齐聚一堂,用歌声展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本网讯(秦正良 郑媛媛)8月31日,2025年弥渡民歌大赛决赛在县文创中心举行,24名选手齐聚一堂,用歌声展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
据悉,2025年弥渡民歌大赛自7月23日启动以来,共有153人报名参赛、线上参赛作品216件。经过初赛、复赛选拔,最终民族唱法组、通俗唱法组各组得分排名前12名的选手晋级决赛。
决赛现场,选手们通过独唱、对唱、组合表演的形式,演绎了《小河淌水》《弥渡山歌》《彝族情歌》《牛倌乐》等经典民歌,既保留传统民歌的民族韵味,又融入现代音乐创新元素,现场反响热烈,掌声雷动。
决赛特邀中央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大理大学、云南省花灯剧院、大理州白剧团及弥渡本土民歌专家组成评审团,从主题、唱功、艺术表现、创新与独特性等多维度综合评分。
民族唱法组与通俗唱法组分别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6名。
民族唱法组一等奖获得者鲁燕儒说:“因为来自密祉,所以我选择了《小河淌水》来参赛,想把最好的歌声展现给大家。”
民族唱法组三等奖获得者周子涵说:“能这次比赛我非常开心,我奶奶经常教我唱歌,希望自己能唱得更好,把弥渡的民歌传得更远。”
民族唱法组优秀奖获得者李学聪说:“非常开心能拿到这个奖,这既是对我个人的认可,更是对弥渡传统花灯小调、民歌的认可。为了这次表演,我们准备了很多,把农村元素和现代元素相结合,在舞台上展现给大家,让更多人认识弥渡。”
观众刘珍感慨:“民歌大赛真的让我刮目相看,我觉得弥渡的民歌,确实是弥渡文化的一块宝藏。”
“整场活动的亮点其实是我们传唱花灯,让选手更好地传承演唱,把弥渡民歌传播出去,我觉得这是非常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点。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比赛。”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驻大理文艺宣讲师、决赛评委陶冶说道。
“看到有老人家带着小孙子来参赛,我非常感动,这就是对文化的传承。这些演唱作品,不仅仅只是一首歌的内容,更是一场情绪化表演,一个温情的故事。”云南省花灯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决赛评委黄绍成表示,“以后我们还会提倡大家学习弥渡民歌,我相信更多人会通过这样的民歌,像了解《小河淌水》一样,了解弥渡。弥渡永远跳得红的是花灯,唱得响的是民歌。”
来源:庄庄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