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临近,不少博物馆、美术馆也成了学生们的“大课堂”。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新怡
9月,又到了开学的日子。
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临近,不少博物馆、美术馆也成了学生们的“大课堂”。
来浙江省博物馆,看“北上!北上!——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暨挺进师特展”,听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和挺进师的英勇事迹,在“六面密印”里感受战斗的焦灼。
来浙江美术馆,看“朴直向阳——莫朴先生诞辰110周年艺术与文献展”,听莫朴参与“上海国难宣传团”的故事,在他的画作中感受“吾土吾民吾国”的思考。
来临平博物馆,看“江南与鲁迅的艺术世界”,听鲁迅推动木刻研究和新兴版画运动的呼唤,在《萌芽月刊》《呐喊》等书籍封面原稿中感受全民支援抗战的决心……
文物、报纸、图书、日记……这些在博物馆、美术馆展出的史料,或许能够带观众抵达历史现场,回顾那段令人难忘的烽火岁月。
展览海报
琳琅——清代宫廷玻璃器展
时间:2025.8.15-2025.10.15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
琳琅——清代宫廷玻璃器展
本次展览以单色玻璃为主,同时还呈现了珐琅彩绘、金星玻璃等珍贵品种。展览展出近百件清代宫廷玻璃器,为观众呈现一场绚丽多彩的视觉盛宴。本次展览旨在让观众了解清代宫廷玻璃器的制作工艺、艺术特色以及历史文化价值,为研究中国古代玻璃工艺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
《浪浪山小妖怪》主题展
时间:2025.8.2-2025.10.30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浪浪山小妖怪》主题展
本次展览以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为基底,将电影内的角色、场景以及剧情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打造一个沉浸式的“浪浪山奇幻世界”。
步入展厅,观众可以现场见证浪浪山小猪妖住所、双狗洞等标志性场景,重温小猪妖离开浪浪山、“拼好团”取西经的故事,并通过互动游戏亲身体验与小猪妖团队一同冒险的乐趣。
展览现场还设有精美场景设定画稿展示、拍照打卡互动区域、集章打卡区域以及周边展示等,满足不同年龄受众的需求。
朴直向阳——莫朴先生诞辰110周年艺术与文献展
时间:2025.8.12-2025.9.10
地点:浙江美术馆
朴直向阳——莫朴先生诞辰110周年艺术与文献展
本次展览通过“倾心向太阳”“朴直燃心灯”“美育又重谈”“唤起新感情”四个板块,展出莫朴作品及珍贵文献共计3281件(其中画作255件、书法2件、国难宣传团资料1821件)。
此崭新场域以“寻找鲜活的莫朴”为核心理念,通过充分展开的视觉与文献、融入声景塑造、幻灯播映、数字人生成等当代路径,立体展现莫朴跌宕起伏的生命历程和逐光前行的艺术人生,系统勾勒出进步知识分子向人民美学体系建构者的精神蜕变,再现20世纪中国美术在时代淬炼中浴火重生的历史线索。
杜小同
时间:2025.9.3-2025.9.16
地点:浙江美术馆
杜小同
本次展览展出作品共计40件,创作时间跨度4至5年。作品不仅展现了水墨艺术的创新意识,也体现了杜小同对艺术创作的独特理解和探索。杜小同的作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旨在抵抗和消解外在具象形态对想象力、表现力的束缚。
通过展览,观众可以了解当代水墨艺术置于当下的发展。
TOP20·202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
时间:2025.8.22-2025.9.14
地点:浙江美术馆
TOP20·202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
自2011年以来,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以下简称“TOP20”)已连续举办7届,已经成为汇集国内当代摄影优秀艺术家和观察中国摄影前沿艺术动向的重要平台。
通过摄影观照时代,通过时代理解摄影,本次展览展出从全国1966组投稿作品中评选出的20 件/组当代摄影优秀作品,更加深入地审视、接纳、拓展“影像+”“+影像”所涉及的新领域。
山水行动: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展
时间:2025.8.12-2025.10.8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山水行动: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展
本次展览以“山水宣言”作为序章,分为“诗性共通的语料”“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以有情观无情”三个篇章。《山水宣言》为第一次影像行动所创作,艺术家高世强团队行走拍摄跨三省四山:河南云台山、安徽黄山和齐云山、浙江雁荡山,作品应和“天地洪荒”“山河岁月”的愿景,激发山水经验中的形而上玄思和纪念碑性,并重新恢复那种宏阔时空中吞吐大荒、顶天立地的人学。
大地之歌·2025美丽中国纪事
大地之歌·2025美丽中国纪事
本次展览以矩阵式呈现2025年的百余个“美丽中国艺术实践案例”,从生态建设、自然守护、乡土共筑、在地发声、文旅融合、文化激活、文艺扎根、城市进化、民生普惠、育见未来的多元视角,将每个实践案例置于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讲故事,以图片、文字、视频、实物展品相结合的丰富形式增强感染力,生动体现美丽中国建设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研究院将持续探索艺术在生态文明、城乡发展中的系统性价值,致力于构建连接田野与政策、在地实践与全球议题的行动网络。
壁路薪传:中国美术学院敦煌艺术藏品及文献研究展
壁路薪传:中国美术学院敦煌艺术藏品及文献研究展
本次展览根据时间脉络,分为“砥砺行”“薪火传”“满庭芳”三个部分,以多年来学校师生校友与敦煌艺术的传承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学校藏品及文献积累传统的优势,利用留校作品、档案文件、教学笔记等资源,共展出作品103件,文献90余件,凸显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代表的现当代高等美术教育机构对敦煌艺术的保护、研究和传承故实,阐释现代美术教育中中国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多样路径,彰显文化自信。
丝光度——梁绍基的良渚梦境
时间:2025.8.12-2025.11.9
地点:良渚博物院
丝光度——梁绍基的良渚梦境
梁绍基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杰出艺术家之一,以蚕丝为媒介的装置艺术作品闻名,其创作融合了自然、生命和时间等哲学主题,具有强烈的实验性和观念性。
本次展览基于梁绍基共15组艺术作品,在良渚文化的空间场域中进行关联叙述和当代表达,借由蚕丝特性材料和当代作品的意象,重新审视、探讨和联结历史与当下的关系,传递对人类文明的认识与认知,体现“五千年文明不远”。
相无古今——石窟艺术超感沉浸体验
时间:2025.7.8-2026.10.31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相无古今——石窟艺术超感沉浸体验
本次展览秉承文化遗产数字活化思路,采用“实物+数字沉浸体验”方式演绎石窟艺术的东渐演变主题,全力呈现石窟艺术之美。
全场沉浸体验内容覆盖犍陀罗艺术、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等主题。观众无需远涉千里,即可置身于壮丽石窟群中,近距离感受石窟艺术的魅力。
大唐盛世 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
时间:2025.6.24-2025.10.10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
大唐盛世 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
本次展览以“大唐盛世”为时代背景,以“法门珍宝”为核心亮点,汇集了全国7家文博单位的百余件精品文物,精选了秘色瓷、金银器、琉璃器、丝绸等大唐瑰宝,为观众提供了一把打开盛唐之门的钥匙。
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惊世宝藏,详细介绍法门寺的历史沿革和地宫情况;
第二单元盛世繁华,通过欣赏来自大唐的吉光片羽,将目光聚焦于唐代的衣食住行;
第三单元天地精神,通过宗教信仰、文学作品、丧葬制式等探究唐代人的精神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两件秘色瓷这次也回到了娘家,大家可以一睹它们的芳容。
绽放——16至20世纪典藏珍宝艺术展
时间:2025.6.28-2025.10.9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绽放——16至20世纪典藏珍宝艺术展
本次展览汇聚了300余件东西方珍宝,包括来自中国各博物馆馆藏的珍品和尚美巴黎约40件典藏臻品等。其中有1810年拿破仑委托尚美创始人尼铎创作的“克雷夫科尔麦穗冠冕”;1910年从宇宙天体汲取灵感的“旭日初升”白鹭羽饰冠冕;来自首都博物馆的嵌珠石錾花金帽顶以及来自内蒙古博物院的鎏金点翠凤冠……
经过匠人巧手雕琢,这些珍贵的材料化作冠冕上绽放的星芒、首饰间绽放的花朵、化妆盒里绽放的雅物,成为东西方艺术交流与融合的永恒见证。
北上!北上!——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暨挺进师特展
时间:2025.7.1-2025.10.8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北上!北上!——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暨挺进师特展
此次展览精心汇集170余件/组革命文物,结合相关历史图片资料,通过“集结成军”“向阳而生”“砥砺前行”三大单元多维度还原先遣队与挺进师的壮烈征程。
抗日宣言、散发的传单、使用过的武器、生活用具等,每一件展品都凝结着烽火硝烟的气息,成为那段铁血征程最直接的物证。尤为珍贵的是方志敏使用过的望远镜,在展厅中静静陈列。
碧色万里:10-12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
时间:2025.7.14-2025.10.20
地点:中国丝绸博物馆
碧色万里:10-12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
本次展览通过辽上京遗址、辽中京遗址、耶律羽之墓、陈国公主墓等出土的精美历史文物和多媒体展示手段,展现草原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碰撞,阐释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展品近2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60余件。千年易逝,此间却始终商贸川流不息,多元文化交相辉映,草原丝绸之路同样实证了中华文明之连续、创新、统一、包容与和平。
英雄出少年——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展
时间:2025.7.31-2025.11.03
地点:中国扇博物馆
英雄出少年——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展
本次展览聚焦少年英雄故事,分为“革命小英雄”“钱塘烽火——杭州本土抗战英雄”“新中国小英雄”“新时代好少年”四个单元。
小兵张嘎如何机智斗敌?王二小怎样将敌人引入包围圈?小萝卜头在狱中如何坚持学习?这些革命小英雄的故事,是勇气与智慧的教科书。观众可以在留言卡上,写下自己对小英雄的敬仰与新时代少年的心声,还可以在手册留白处,收集英雄头像、象征物精美印章,在活动体验中收集“英雄少年”纪念徽章。
「宫廷画师」养成记——故宫博物馆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展
时间:2025.6.28-2025.10.26
地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宫廷画师」养成记——故宫博物馆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展
本次展览精选晋唐至明清时期历代名家李公麟、唐寅、赵孟頫、丁观鹏等作品的经典摹本共计102件(套),这也是这些摹本首次从故宫来浙公开展出。做绢、勾稿、上墨、设色、摹款、钤印……
展览特别呈现古书画临摹的七大工艺流程,步步讲究,件件真实呈现,同时引入显微图像、高光谱扫描X射线分析等科技工具,讲述古法技艺如何在现代语境下焕新。
江南与鲁迅的艺术世界
时间:2025.6.27-2025.10.12
地点:临平博物馆东馆
江南与鲁迅的艺术世界
此次展览以鲁迅的艺术世界为核心,通过“美术家鲁迅”“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鲁迅收藏的金石拓片”“书法家鲁迅”和“鲁迅与江南”五大板块,展出鲁迅的艺术收藏与创作,展现其与江南文化的深厚渊源,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多维度的鲁迅艺术世界。
博物馆之城——杭州的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展
时间:2025.5.18-2025.10.13
地点:杭州博物馆
博物馆之城——杭州的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展
本次展览分“回望”“凝望”“展望”三个单元,以AI数字人、数字地图、互动游戏等为媒介,以“走遍杭州的博物馆”活动为载体,解读“博物馆之城”理念,展现杭州“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实力、魅力与活力。
洋阳伞伞——从阳伞到洋伞看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鉴
时间:2025.4.18-2025.10.13
地点: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洋阳伞伞——从阳伞到洋伞看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鉴
本次展览将集合110余件/套馆藏精品,联合4家借展单位提供的50余件展品,大多是19世纪到20世纪早期的西方洋伞,每一把都把当时的流行元素玩到了极致。
从伞面的蕾丝、流苏、彩绘、刺绣,到伞柄的象牙、玛瑙、玉髓、金属、珐琅……通过介绍西方阳伞这一种既实用又富有艺术韵味的服饰配饰,也期望通过“伞”这一视角向大家呈现中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印迹。
霸主重生——恐龙科学艺术复原展
时间:2025.4.26-2025.10.19
地点:浙江自然博物院
霸主重生——恐龙科学艺术复原展
本次展览将集结上百种“史前生物”,利用超逼真复原模型+ VR黑科技+全息投影带观众探索远古巨兽从陆地霸主到翱翔蓝天的进化之旅,揭秘亿万年前的“恐龙朋友圈”。
7米长最大带毛恐龙——羽王龙以及鹦鹉嘴龙、尾羽龙等众多恐龙明星将被古生物学家和艺术家联合复原,同时配合动作和声音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远古时代。
浙水敷文——浙江名碑名刻拓本展
时间:2024.7.31-2025.12.31
地点:杭州孔庙碑林
浙水敷文——浙江名碑名刻拓本展
本次展览以时间为序,分为“秦风汉韵”“魏晋风度”“唐诗之路”“风雅两宋”“富庶江南”五个单元,首次汇聚浙江全省9市、27家文博单位管理、收藏的名碑名刻41通(组),以拓片、实物为主要形式,透过黑底白字,再现了两千余年来一幕幕发生在浙江大地上的历史画面。
新西湖·井士剑作品展
时间:2025.7.19-2025.9.3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新西湖·井士剑作品展
作为中国美院“哲匠奖”获得者,井士剑在展览中以湖山为纸、以时代为砚,把一个湖、一座城、一段文明史,折叠进自己的画面。
展览以西湖为原点,辐射世界文化图景。井士剑通过“艺术地理”“漫步江湖”“江湖泛舟”等系列,将西湖从地域景观升华为文明对话的载体。
在展览中,可以厘清井士剑鲜明的学术图谱:20世纪80年代“叙述历史”的激情、90年代“表现性批判”的锋利、2000年后“重返东方”的迂回、2019年至今“新西湖”的辐射——四个阶段,一条主线:拒绝被潮流定义。
敬天格物——西周虢国玉器精品展
时间:2025.6.13-2025.9.14
地点: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敬天格物——西周虢国玉器精品展
本次展览精选了虢国墓地出土的 118件/套珍贵玉器,其中一级文物30件/套,以“礼玉、佩玉、殓玉、用具、饰件”五大单元,系统梳理虢国玉器的文化脉络,全景式呈现西周虢国的礼制文明、审美意趣与精神世界,这也是虢国玉器的首次系统亮相。
中国精神:靳埭强创意六十年
时间:2025.6.21-2025.9.13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中国精神:靳埭强创意六十年
作为最早享誉国际的中国平面设计大师,本次展览以靳埭强先生从事艺术与设计六十年的创意历程为线索,通过代表案例、相关事件与时间线等形式展开。
展出代表设计作品、珍贵设计手稿与个人文献等大量原件,是靳埭强先生创意六十年的系统性呈现,亦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里程碑式呈现。
莲开八方:犍陀罗艺术与亚洲文明
时间:2025.5.9-2025.9
地点: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莲开八方:犍陀罗艺术与亚洲文明
本次展览聚焦犍陀罗,共展出150余件犍陀罗及其它亚洲文明艺术精品。
展览以丰富翔实的考古资料,全景式地介绍犍陀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独特魅力,以多元文化视角,展现犍陀罗艺术对亚洲文明的影响和贡献,由此诠释不同文明间交流对话、和谐共生、携手发展的历史意义。
云山浙水——朱维明捐赠作品展
时间:2025.6-2025.9
地点:杭州国家版本馆
云山浙水——朱维明捐赠作品展
本次展览以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著名版画家朱维明的艺术生涯为脉络,精选其中300余件进行展示。
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镌刻东方、刀锋承流、艺海旅痕、时光经纬,除了各类版画作品,还展出了朱维明的手抄文论、所编辑的刊物等文献,以及书法、写生等作品,展现其在不同维度的艺术成就。
丹青汗青两相照——任道斌捐赠学术版本展
丹青汗青两相照——任道斌捐赠学术版本展
本次展览聚焦中国美术学院博导、教授任道斌的学术人生,共分为四个单元:学海泛舟记、多面任道斌、思嘉室收藏、松雪映香光,清晰呈现了任道斌如何从两方面发力打破学科壁垒:一方面,以史诠艺,运用历史学方法考证书画真伪、解读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与作者心境;另一方面,以艺证史,从书画题跋、图像细节中发掘珍贵史料。
这种双向互鉴,不仅革新了美术史研究方法,而且揭示了艺术品被忽视的史料价值。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