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期要和大家分享一款网传最好用的第三方相册工具——Immich 的部署流程,采用官方推荐的Docker Compose方式进行部署。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一款网传最好用的第三方相册工具——Immich 的部署流程,采用官方推荐的Docker Compose方式进行部署。
演示环境选择在威联通 NAS平台,型号为TS-464C,搭载Intel N5095 四核处理器,内存 8GB。
需要说明的是,Immich 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最低硬件要求”。不过,由于系统运行过程中涉及数据库、机器学习、人脸/物体识别以及视频转码等功能,这些都会消耗一定的CPU、内存和硬盘 IO。从稳定性和兼容性出发,我个人建议优先使用x86 架构的服务器或 NAS,因为相关的镜像和硬件加速支持更成熟。
综合来看,无论是从硬件配置还是用户普及度的角度,TS-464C 都是一个较为合理的演示平台。接下来,就以这台设备为例,完成 Immich 的部署。
⚠️注意:本文仅展示Immich如何部署于威联通NAS,分享部署代码及显卡调用验证。不包含使用演示,因为我并不用它,并且官方文档肯定比我更详细~
照片是不可替代的数据,请遵循 3-2-1 原则。切勿依赖单一工具或单一副本。
准备工作
因为 Immich 的功能较多,所以要事先做做准备工作。
首先看看下图所示的example.envhwaccel.transcoding.yml这三个模版中的内容,不需要下载~没错,把代码适当修改下就能用。只需你稍微修改下,比如应用配置目录、大模型缓存目录、照片目录以及访问端口等等
接着打开威联通的Container Station创建新的应用程序。涉及到多个镜像以及模型,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使用展示
NAS_IP:2283即可访问服务。初次使用要创建超级账户。
进行登录。
前面部署时我们定义过时区之类的信息,系统会自动帮你自动适配语言等。初始化过程还有用户隐私、存储模版这些我就先不设置开启了,反正都可以进去再改。
威联通从最早就一直奉行的3-2-1备份策略,照片对大部分人来说应该都挺重要,也建议大家多多备份守护时光回忆。
完成初始化后先别急,我们对集显进行核验。
在容器中,找到immich_server,点击执行,选择/bin/bash,依次输入以下指令进行验证:如上图的输出结果所示,已经充分证明:
/dev/dri 里的 card0 / renderD128 被映射进容器;
ffmpeg 识别到 vaapi;
存在 h264_vaapi / hevc_vaapi 编码器。
说明 N5095 的集显(iGPU)已被容器正确识别并可用。
初始化完成后,点击左侧栏的设置,有非常多的可配置项目。视频转码设置位于最底下。
点击 转码/硬件加速:
硬件加速类型:选 VAAPI
硬件解码:建议开启(能降 CPU 占用)
恒定质量模式:保持 Auto(主要对 NVENC 有意义;VAAPI 下让它自动即可)
首选硬件设备:保持 auto;如需手动,填 /dev/dri/renderD128
设置完毕后别忘记保存生效。
我上传了果子上的一千来张Live Photo,以及HEVC视频,也是照样爆的~所以不建议大家一次性导入过多的内容,包括使用威联通自带的Qsirch,Qumagie等,索引和识别会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因此建议分批上传。
独显调用
我的TS-673A因为家里网络问题,不能远程操作,所以尝试着修改了部署代码,有配置独显的朋友可以试试看。
不开启硬解
实际上注释掉一部分代码即可,不过还是建议配置硬解吧😂
最后
用了几天,也没觉得像大家说得那么神。
可能因为我的主要需求不在这方面吧?
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感谢观看,本文完~
来源:羊刀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