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他在参加完9月1日的上合峰会之后,又未参加九三阅兵观礼。这难免又让人觉得他的外交态度,实在是有点暧昧不明。
莫迪时隔七年的再次来华,被外界普遍解读为对中印关系持续改善的一个重要推进。
但他在参加完9月1日的上合峰会之后,又未参加九三阅兵观礼。这难免又让人觉得他的外交态度,实在是有点暧昧不明。
那么,到底哪样才是莫迪的真实态度?中国又该如何看待中印关系的发展?
印度虽然落后,但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他。尤其是他在外交方面的手段,始终能让他在几个大国之间游刃有余。
且不说远在美苏争霸时代,印度竟然能做到:一边引进苏式装备、一边吸收美国外援,两头通吃。
就以最近的俄乌战争期间为例,印度也照样可以做到:一边乘机压价大量购入俄罗斯石油、一边借机高价卖给欧洲,大赚其钱。
这和同一时期,中国加大进口俄罗斯石油的性质是完全不同。
中国在此期间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增量不过在10%左右,显而易见只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和常规储备而已,属于正常波动范围。
而印度的同期增量却达到了惊人的数十倍之多,明显就是为了在俄罗斯和欧洲之间赚取差价。也难怪“商人总统”特朗普对此怒不可遏,他不是在替欧洲鸣不平,而是责备印度没让美国赚到这笔钱。
以前美印关系好的时候,特朗普不好说什么,如今两国关系急转直下了,他便拿起这个由头开始对印度进行惩罚性关税。
当然,美印关系的恶化不止这一件事情,更多的则是因为上半年的美印贸易谈判破裂。
美国试图在此番谈判中迫使印度答应,加大进口美国的农产品和乳制品。可是他们却没有料到,此举势必会对印度农业及相关就业人口,造成毁灭性的冲击。
所以,印度不可能、也不敢在农业领域向美国作出让步,印度民众也决不允许政府这么做。
然而,特朗普根本不会顾及印度的实际状况。在他眼里,不愿多多购买美国产品的印度,就是一个死亡经济体。
美国的傲慢无礼,直接点燃了印度的民族情绪。莫迪不得不发出“印度人从今以后只买国货”的号召,以强力回应特朗普的言语侮辱。
由此可见,印度过去的那种左右摇摆式外交,在特朗普面前似乎不灵了。
至少,印度已经很难再像以往那样,于美欧俄之间寻求到他想要的那种平衡了。
即便印度向美国承诺,减少俄罗斯石油进口、减免美出口印度商品关税,也不能令特朗普满意。
在此背景之下,印度只能寻求转身拥抱中国。
基于此前的分析可知,印度转向中国实属美印关系恶化、国内经济压力徒增的形势所致。
因此,莫迪积极现身上合峰会、与中俄等国领导人密切交谈,但就是不愿多待两天参加九三阅兵观礼,便很好理解了。
除了不想彻底和美欧方面划清界限、明确站队中国的理由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值得注意,那就是印度同样重视和日本的关系。
莫迪在9月30日傍晚到达中国之前先访问了日本,而日本恰是正在说服更多的国家领导人不参加中国的九三阅兵观礼。
对于习惯左右逢源的印度来说,他既可以参加G7峰会、也可以参加上合峰会,即使金砖国家成员、又是美日澳印四国集团之一。
即便撇开美国和欧洲不谈,在亚洲国家中,他似乎也不想于中日两大经济体之间,落得个厚此薄彼之嫌。
站在印度的角度看,他这么做也无可厚非;站在中国的角度看,只要保持自己战略定力,理性看待印度的转身即可。
中国之所以能越来越吸引包括印度在内的诸多国家,积极参与到中国主导的发展规划之中,靠的不是如美国般的霸道,而是平等互利、尊重协商、共谋发展的文明理念。
换句话说,中国不会以“非友即敌”的狭隘眼光看待印度的选择,而是要切实做好改善中印关系的推进工作。
就像特朗普因为印度的不服软,做出的是威胁取消访印计划、不参加QUAD峰会的决定;而中国面对印度的转变,做出的则是加强高层交流、落实具体互惠政策的行动。
孰是孰非、谁把谁当真朋友?一目了然!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如果到了迫不得已要站队时候,最好选择站在没有逼你站队的那一边。
个人如此,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
印度一向不明确站边,中国也一贯不逼人选边站。专注于做有益双边关系的事,这才是两国最好的选择。
来源:
上合天津峰会|莫迪的上合之旅:积极表态中印关系,密集发推刷“大国存在感” 2025-09-01 20:39·澎湃新闻
特朗普“暴怒”:印度承诺对美零关税,为时已晚! 2025-09-02 08:22·观察者网
来源:看历史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