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日高:馅饼还是陷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2 09:26 1

摘要:上半年陪朋友去了好几所国际学校开放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某个新开的日高,之前几乎没听说过,竟也人满为患。

上海家长圈的这股“日高热”,已经持续了一年多。

上半年陪朋友去了好几所国际学校开放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某个新开的日高,之前几乎没听说过,竟也人满为患。

凡是有点特色或名气的上海日高,招生情况都非常可观,反观英美方向的国际高中,生源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

从“小众赛道”到突然爆火,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日高赛道到底值不值得选?背后有哪些甜头,又有哪些“猫腻”?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

教育消费降级,日本留学走红

这两年中产家庭都在谈论“消费降级”。

以前周末常带孩子去高端亲子餐厅,现在更愿意去公园搭帐篷;以前动辄报名数万元的研学营,现在改成更接地气的“家庭弹性计划表”。

连教育支出的“刚需”,大家也算得更细了——不再盲目追求高消费国家或地区的留学机会。

毕竟英美留学,本科四年读下来,动辄烧掉上海一套房。

而孩子毕业回国后,能找到什么工作尚未可知。

说白了,选择日高家长,有一个最重要的关心点:回报率 。

日高爆火背后,是家长心中的“性价比算盘”。

Helln妈妈去年让儿子转到了上海某日高。她跟我算过一笔账:

“现在孩子的高中学费是一年10万,加上住宿费、伙食费和一些学杂费,15万就可以cover掉,三年总共45万。”

“出国后,就算去日本东京这种高消费城市读书,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也才15万,三年也是45万。”

“这么算下来,基础成本不到100万,比英美省了三分之二,我能不心动吗?”

Helen妈妈并不是个例,日本留学的性价比,确实符合家长的当下需求。

当然,除去考量性价比因素,家长们的其他反馈也很实在:

“听说那边比较流行留学生兼职,我家孩子说出国后想边上学边赚钱,给家里减轻负担,虽然我舍不得他太累。”

“从上海飞东京才3个小时,孩子想家了,周末买张机票就能回来,万一他有急事,我飞过去也方便。”

“去旅游过两次,饮食习惯跟咱们很相近,至少不用担心孩子吃不下饭,而且感觉社会治安也不错,我这个做家长的不在身边,不用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

日高背后的 “甜头”

不只是省钱

很多家庭选日高,不只是因为 “便宜”,更看重它能给孩子带来的实际好处——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一条更稳的路

我身边有好几位日高在读的家长都分享过真实体验,我总结了一下:

第一,教育质量不打折,提前适应日式教学。

日本的教育水平不用多说,东京大学、京都大学都是世界排名靠前的名校。

而日高的课程,大多是同步日本本土高中的,还会专门设置 EJU(日本留学考试)课程 —— 这相当于给孩子铺了一条 “缓冲带”,毕业后先去语言学校过渡,直接衔接日本大学。

小琪妈妈说,孩子在上海某日高读高二,去年参加了日本的“高中生机器人大赛”,还拿了名次。

“学校有机器人社团,老师是日本某工科大学的博士,学校还会邀请日本大学的教授来讲课,当时那名教授也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提了非常中肯的建议。”

孩子在学校期间,每天都能跟日籍老师交流,等去了日本,不用担心语言环境,可以直接跟上课堂节奏。

第二,升学路径清晰,就业有保障。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高中毕业考不上好大学”。上海的正规日高,一般都有明确的升学渠道。

比如文来中学的日高部,跟12所日本大学签了“校长推荐”协议,只要孩子成绩达标,不用参加校内考,面试通过就能入学。

就业方面就更不用愁了。日本面临“少子化”,人才比较紧缺。

尤其是 IT、护理、工程这些领域,如果孩子能力出众,大学毕业后进入东京靠谱的IT公司,起薪至少能拿25万-30万日元,还能申请“特定技能签证”,工作满5年就能申请永住。

第三,孩子更独立,性格也变开朗了。

深入了解后,我发现部分读日高的孩子热爱动漫、艺术、绘画等,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搞创造。

国际学校开设的日高,管理上不似传统高中那样“包办一切”,会让孩子自己安排学习、打理生活、组织活动,时间久了,孩子的“天性”更能得以释放。

日高光环背后

这些问题不容忽视

当然,任何赛道都不是 “完美选项”,日高也不例外。

第一,日语能力的基础,需提早重视。

虽然很多日高称日语“零基础”也能入读,但是孩子入学后,如果不自律,或者学习态度松懈,也可能面临跟不上的情况。

上文中提到的小琪妈妈,她的女儿刚进学校一周就说“不适应”:老师讲课听不懂,跟同学也聊不来。

后来小琪妈妈和学校老师深入聊了几次,才知道是孩子的学习习惯问题。

好在经过一个月的调整,小琪不但愿意去学校了,还和日籍老师成了朋友。半年后,还跟同学一起组织了日语演讲比赛。

建议大家如果打算让孩子读日高,最好提前一段时间让孩子学一些基础的日语词汇,或者看看日语动画,先培养语感。

第二,升学有压力,得选对学校。

日本的考学竞争越来越激烈。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调查统计,2024年11月的日本留学生EJU考试人数首次突破21,610人,创下历史新高。

虽然日高的升学路径比较清晰,但不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升学资源差别很大,这点是非常考验家长的规划能力的。

比如EJU课程怎么上?是否还要去日本读语言学校?有哪些海外资源?往年的升学成绩怎么样?这些都要问清楚。

第三,生活成本上,避免“隐性支出”。

选择合适的留学城市至关重要——

东京的语言学校数量占全国60%以上,是留学生的热门选择,但生活费较高(月均8万-12万日元);

关西地区(大阪/京都)物价相比于东京,低了15%-20%,适合预算有限的学生;

地方城市(福冈/札幌)生活成本更低(月均5万-7万日元)。

我的同学也曾去日本东京留学,她曾跟我说:

“当时在东京跟两个同学合租,房租一个月3万日元,加上伙食费、交通费,一个月大概8万日元(约4000人民币),打工能赚4万日元,家里只需要出一半的费用就可以了。”

其实选教育路径时,最怕的就是 “跟风”,最后钱没少花,还耽误了孩子前途。

上海日高爆火背后,是教育趋势使然,但家长首先要思路清晰。

毕竟消费降级不是“降低教育标准”,而是把教育预算花在“刀刃上”。

来源:远播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