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是文明的摇篮,家风是精神的纽带。中华民族自古以“修身齐家”为立世之本,从古至今,涌现出无数传承优良家风的典范,从《颜氏家训》到《朱子家训》,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到“百善孝为先”,家风家训承载着世代相传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是文明的摇篮,家风是精神的纽带。中华民族自古以“修身齐家”为立世之本,从古至今,涌现出无数传承优良家风的典范,从《颜氏家训》到《朱子家训》,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到“百善孝为先”,家风家训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智慧与德行,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重拾家风家训的深意尤为重要。即日起天水市妇联将开设【中华优良好家风好家训每日展播】专栏,旨在通过真实故事、经典训诫和当代实践,展现家风对个人成长、家庭和谐、社会文明的深远影响。每日一文,或品读古人家训,或聆听平凡家庭的感动瞬间,或探讨家风传承的现代意义。愿这些文字如涓涓细流,滋养心灵,唤醒我们对传统美德的敬畏与传承,为后世树立榜样。
诸葛亮《诫子书》:千年家训中的修身智慧与治世之道
诸葛亮不仅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家风传承的典范。其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品行,以宁静修养身心,以节俭培养品德。不淡泊则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则难以实现远大目标。学习需专注,才能需积累。不学习则无法增长才干,无志向则学业难成。放纵懈怠则无法精进,急躁冒进则难修心性。时光飞逝,意志消磨,终如枯叶凋零,与社会脱节,只能空守贫寒,悔之晚矣!)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志以成学;戒骄戒躁,惜时如金——诸葛亮治学的四重境界。《诫子书》以短短86字凝练了修身、治学、处世的核心智慧,被誉为“古代家训之首”。这篇家书穿越千年,至今仍是家庭教育的典范,值得每个家庭研读与践行。
《诫子书》不仅是一封家信,更是一部跨越时空的家风法典。它提醒我们,优良家风是个人成长的根基,更是社会文明的基石,让我们以诸葛亮之智为镜,在浮躁时代中守住内心的宁静与志向,让千年家训照亮现代家庭的传承之路。
-END-
来源 | 市妇联家儿部
编辑 | 于天超
责编 |张明霞、秦钰佳
审编丨汪萍
来源:天水市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