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40万,无人机飞手成就业新宠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3 01:03 2

摘要:前不久,一则“00后女生做无人机飞手年入40万”话题引发广泛关注,迅速登上热搜。这位“00后”女生通过操作无人机从事播种、施肥、打农药等保障工作。她透露,一天农药能打300亩,一亩地收费9~15元,一天8个小时亦可以挣2500元,年收费将近40万。

前不久,一则“00后女生做无人机飞手年入40万”话题引发广泛关注,迅速登上热搜。这位“00后”女生通过操作无人机从事播种、施肥、打农药等保障工作。她透露,一天农药能打300亩,一亩地收费9~15元,一天8个小时亦可以挣2500元,年收费将近40万。

“00后”女飞手火出圈是我国低空经济爆发式增长的一个缩影。根据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数量已突破187万架,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取得执照的飞手仅有22.5万人,巨大的人才缺口使得飞手这一职业热度飙升,成为就业市场的新宠,并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

01

入行无人机飞手 执照是必备“神器”

低空经济的兴起,使无人机在物流配送、生鲜运输、医疗配送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对无人机飞手的需求与日俱增。有不少人敏锐捕捉到这一行业机遇,选择转行成为无人机飞手。

张子成便是其中一员,他曾是一名快递员,由于他所在区域内快递员数量饱和、薪资水平不高,便果断投身无人机行业,如今是丰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一名无人机机长。丰翼科技的另一位无人机机长衡世龙,此前操作无人车,2023年了解到无人机在多个行业广泛应用后,也转行成为无人机飞手。

想要成为一名无人机飞手,CAAC无人机执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是必不可少的“敲门砖”。正因如此,无人机培训应运而生。许多想加入无人机行业的人,通过参加培训机构的系统学习,成功考取无人机飞手执照,张子成和衡世龙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他们通过在培训机构脱产学习,顺利拿到了飞手执照。

目前,无人机飞手执照最常见的是两种类型:视距内驾驶员执照(驾驶员)和超视距驾驶员执照(机长),大家习惯将这两种职业统称为“飞手”。视距内驾驶员的飞行半径不得超过500米,而超视距驾驶员是无人机在目视视距以外运行,而这两种执照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学习并参加考试。

据衡世龙介绍,培训机构的培训课程体系十分丰富,涵盖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学习内容包括:无人机原动力学、飞机原理、无人机的法律法规以及机械原理等。通过这些理论课程的学习,学员能够深入了解无人机构造、原理以及相关法规政策。实践课程则先通过无人机模拟器,进行仿真操作,达到一定阶段后,再到外场进行实战训练。

他还提到,“视距内驾驶员在培训机构的培训周期大概15~18天,超视距的培训周期则需要一个月。这是因为超视距驾驶员要多学习一个地面站规划内容,当无人机不在我们视线范围时是通过地面设备操作的,要对整个航线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无人机能够安全、准确地完成任务。”

针对这两类无人机飞手执照,张子成表示,超视距执照的含金量更高,薪酬也相对高一些,因为拥有该执照可以操控多种机型,且当前市场需求更大。正如他所言,“想要进入行业就需要有一把钥匙,没有这把钥匙,就无法进入这个行业操作飞机”,而无人机飞手执照便是这把关键的“钥匙”。

02

校企协同 培养无人机“多面手”

为适应低空经济蓬勃发展下的人才需求,高校与企业也多维度在无人机人才培养方面持续发力。

河北科技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负责人杨泽夏在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采访时介绍,为培养综合技能无人机人才,2024年该校开设了“无人飞行器”微专业。此微专业致力于服务区域低空经济,聚焦创新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工艺、人工智能控制等航空前沿技术,并在无人飞行器的高效载运、垂直起降、折叠弹射、察打一体、太阳能动力等方向中做专、做精。

在杨泽夏看来,不仅是无人机飞手人才紧缺,随着无人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无人机在研发、生产、测试和售后等方面的人才需求会更强。目前,该校飞行器设计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就业前景也极为广阔,部分央国企和头部无人机民营企业,纷纷抛出高薪橄榄枝,竞相吸纳无人机领域的专业人才。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市场对无人机技术的高度认可,也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而在企业层面,丰翼科技为适应低空经济物流领域配送需求,在企业内部大力培养无人机飞手人才。据衡世龙介绍,丰翼科技为飞手提供系统的无人机操作培训,包括飞行安全设备维护、应急处理和法律法规等。这不仅帮助飞手快速掌握专业技能,还提供了许多其他应用场景的实战项目,包括同城快递、海鲜医疗物资运输等,积累了丰富的飞行经验。除系统化的专业培训,丰翼科技还有“老带新”传承机制,由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带领新员工入行,从基础的无人机机型操作、地面站系统使用等,通过实际工作场景的传帮带,帮助新人快速积累实战经验。

除此之外,丰翼科技还为员工搭建了完善的职业晋升体系。对于那些在无人机操作岗位上表现优秀的员工,公司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他们有机会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才华晋升为组长、业务负责人,甚至更高职位。这一机制不仅激励着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业绩,更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储备了充足的人才资源。

03

在低空蓝海中 锚定职业坐标

面对无人机飞手人才需求热潮,也仍需保持冷静,理性看待行业发展。杨泽夏认为,当前高校培养无人机人才与行业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一些差距,对于传统的航空航天类院校来说,资源较多,学生能接触到行业先进技术,培养质量较高。但对于非飞行航空类院校,师资力量是薄弱环节,难以让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动态与前沿信息。为了缩短这一差距,杨泽夏建议,“高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面,开设实验班、订单班,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行业前沿技术和实际应用场景。”

针对无人机培训机构,衡世龙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培训机构可积极与无人机公司开展合作或交流活动,鉴于无人机行业发展迅猛且技术不断迭代更新,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培训机构能够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趋势,为培训学员带来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就业渠道,使其更好地掌握前沿的无人机技术。”

在低空经济的浪潮中,无人机飞手是连接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关键节点。对于从业者而言,唯有持续学习技术、深耕场景、拥抱变革,才能在这场时代机遇中站稳脚跟;对于高校和企业来说,构建“理论-实践-创新”的闭环培养体系,打破学科与行业的壁垒,方能为低空经济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