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大代表履职平台是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密切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人大常委会针对部分群众对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知晓率和认可度不高、反馈渠道不够通畅的堵点难点问题,构建起“平台+管理+实践”工作体系,建好平台支撑
人大代表履职平台是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密切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人大常委会针对部分群众对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知晓率和认可度不高、反馈渠道不够通畅的堵点难点问题,构建起“平台+管理+实践”工作体系,建好平台支撑管理,规范制度指导实践,扎实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将联络站打造成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连心桥”、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的“加油站”、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使“小站点”不断释放“大能量”。2024年6月,平桂区人大常委会在广西人大代表“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经验交流会作发言,引发与会者关注。
2024 年 2 月 25 日,平桂区人大代表陈国文(左二)走访调研园区企业。
构建履职平台体系
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我们通过提档升级实体平台、智慧赋能数字平台,将人大代表编组进站等方式,更好地打造代表履职主阵地,畅通民意直通车,从而激活代表履职新动能。”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义崇东说。
根据布局合理、因地制宜、方便管用的原则,平桂区人大常委会将原有的51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优化调整为43个,将818名五级人大代表科学合理编入43个联络站。按照“八有一册六簿”要求统一组织实施履职平台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明晰乡镇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代表联络站等履职平台的功能定位、建设标准、工作流程,持续加强平台载体和能力建设,推动代表履职平台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为支持人大代表更好依法履职提供有力保障。2024年以来,累计投入50多万元升级20个人大代表履职平台。
“王代表,我们村到现在都还未完全实现户通自来水,啥时候能通呀?”2024年10月的一次代表接待选民活动中,黄田镇公和村村民梁大哥向平桂区人大代表、贺州高新区管委会党政办副主任王惠敏反映希望户通自来水的问题。随后,王惠敏通过走访了解到,黄田镇公和村于2022年实施人饮工程项目后,大部分区域已经开户通水并纳入城市供水管理范围,但该村水井片区地理位置特殊,接水点为自建自管的高新区供水管网,无法纳入城市供水范围,群众需要额外承担管网的水损费、管护费等,且涉及多部门的沟通协调,导致水井片区村民未能实现北控水务公司抄表到户的自来水供水模式。
针对村民迫切期望尽快开通自来水的需求,王惠敏在2024年11月开展的人大代表联络站主题活动期间,向联络站提交了《关于解决公和村水井片自来水工程通水的建议》,该建议得到平桂区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将建议情况反馈给区政府并落实专人跟进。区政府分管领导迅速行动,率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及业务人员对该建议进行核实办理。至2024年12月20日,水井片120户群众到北控水务政务窗口办理开户申请手续,困扰群众多年的用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2024年12月20日,平桂区人大代表杨美华(右一)参加社区开展的“冬至暖人心,同享汤圆情”活动。
为进一步拓宽社情民意征集渠道,让外出务工选民积极参与“我为家乡建言献策”活动,平桂区人大常委会探索推行“线上”接待选民方式,指导各联络站创建由各选区人大代表为群主的微信群、QQ群收集社情民意,每月定期做好收集汇总报送,使代表联络站从“线下”拓展到“线上”,实现了代表联系选民零距离、代表履职全天候、人大监督实时化,扩大了代表接待选民活动的参与面。
“我们公司现在急需一线操作工,是否有办法帮我解决招工难问题呢?”中农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通过人大代表建的微信群说出自己的需求。鹅塘镇塘面丹村片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针对中农食品有限公司用工难的问题,及时向鹅塘镇政务服务中心反映情况,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帮助企业做好用工宣传,共计转发招聘信息1200余次,帮助解决用工缺口500余人。
截至目前,代表联络站通过“线下”和“线上”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3条,代表意见建议59件,已全部交办并答复,满意率达100%。
创新管理机制
激发履职内生动力
“我们通过‘双联’机制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平桂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勇表示。依托各联络站,在完善推进常委会组成人员、各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化常态化基础上,不断深化拓展“两个联系”工作机制,即由原来的“人大常委会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向“密切国家机关与人大代表的联系”拓展延伸,代表一方面联系群众收集社情民意,另一方面向政府部门跟踪问效,从形式到内容上实现更深层次的“双联”新机制。
2024年11月27日,平桂区人大代表柳唐结(右一)到贺州市中宝臻源珠宝首饰有限公司走访调研。
近年来,平桂区出台了黄金珠宝产业园系列大优惠政策,包括让商户享受拎包入住、3年厂房免租等政策。虽然吸引了大批企业入驻,但也有许多企业入驻才一至两年就迁移了。平桂区人大代表、平桂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柳唐结在调研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提交了《关于留住入驻产业园企业不外迁的建议》,建议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妈妈式”服务企业机制、多形式延长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期限、厂房以卖代租、鼓励入驻企业与本地产业形成产业链合作关系等方面着力,留住入驻产业园企业。该建议提出后,得到平桂区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推动平桂区政府修订出台《贺州市平桂区发展美妆产业扶持办法(试行)》(修订版)等系列政策,入园企业叠加享受国家、广西、贺州系列优惠政策,同步享受“培训就业、科技创新”等10多个平桂政策“福袋”。同时,采取选派“企业副总”、成立5个服务专班、搭建“政银企”融资对接平台等举措,全力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留人难”等问题。截至2024年年底,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进驻企业104家,其中大湾区企业87家。此外,平桂区获批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特别类会员,意味着该区的黄金珠宝产业已经迈入国家级平台行列。抖音电商珠宝文玩类直播基地顺利落户平桂,抖音QIC仓正式启用,实现了广西在抖音平台出售的珠宝文玩类货品从平桂质检发货的重大突破。
为更好发挥代表作用,强化责任担当,平桂区人大常委会于2022年8月制定出台《贺州市平桂区人大代表履职之星评选办法》《贺州市平桂区人大代表履职平台考核评价办法(试行)》,按照“可量化、好评价、能落地”的原则,对人大代表参加小组活动、学习培训、接待走访选民、提出建议等各类履职活动情况进行量化考评,实行积分管理,对各乡镇(街道)的履职平台建设、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选,年底开展代表“履职之星”评选活动,推动形成“学典型、争先进”的氛围。
为了进一步扩大激励范围,代表履职坚持以年度为评价单位,实行成果累计,积分跨年清零,让每位人大代表在新的年度都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重新奔跑。
“2024年,我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招工引才’人大代表夜聊活动,邀请区人大代表、社保中心负责人以及园区纺织领域等4家企业经理及专员参与座谈会,针对企业提出的招工引才难、招聘成本高、后期转化低、留人难、招聘信息传播难等问题,探讨提出网络直播带岗、熟人招聘、召开线下招聘会等对策方案并获得落实。这个履职经历为我加了不少积分。”刚刚被评为2024年度区人大代表“履职之星”的公会镇社山片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陈国文表示,“当选‘履职之星’对我是一种鼓励,激励我以更加优异的履职成绩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誓言。通过对比积分排名,可以更加直观和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对于今后的履职方向,我有了更多新的打算,也将利用好自身职业优势‘反哺’群众。”
“积分制度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可以鼓励代表更加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增强代表为民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代表作用发挥由‘会议履职’向‘常态履职’转变。”平桂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叶成程说。
自2022年以来,平桂区人大常委会在区、乡镇两级全面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力求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为具体、现实地转变为实实在在、可触可感的民生实事。黄田镇人大坚持把民生实事票决制工作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围绕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民生事项,让代表依托联络站平台全程参与“项目征集、项目遴选、项目监督”等环节,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
黄田镇路花片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廖学聪在调研时了解到,黄田镇路花村茶产业园是黄田镇重点文旅产业发展区域之一,而通往黄田镇路花村茶产业园的道路却是狭窄且崎岖不平的土路,每逢雨天,道路泥泞不堪,积水严重,村民步行前往茶园存在滑倒受伤风险,驾车出行车辆易颠簸受损,农产品运输也极为不便,严重影响了茶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切实解决民生难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廖学聪通过召开村民小组座谈会、多次走访选民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向黄田镇人大提交了“关于将黄田镇路花村茶产业园驳接路硬化项目列为黄田镇重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候选项目”的建议,该建议得到黄田镇人大的高度认可,在黄田镇第十八届第七次人民代表大会上票决重大民生实事项目时,路花村茶产业园驳接路硬化项目最终高票通过。2024年12月22日,长900米、宽4.5米、厚0.18米、投资44万元的路花村茶产业园驳接路硬化项目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4273名群众前往茶园的出行难题,带动周边农户创新创业和就业增收,有力促进了地方茶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探索履职实践新模式
释放改革发展效能
“我们积极将代表服务与基层治理相融合,紧盯环境保护、道路交通、营商环境、矛盾纠纷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发挥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密切联系群众的特殊优势,打造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的‘快速通道’。”公会镇人大主席张桂明表示。
公会镇人大借助公会法庭的职能优势,创新建立代表法庭联络室,组织8名区、镇两级人大代表驻室,努力搭建司法服务“连心桥”,探索推行“代表+法官”的化解纠纷新模式,发挥“代表说理+法官释法”的协同作用,多角度化解矛盾纠纷。
2024年11月18日,公会镇代表法庭联络室组织驻室代表、法官及当事人双方调解矛盾纠纷。
2024年11月15日,代表法庭联络室在接待双洋村12组村民谢庆田时,其反映在墙角砌石墙与本组村民吴粉英产生纠纷,经村委会多次调解未果,吴粉英希望代表法庭联络室出面帮其调解。11月18日,联络室组织驻室人大代表、法官及当事人双方一同参加调解会议。在“代表说理+法官释法”的解纷模式下,经过近3个小时的调解,最终成功化解了这起墙角纠纷。据悉,2024年代表法庭联络室成功调解劳务、墓地和林地纠纷8起;接待选民和走访群众 36人次;收集意见建议9条;开展普法活动4场2628人次;开办种养技术培训班 2 期,受益群众282人次。
充分激发代表联络站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发展新引擎的主阵地作用,是近年来平桂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代表工作的重点。平桂区人大常委会以羊头镇龙山片人大代表联络站为示范点,依托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全过程人民民主羊头实践基地,大力推行“联络站+公司+产业”模式,把联络站的服务范围拓展到各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代表活动延伸到产业链,从而摆脱场所限制、地域界限,更好为民服务。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包国伦、贺州市人大代表刘帅等为表率,依托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搭建就业平台,通过供“岗”、传“技”、授“业”等方式,激励农户进入产业园就业、创业,辐射带动周边3个镇6个村的190多户农户发展瓜果蔬菜科技种植。沙田镇道石民田片人大代表联络站推行“联络站+合作社+基地+产业”工作模式,形成农产品“种植——加工——外销”产业链,充分调动种植大户和群众的积极性,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24年,该基地种植优质稻18.7公顷、红薯10.7公顷、香芋8.7公顷,总产值达240多万元,解决周边群众就业300多人次。
平桂区人大常委会围绕“贺州多措东融,助桂打造湾区重要战略腹地”目标,积极推动东融对接区域战略,构建开放新格局。2023年以来,在贺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贺州高新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推行“一联二办三服务”工作机制(即探索建立人大代表联系重点企业和线上线下联系企业工作机制,落实人大代表建议“及时交办+重点督办”制度,探索实行“人大代表联络站+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人才”工作机制),助跑贺州发展加速度。
贺州市人大代表、广西软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在调研走访时发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普遍存在政策兑现、申报扶持奖励资金程序较繁杂问题,在充分了解情况后,他提交了《关于建立帮办服务中心 提升服务企业效能的建议》,贺州市政府将此建议作为重点办理建议转交给贺州高新区管委会,跟踪督促其通过开展“企业大走访、问题大收集、承诺大兑现”、“星级帮办服务”活动,实行“一企一册”跟办机制,协助企业申报或兑现各类奖补资金3097万元,有效简化了申报扶持奖励资金程序繁杂等问题。
建站以来,该站代表共提出《关于加强贺州高新区配套设施建设的建议》《关于提高碳酸钙企业产品附加值的建议》10多件等建议,均获得采纳和有效办理。通过跟踪督办《关于加强校企合作培训专业技术工人的建议》《关于加快公保路项目建成通车的建议》等,推动解决了企业用工难、群众就业难、新能源车充电难、公共交通难等30余项企业和职工诉求,人大代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