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80斤,日本女性把吃饭进化掉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4 14:36 2

摘要:骂了好几年白幼瘦审美畸形,才发现东亚三国减肥最卷的在日本。前一阵日本某协会发预警,说日本年轻女性每五个就有一个体重过低。

人均80斤,她们减肥成瘾。 家人们,晚上好。
骂了好几年白幼瘦审美畸形,才发现东亚三国减肥最卷的在日本。 前一阵日本某协会发预警,说日本年轻女性每五个就有一个体重过低。 她们营养不良,频繁就医,国民健康指数也连带着被拉低。 日本政府急了,开会鼓励女性多吃点,但没什么用。 本土女性减肥成瘾,外来游客也被卷到,一口都不敢多吃。 继韩国人进化掉睡眠之后,日本女性把吃饭也进化掉了。 日本女性节食记
日本樱花妹,人均厌食症,平均体重也就80来斤。 你以为日本女性有减肥妙招,想多了,她们纯粹就是不吃。 体脂率常年过低,多走几步路都发晕。 而节食减肥的邪风,从她们上初中就开始了。 日本人注重健康,把“BMI标准”放进中小学教材里; 本意为未成年健康着想,却在学生之间引发了身材比拼。 女高中生们流行“午餐共享”,为了控制摄入量,多人分食一份饭; 女学生们还经常被要求参与“部活”,一种日本校园的社团活动; 像啦啦队、舞蹈部这种团体,把严格的体型管理作为入团纪律; 在女子学校或职场中,常有针对微胖女生的集体嘲笑,甚至当众张贴体重表; 广岛某高中曾有女生因BMI超标,被禁止参加毕业典礼。 部分学校还不允许女生穿太宽松的运动服,让她们在还不懂美的年纪,过早拥有了身材焦虑。 加上成年女性们精致的白领形象,和女明星“以瘦为美”的形象管理; 这种不瘦就死的概念,打小就钉在她们身上。 步入职场的日本女性更为严重,连呼吸都恨不得能减肥。 她们搞便利店减肥法,三餐只吃低热量速食,有时一天就吃一顿; 她们狂买药妆店的减肥排毒产品,用“泻药”和“利尿剂”对自己进行快速脱水; 还有单一食物减肥法和美容院切胃手术,最早也是从日本流行起来。 就算正常吃饭的女性,吃的量也不够咱普通人塞牙缝的。 所谓吃上瘾的料理,居然是清水豆芽汤和卷心菜煮鸡蛋; 而减肥料理榜上有名的速食,则是加了调料的西兰花,食缩力拉到最满。 日本女性的食量,小到外国友人跟着一起遭殃。 有网友去日本女性家坐客,招待他比招待苍蝇还简单,只给吃了四分之一块豆腐; 有的网友好奇日本女性是不是对饿没有感知,一杯咖啡一个饭团就能顶一天; 而日本女性上班经常带便当,便当盒看着还没国内小学生的铅笔盒大; 看外观想象不出这就是她一天的饭量,咱扒拉两口就能吃到底的饭盆,她们细嚼慢咽好半天,最后还要说吃的好满足。 国内去旅游的网友,在烤肉店点餐占了半张桌子,旁边俩日本女生全程就对着一个盘子,也没见动筷子。 话说日本女性到底为啥不吃饭? 究竟是日本的空气有饱腹感?还是她们纯粹就是不饿? 其实都不是,而是日本社会的有毒审美文化,导致日本女性以吃为耻。 她们有过牛肉盖饭羞耻。 以前的日本牛肉盖饭店是只有男性才会光临的地方,整个餐馆除了大叔还是大叔; 调查显示“一个人去吃牛肉盖饭”,让多数日本女性绝对无法忍受。 她们还有拉面店羞耻。 高木直子在《一个人住第5年》书中,写到自己单独去吃拉面会很有压力; 拉面和牛肉盖饭在日本,被认为是油腻、粗糙的食物,堂食就餐吃拉面和牛肉饭,绝对不符合日本女性精致的外表。 简单说,在日本什么人该吃什么,不需要符合身份,但要符合你的性别。 在男性为主的牛肉饭店,如果出现一名年轻女性独自就餐,大概率会遭到异样的歧视眼光。
这导致日本女性想吃牛肉饭的,只能去便利店买速食。 据说近年拉面羞耻和牛肉饭羞耻有所好转,但并不是日本社会整体扭转了按性别给食物定义的错误观念; 而是商家为了挣女性顾客这份钱,推出小份量精致牛肉盖饭,属于光治标没治本。 日本女性对身材焦虑的种种行为,让人看了既荒唐又可笑。 但这荒唐可笑的背后,源自日本社会根深蒂固的性别执念。 当“精致”成为一种集体暴力
表面看起来是以瘦为美的有毒审美,实际生活在日本的女性,无时无刻不在“卷自己”。 日本流行的“女子力”文化,乍一看以为是倡导女性力量,事实上完全相反。 女子力文化,是给渴望自律的女性设下的又一重陷阱。 它要求女性要有家务能力,还要有外貌管理能力,同时得对男性有足够多的共情力。 要求女性外表必须娇小玲珑,内在还得柔顺听话。 在日本的社交场合,女性拒绝食物是常见的礼貌行为。 本就节食瘦弱的女性,连对身高数字也胆战心惊。 超过一米七的女生经常谎报身高,故意少说几厘米。 只因为日本男性普遍歧视身高过高的女性。 搜索词条显示,在日本“155厘米以下是可爱萝莉,达到165厘米是怪兽丑女,超过170厘米被称为异类和东京塔”。 新垣结衣曾多次在综艺中被调侃身高,为了回应质疑,她多次自证自己绝对没有一米七。 身高体重成了日本女性难以启齿的秘密。 而整个日本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又何止这些? 求职有专门的“就活妆”,素颜求职是她们职场失利的原罪。 上班强制性穿职业装和高跟鞋,2019年日本女性曾发起“拒穿高跟鞋运动”,却只得到了男性官员的敷衍回应。 在伦理剧《昼颜》中,主妇纱和只因为拿错防晒霜,就被丈夫微妙捕捉到,那一瞬间她成了“缺乏女性魅力” 的不合格妻子。 纪录片《黑箱日记》揭露了伊藤诗织遭受的性侵案件,记录了案件发生时因她体型不够娇小柔弱,就被质疑证词的可信度,污蔑她主动上位,对前辈倒打一耙。 所以如今的日本街头,你很难看到不化妆、不穿搭、不精致的年轻女性。 她们谎报身高、形象管理、疯狂节食。 她们在堕落的“被嫌弃的松子”和精致完美的萝莉之间,谨慎地活。 她们在性别凝视和社会规训下,迎合柔弱又完美的畸形标准。 颇为讽刺的是,在韩女流行高颅顶的时候,日女追逐平头,无比痛恨自己的高颅顶。 东亚女性排排站,审美焦虑的外衣换了一波又一波; 但谁来定义女性的美,从未被探到过底。 上野千鹤子说,“外貌的价值,表面上看取决于身体的自然条件,其实也是社会性的,外貌是他人承认之后才拥有价值。” 所以跳出规则很重要,要敢于撞击性别的墙。 “如果你不愿意漂亮,就不必漂亮,如果你不愿意瘦,就不必减肥”。 在夏天来临的时候,你要做的,只是享受阳光; 而不是对着体重秤,无休止地惩罚自己。

来源:小夭看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