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酒泉市深入实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聚焦法律服务、法治宣传、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打造高效便民的法治环境,努力让每一名群众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龚利芳通讯员杨志琦)近年来,酒泉市深入实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聚焦法律服务、法治宣传、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打造高效便民的法治环境,努力让每一名群众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聚焦法律服务质效 打造高效便民环境
酒泉市充分发挥“中心——站点——机构”的援助体系优势,全面普及“点援制”“经济困难告知承诺制”“援助案件回访制”等制度机制,创新服务举措,部署开展“法律援助质量提升年”、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安心行动”等活动,持续打造“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有效维护了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近三年来,全市累计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万余件,受援1.2万余人次,法律援助惠及人民群众的制度优势显著提升。
深入实施公证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坚持以创新“公证+”为抓手,转变服务方式,全面推行延时服务、远程办证等服务事项,运用“零接触”平台实现“无接触”远程公证,让“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肃北、阿克塞两个少数民族县,地处偏远,公证资源短缺,过去群众办证要到距离几百公里外的敦煌市,路途遥远,十分不便,为解决两县群众“办证难”问题,酒泉市司法局创新服务模式,引导域内大型公证机构与两县公证机构签订“互助协议”,开展结对帮扶,通过“异地申请、视频公证、审核发证、邮递送达”等方式优化办证流程,解决了困扰两地多年来公证“办证难”问题。敦煌市以“绿色继承公证”为切入口,率先推行“绿色继承公证”,突破传统“坐堂办证”局限,通过优化证明材料获取方式,实现从“群众跑”转变为“公证员跑”“数据跑”的服务升级,有效提升了群众对公证服务的满意度。
聚焦法治宣传教育 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酒泉市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突出学习宣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组建各类宣讲队伍近百个,持续开展“百场法治大宣讲”“法律八进”等活动,涌现出“法治乌兰牧骑”“冬不拉普法”等特色品牌。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法治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开通酒泉司法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网络媒体平台,搭建“法治直播间”,推出原创普法宣传视频200余件,《民法典在您身边》《律师讲民法典》等系列作品播出后受到群众广泛好评。实施提升村社干部法治素养“赋能工程”、群众法治素养“强基工程”,有效解决了普法宣传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
聚焦基层治理实效 健全社会治理机制
酒泉市公共法律服务行业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在定分止争、化解矛盾中的职能作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调解组织和调解队伍建设,不断培育壮大品牌调解室和金牌调解员队伍,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并投入使用,“罐罐茶”调解室、“潘虹”调解室等独具特色的调解团队引领基层调解工作。三年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近3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8.6%。
深化“村(居)法律顾问”制度,持续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采取“线上+线下”模式,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在乡村设置“法治打卡点”,建立“法治佑万家”微信群,通过线上互动的形式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疏导群众情绪、指导群众依法维权,让群众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普惠式公共法律服务。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实施以来,通过专业化、常态化的法律服务,有力推动了基层治理和法治乡村建设。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
来源:法治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