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主体,早稻育秧“五个当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6 16:41 2

摘要:当前正处于早稻播种育秧高峰期,根据气象预报,未来7天我市气温将呈现出“过山车”模式,气温忽热忽冷会对当前早稻育秧产生一定的影响,种粮主体要注意以下“五个当心”。

当前正处于早稻播种育秧高峰期,根据气象预报,未来7天我市气温将呈现出“过山车”模式,气温忽热忽冷会对当前早稻育秧产生一定的影响,种粮主体要注意以下“五个当心”。

当心“播种过密”

壮秧是稳产高产的基础,适度稀播是育壮秧的关键。机插育秧播种过密容易造成秧苗痩弱、秧龄弹性小、缩脚苗多。建议常规早稻播种量:9寸秧盘每盘干种子不高于120克,7寸秧盘不高于100克。

当心“高温烧苗”

晴天和多云天气覆膜育秧膜内增温幅度大,中午和午后膜内温度极易上升到35℃以上造成烧苗,要关注天气预报,警惕膜内高温烧苗。一般白天最高气温15℃以上的晴天要在上午8—9点就开始两头揭膜通风,最高气温25℃以上则要四周揭膜通风。

当心“低温烂秧”

近期早稻育秧气温不稳定,昼夜温差大,3月27日后会出现强降温、倒春寒天气。如遇强冷空气侵袭,要及时采取覆膜、加盖一层膜、灌水护苗(水不上秧盘)等措施,气温回暖后换水保苗,防止低温伤根和气温变化太大引起烂秧死苗;气温正常后及时排水透气,提高秧苗根系活力。

当心“秧苗徒长”

育苗期间防止温度过高水分过多造成秧苗徒长。播种至出苗宜保持温室或膜内温度30—32℃,湿度100%;竖芽出苗后温度降至28—30℃。叶龄1.1—2.1,最适温度25℃左右,控制最高温度不超过28℃。叶龄2.1—3.1,适宜温度在22—25℃。大棚育秧水分管理要注意“三看”浇水,如早晚叶尖吐水珠小(或少),午间新叶卷曲,床土发白,要在早晨浇水,1次浇足。秧田育秧以灌平沟水为主,保持秧板湿润通气。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若晴天中午秧苗出现卷叶要灌薄水护苗,防止秧苗青枯,雨天放干秧沟水。忌长期深水灌溉造成烂根烂秧。晴暖天气通风前要先灌跑马水,全畦揭膜要先灌浅水,在上午8—9点膜内外温差较小时通风或揭膜,防止秧苗失水青枯。

当心“叶龄过高”

壮秧是稳产高产的基础,适度稀播是育壮秧的关键。机插秧苗叶龄3.0—3.5叶,苗高13—16厘米时,要高度关注天气预报未来7天天气趋势,抢晴或温暖天气尽早移栽。一般日平均气温达到13℃和17℃,可分别满足水稻扎根和分蘖对温度要求。各地要抓紧翻耕大田准备移栽早稻。注意:机插移栽前3—4天,天晴灌半沟水蹲苗,或放水炼苗,确保机插时能提起秧块不断;还未揭膜的移栽前至少3天应进行揭膜炼苗,使秧苗逐渐适应气候变化;秧苗脱肥叶色落黄的在移栽前2—3天施起身肥,并做到带药移栽,一药兼治。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