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保持输入,用更大的世界稀释痛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2 09:04 2

摘要:近期,印象笔记发起了#100位女性的书桌活动,希望借此机会连接到更多热爱阅读的朋友,共同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与书桌故事,见证阅读给日常生活带来的鼓舞与指引。

近期,印象笔记发起了 #100位女性的书桌 活动,希望借此机会连接到更多热爱阅读的朋友,共同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与书桌故事,见证阅读给日常生活带来的鼓舞与指引。

本文文字内容来自活动参与者小红书博主@一记耳光,图片内容来自小红书博主@一记耳光、@南波兔、@笨蛋阿毛、@一尘星叹、@幸运鹅闲翻书。以下是她们的阅读故事和电子马克笔EverMARKER使用体验(文章在原文基础上有修改)。

我曾以为人生中最痛苦混乱的时光已经过去,但或许更准确地说,并非“过去”,而是我现在拥有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那些曾经足以让我寸步难行的“针尖大小”的困扰,如今再也无法将我绊住。

“我曾经散落一地,我在阅读中一片一片地拼凑完整的自己。”

这句话,道出了我与阅读的深刻联结。犹记得初读《被讨厌的勇气》时,书中那句“我有时候这样想。自己就像是从未真正沐浴过阳光的丝瓜,自然就会因为自卑感而扭曲。所以,如果有挺拔舒展的人,真希望他能够带带我呀!”天知道当时有多么戳中我这颗“丝瓜心”。那种深入骨髓的自卑与自我怀疑,仿佛被文字精准地捕捉并放大,令我感同身受。

小红书博主@南波兔的分享

从那一刻起,我发现读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与书中的灵魂产生共鸣,那些我心中幽微且无法对人诉说的情绪,竟在文字里找到了归宿。于是,我开始在阅读中,一片一片地拼凑完整的自己。从最初的迷茫与破碎,到逐渐清晰与完整。

弗吉尼亚·伍尔夫曾说:“女人要想写小说,必须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而我想,其实不止是一间房,更需要一张书桌。对我而言,书桌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精神的庇护所。在书桌前阅读、摘抄,写下心中一闪而过的念头,是我为数不多的宁静时刻。书桌不过方寸大小,但唯有坐在书桌前的片刻,我才真正觉得自己找到了“自我”。

小红书博主@笨蛋阿毛的分享

我始终觉得纸质书的阅读感受远胜于电子书,但曾有一段时间,我尤为偏爱电子书。原因之一是:我是一个“话痨型”读者,喜欢随时做笔记,而电子笔记整理和搜索都更为便捷。可以说,唯一阻碍我回归纸质书的,就是摘抄和整理的繁琐,直到我遇见了印象笔记的电子马克笔。

小红书博主@一尘星叹的分享

它彻底改变了我的阅读习惯。打开印象笔记APP的marker页面,扫描书背后的isbn码就可以自动创建书籍信息,开始布置属于自己的“电子书架”。

小红书博主@幸运鹅闲翻书的分享

遇到想摘抄的句子,只需轻松扫描,文字就能精准地同步到印象笔记APP里。

小红书博主@一记耳光的分享

小红书博主@一记耳光的分享

点进书架,近期阅读记录一目了然,进入笔记页面,看到整屏的摘抄文字,那是我读书时最幸福的时刻。

小红书博主@一记耳光的分享

我一直坚信,想要养成一个习惯,就要找到做这件事最简单的方法。工具亦是如此,越是操作简单,越能得心应手,就像印象笔记的电子马克笔。

书桌之上,世界无限。在阅读中,我们不仅找到了自己,更拓展了世界的边界。拿起一本书,享受那份独特的宁静,在墨香中与智者对话,去拼凑一个更加完整而强大的自己吧。

来源:印象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