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博多镇,这个位于博多站附近的历史小镇,仿佛是一颗镶嵌在现代都市中的古老明珠。尽管它与繁华的车站仅几步之遥,但这里的时间似乎流逝得更为缓慢,古色古香的街道和建筑,让人仿佛穿越回了中世纪。
博多镇,这个位于博多站附近的历史小镇,仿佛是一颗镶嵌在现代都市中的古老明珠。尽管它与繁华的车站仅几步之遥,但这里的时间似乎流逝得更为缓慢,古色古香的街道和建筑,让人仿佛穿越回了中世纪。
在博多镇的大白街东部,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寺庙和神社。这些古老的建筑不仅是信仰的象征,更是博多镇与中国宋代文化交流的见证。每一座寺庙和神社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背景,让人在参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这里的景点丰富多样,其中不乏一些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场所。比如,有一座寺庙被认为是乌冬面、馒头和茶等多种文化的发源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最大的大佛之一也位于这里。这座大佛庄严而壮观,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也是博多镇的一个重要地标。站在大佛面前,人们不禁会感叹于它的宏伟和精美,同时也会被它所散发出的宁静和神圣所感染。
博多镇是一个适合那些想要暂时逃离城市喧嚣,漫步在传统景观和氛围中的人的好去处。在这里,你可以放慢脚步,感受历史的沉淀,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无论是对于历史爱好者,还是对于寻求心灵宁静的人来说,博多镇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目的地。
01出来町公園
这个公园是在昭和40年(1965年)开发的,它不仅为博多地区增添了一片绿意,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由于公园所在地靠近旧博多站,这里成为了纪念九州铁路发展历程的重要地点。在公园内,一座“九州铁路发源地”的纪念碑巍然屹立,诉说着铁路对这一地区发展的重要影响。
平成29年12月,这个公园经历了一次更新,它不仅保留了历史的痕迹,还成为了博多地区的新大门,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公园内设有6辆观光巴士,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游览方式,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住所 福岡市博多区博多駅前1丁目10
02若八幡宮
节日中的神灵,Hitoku 天皇、Ōki no Mikoto 和 Sukuna Hikono Mikoto,是日本传统文化中备受尊敬的神明。这个节日通常以“Yakuhachiman”或“Hachiman”之名著称,不仅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而且在周边地区都享有盛名。
每年的新历和农历除夕夜,这个节日都会吸引无数人前来参与。人们纷纷来到寺庙,祈求驱魔和邪恶,希望来年能够平安顺利。这种习俗一直持续到午夜,人们用这种方式来迎接新的一年。
住所 福岡市博多区博多駅前1-29-47
03謝国明の墓(大楠様)
谢国明,这位宋代(今中国)的商人,在镰仓时代(约1185~1333年)选择在博多定居。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更是一位佛教的狂热信徒,他资助了从宋朝归来的国师正一建造了定天寺。除了对佛教的贡献,谢国明还以他的慈善事业而闻名。
谢国明去世后,他被埋葬在博多。据说,他的坟墓上生长的栗子树长得非常巨大,甚至缠绕在墓碑上。这样的景象,不仅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也让人对谢国明的生平事迹产生了更深的敬意。因此,他至今仍被当地人民昵称为“Ōkusu-sama”。
住所 福岡市博多区博多駅前1丁目25
04承天寺
承天寺,这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始建于仁治三年,即1242年。它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中心,也是博多地区的一个重要历史地标。
承天寺的建立与一位名叫恩吉的人物密切相关。据说,他从宋朝归来时,不仅带回了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还带回了生产乌冬面、荞麦面和包子等食品的技术。因此,承天寺也被认为是这些受欢迎食品的发源地。这些技术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当地的饮食文化,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此外,承天寺还是“博多祗园山笠”的发源地。每年7月举行的博多祗园山笠活动,是博多地区一项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期间,承天寺前会设置一条特殊的道路,供山笠(一种装饰华丽的神轿)围绕寺庙进行奉献。这一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游客,也成为了展示当地文化和传统的重要平台。
住所 福岡市博多区博多駅前1-29-9
05東長寺
东长寺,这座位于福冈的寺庙,以其供奉的10.8米高的福冈大佛而闻名。这尊大佛不仅是日本最大的坐木雕像,也是该地区的一个重要文化象征。大佛的设计和雕刻工艺精湛,其光背上有7尊佛、13尊佛,后墙上更是供奉着5000尊小佛,这些细节的精心雕刻,使得大佛的外观成为了一件真正的杰作。
东长寺不仅以其壮观的佛像而著称,还因其独特的“地狱与天堂之旅”体验而闻名。这个体验位于大佛的基座内,设计灵感来源于从地狱到天堂的旅程。游客在走过排列着地狱卷轴的通道时,会感受到周围的黑暗和神秘氛围。随着旅程的深入,在栏杆的帮助下继续前进,一幅描绘天堂的图画逐渐在微弱的光线中出现,给人一种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深刻体验。据说,如果在路上触摸“佛轮”,就可以获得去天堂的祝福。
东长寺的历史悠久,寺庙内不仅有古老的建筑和佛像,还有一些现代的建筑元素。例如,寺庙内的旋转六角形大厅和五层塔,这些现代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历时37年,最终于平成23年(即2011年)完工。这些新旧建筑的结合,不仅展示了东长寺丰富的历史层次,也体现了佛教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住所 福岡市博多区御供所町2-4
06龍宮寺
龙宫寺,这座始建于镰仓时代的寺庙,位于Sode港的海边,拥有着一段传奇的历史。据传说,这座寺庙是为了埋葬在那里捕获的美人鱼而建立的。这个传说在当地流传已久,成为了龙宫寺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传说中,不仅有关美人鱼的故事,还有实物证据支持这些故事。据说,美人鱼的骨头被保存在龙宫寺的正殿中,这些遗骸成为了寺庙的珍贵文物。此外,寺庙内还展示有描绘美人鱼生平的挂轴,这些艺术品不仅增添了寺庙的艺术氛围,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了解美人鱼传说的机会。
除了与美人鱼相关的传说和文物,龙宫寺还是博多七座观音寺之一的“观音堂”。观音堂作为朝圣之地,吸引了许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拜。这里的观音像被认为是具有特别灵验的,因此,许多人会来到这里祈求观音的保佑和指引。
住所 福岡市博多区冷泉町4-21
07妙楽寺
昭和5年(1316年),月越宗创办了一座属于临济宗大德寺宗的寺庙。最初,这座寺庙位于一个名为“Oki no Hama”的海边地方,拥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宁静的环境。
然而,在天正时代(1573~1591年),一场大火烧毁了这座寺庙。幸运的是,在福冈第一任领主黑田长政进入福冈后,他决定将寺庙迁移到现在的位置。这次迁移不仅保存了寺庙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也为寺庙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
在新位置的大殿后面,有一片墓地,这里安葬着黑田家族以及其他重要人物。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战国时代重建满目疮痍的博多镇的富商神谷宗丹的坟墓。这些墓碑不仅是对历史的见证,也是对那些为博多地区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的纪念。
此外,这座寺庙还被称为Uiro的发源地。Uiro是一种传统的日式甜点,它的起源与这座寺庙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甜点的制作技艺和独特风味,可能是受到了寺庙内僧侣的影响,或者是与寺庙的宗教活动和文化传统有关。
住所 福岡市博多区御供所町13-6
08円覚寺
円覚寺,这座历史悠久的寺庙,是由从宋朝来到太宰府的大阁禅师(兰庆道孝)于宽元4年(1246年)建立的。当时,镰仓幕府的第五任摄政王北条时赖在八仓门(今祗园町)建立了这座寺庙。円覚寺的建立,不仅标志着禅宗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也成为了镰仓时代的一个重要文化标志。
然而,円覚寺的历史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当时的战争和火灾,整个寺庙都被烧毁了。这场灾难对寺庙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并没有摧毁人们对禅宗文化的热爱和对円覚寺的记忆。
幸运的是,在寛永第13年(1636年),円覚寺的地基被迁移至聖福寺附近,并得以重建。重建后的円覚寺成为了聖福寺的宝塔头寺,继续传承着禅宗文化和精神。
円覚寺被称为南方风格的茶和禅道场,这一称号源于福冈氏官员立花美山手写的“南侯记录”。这份记录不仅记载了円覚寺的历史和重要事件,也反映了当时茶道和禅宗文化的交融和发展。円覚寺的茶道和禅道场,成为了体验和学习这两种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住所 福岡市博多区御供所町13-11
09聖福寺
聖福寺,始建于1195年(建久6年),由临济宗的开山祖师卫材亲手创立,是日本第一座成熟的禅宗寺庙。这座古刹不仅是日本茶文化的摇篮,更培育着古老的“茶树”,见证了日本茶道的源远流长。在松福寺的范围内,禅寺、三门、佛堂、正殿等建筑群保持着原始的直线布局,这一历史遗迹已被国家指定为史迹,供后人瞻仰。
步入聖福寺,仿佛踏入了一片静谧的森林,四周环绕着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在这里,时间的脚步似乎放慢了,让人得以暂时逃离尘世的喧嚣,沉浸在这份古朴与宁静之中。
住所 福岡市博多区御供所町6-1
10善導寺
根据传说,Chinzei Shokōjin在Kenryaku历法第2年(1212年)竖立了善道大藏雕像作为主神社的祭拜对象。然而,在“筑前国际不动木”的记载中,Koyo Shonin在文明第九年(1477年)重建了筑后善道寺。据史料记载,此寺庙曾是御徒天皇(1465~1500年在位)时期的祈祷之地。
寺庙内珍藏着多项被指定为县级文化财产的历史文物,包括禅宗上师雕像、镇西上金雕像、古老的钟声,以及蒙古锚石。这些文物不仅见证了寺庙的历史变迁,也为后人提供了深入了解日本宗教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窗口。
住所 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6-24
11妙典寺
永德元年(1381年),本成院日前神在柳川地区建立,标志着其历史的起点。随后,作为橘宗重的追随者,Komono Masutoki将神像迁移至该地区,并将其确立为立花家族的菩提寺,从而赋予了它更深层次的精神意义。
1603年4月25日,庆长8年,一场重要的宗教辩论在京都妙阁寺展开。这场辩论被称为“石条问答”,参与辩论的僧侣Hichu与传教士古泽等人就基督教信仰进行了激烈的讨论。Hichu在辩论中取得了胜利,这一成就得到了福冈的第一任领主黑田长政的认可。作为奖励,Hichu被赐予了教会的土地,并在中央区天神四丁目建造了正小山松龙寺,为该地区的宗教文化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住所 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9-12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及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文章出处,望谅解,如果有侵权行为,请与本账号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申明原文作者或者将侵权文章删除。并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来源:上海出入境移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