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观——单色釉精品集萃|保利厦门2025四季拍卖会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9 02:33 1

摘要:本品敞口,深腹,圈足。造型简洁端庄。器外壁施霁红釉,釉面肥厚滋润,色泽明艳均匀而深沉自然。近口沿处釉层较薄,隐现白色胎骨,以下渐形肥润,至足端截然而止,颇具康熙郎窑红釉特征。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

lot 124

清雍正 霁红釉碗

款识:“大清雍正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

尺寸:8.5cm.High;18cm.Diam

RMB: 60,000-120,000

本品敞口,深腹,圈足。造型简洁端庄。器外壁施霁红釉,釉面肥厚滋润,色泽明艳均匀而深沉自然。近口沿处釉层较薄,隐现白色胎骨,以下渐形肥润,至足端截然而止,颇具康熙郎窑红釉特征。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

霁红釉亦称“鲜红釉”、“宝石红釉”、“积红釉”、“醉红釉”,为明宣德时创烧的著名铜红釉品种,其名称由唐英所定。有清一代,霁红釉之烧造当以雍正朝为最,纵观雍正一朝内务府造办处烧造瓷器档案中,关于烧造霁红器皿的记载占居大半,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文件》载,雍正七年(1729)八月十七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十四日郎中海望持出碎霁红磁盘边五块。奉旨:此釉水甚厚,新烧的甚薄,不知是何缘故,尔将此破瓷发给年希尧去,着伊照此破瓷釉水烧造,钦此」。可见雍正帝对红釉器物的重视程度。本品即为一例同时期之佳作。

lot 125

清乾隆 仿官釉花口碗

款识:“乾隆年製”四字双行篆书款

尺寸:5.6cm.High;12.1cm.Diam

RMB: 60,000-120,000

备注:

北京瀚海,2012年3月23日,Lot.1791

碗为六瓣花口,弧壁,圈足,通体内外满施仿官釉,釉质晶莹醇厚,肥腴若脂,光华润泽,大开片疏朗有致,自然流露,飘逸流畅,深得官窑古器一色纯净、自然质朴的审美风尚。花口制作难度大,分布均匀,令人赞叹。

此件仿官釉花口碗,花口六出,造型源自南宋官窑青釉葵口碗,完美再现了宋官窑釉色的纯美凝练,灵秀典雅,胎骨坚薄,腴润如脂,开片纵横,呈现出宋代官窑酥润含蓄之美,古意盎然,端凝典雅,为乾隆朝难得一见的仿官釉佳品。

lot 132

清康熙 鱼子绿釉蒜头瓶

尺寸:13cm.High×2

RMB: 20,000-30,000

有清一代,单色釉的烧造,技术方面再登巅峰。其中鱼子绿釉创于康熙,亦极于此时,至于三代之后,所制再无与前朝可比。且三代的鱼子绿器物,在彼时诸多色釉中,亦是寥寥难数。偶有所见,如鱼子绿釉菊瓣壶、鱼篓尊等,皆是“诗酒茶花”所用之物,其品贵格,绝非俗器可比。本品即为康熙一朝鱼子绿釉极具代表之作。

本品作蒜头式,口部呈蒜头状凸起,束颈细长,溜肩接扁腹,腹下渐收,至底承圈足,足端修胎圆润。通体施鱼子绿釉,釉面光洁莹润,有细碎开片,纹如鱼子。釉色纯粹,鲜丽明目,光态浮莹。成对保存,实为难得。

lot 128

清乾隆 霁红釉盘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20.5cm.Diam;4.5cm.High

RMB: 30,000-80,000

本品为清宫经典品类,终清之世皆见烧造,为每年大运瓷器必备之列。造型端庄周正,釉水凝厚莹亮;釉面密布细小的棕眼,以求摹仿宣红之橘皮纹。盘口沿处色浅,呈白色,形成“灯草口”之效果。圈足修削工整,无聚釉垂流之患,底书“大清乾隆年製”篆款。

清中期《景德镇陶歌》有云“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乾隆皇帝对此颇为心思,根据《清文件》记载,乾隆二年“十月十三日,太监毛团、胡世杰、高玉交霁红靶碗一件……奉旨∶以后烧造瓶、罐、碗、盘、钟、碟等物,俱照此霁红靶碗釉水勉力烧造。”由此可见,霁红釉一直为清宫最为重视的品类之一。

lot 130

清乾隆 窑变釉石榴尊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20cm.High

RMB: 10,000-30,000

石榴尊器形首创于明宣德官窑,雍正时期开始仿烧,并成为清代官窑经典器形,其中以窑变品种最为典型。本器整体呈六瓣石榴状,花式口沿外撇,短直颈,圆鼓腹,圈足。外壁通施窑变釉,釉层肥厚,几缕天蓝色釉下垂形成六条蓝色条形装饰,与腹部的红釉烘托出明亮艳丽的热烈气氛,其红釉如初凝牛血,蓝釉如佛头青色,两色晕散交融,色彩斑斓,意趣盎然。足底施酱黄色釉,底刻“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整器造型端庄,色泽艳丽,独一无二,其窑变釉形态极美,配以具有美好寓意的器形,可谓相得彰宜,尽善尽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广东省博物馆皆有同类品种收藏,可资参考。

lot 129

清乾隆 霁红釉盘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16.5cm.Diam

RMB: 30,000-80,000

本品造型规整,盘形周正。器外壁施霁红釉,口沿留有一线“灯草口”,对比鲜明。釉色深沈匀净,釉质光亮,釉面莹润。霁红釉烧成难度较高,因受窑内气氛影响较大,烧造出颜色纯正均匀者极为难得,因此自明初永乐年间创烧成功始,其后各朝无不以此为衡量制瓷水平的标准。清乾隆时期官窑在严格的制度下,烧造技术成熟,用以陈设、赏玩的红釉品种中不乏佳器,拍品即为一例。拍品釉面肥腴润泽,呈色均匀,为乾隆一朝霁红釉器之佳品。

lot 131

清乾隆 霁红釉小胆瓶

尺寸:30.5cm.High

RMB: 30,000-80,000

瓶直口,长颈,鼓腹,腹部浑圆,卧足处露胎,胎洁白坚实,内壁及外底施白釉,口沿留白一圈,器形秀巧而丰满。通体施霁红釉,釉色莹润肥厚,鲜艳如牛血红。 红釉烧成难度较高,因受窑内气氛影响较大,烧造出颜色纯正均匀者极为难得,因此自明初永乐年间创烧成功始,其后各朝无不以此为衡量制瓷水平的标准。清乾隆时期官窑在严格的制度下,烧造技术成熟,用以陈设、赏玩的红釉品种中不乏佳器,拍品即为一例。

lot 117

19世纪 孔雀蓝釉暗刻如意纹小僧帽壶

款识:“庆宜堂製”四字双行楷书款

尺寸:7.5cm.Long

RMB: 18,000-28,000

本品呈小僧帽式,口沿前伸似僧帽折沿,后设弧形曲柄,壶流短小圆劲,盖顶置宝珠纽,整体比例精巧,线条圆转流畅。壶身暗刻如意云纹,首尾相衔,寓意吉祥永续,纹样布局疏朗,线条细劲流畅。通体施孔雀蓝釉,釉面清润,光感较强,积釉处釉色宛如湖水,颇具浑然天成之感。足底书“庆宜堂製”款识。本品体量缩小,且细节之处亦有变化,器型更显简洁素雅。

lot 140

清晚期 豇豆红太白尊

款识:“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书款

尺寸:9cm.Diam

RMB: 35,000-55,000

本品唇口微撇,口部留白呈灯草边;短颈溜肩,鼓腹呈半球形,腹部暗刻三团螭龙暗纹,龙纹清晰。外壁所施豇豆红釉,厚润莹亮,色调淡雅,宛若桃花。底部浅圈足修整圆润,胎质润白坚致,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书寄托款。

豇豆红为康熙红釉中最名贵的品种,由于所施铜红釉敏感易变,烧成难度很大,故只由官窑少量生产,仅供宫廷使用,且无大件器物,其呈色半由天成,经常隐现深浅不同的斑点,正所谓“满身苔点,泛于桃花春浪间”、“莹润无比,居若鲜若黯之间,妙在难以形容也”。本品釉面微泛点点红斑,特征明显,乃清晚期仿康熙豇豆红太白尊精品之作。

lot 142

清中期 炉钧釉海螺水丞

尺寸:7cm.Long

RMB: 10,000-20,000

炉钧釉盛行于雍正,乾隆二朝,因低温炉内烧成仿宋钧釉而得知其名。拍品为仿天然海螺形态,下呈海浪形态底座,螺身可蓄水,构思巧妙,浑然天成。器物为立体塑造,与真海螺一般无二,海螺满施炉钧釉,一体底座施蓝色釉,做海水状。物品虽小,但制作却一丝不苟,极为精彩。此类器物为清代文房用品,为文人案头“常客”,小巧玲珑,别具一格,亦可把玩亦可使用。

lot 145

清乾隆 粉青釉海螺形水盂

款识:“乾隆年製”四字双行篆书款

尺寸:10cm.Long

RMB: 15,000-35,000

本品以海螺为原型摹制,其形制渊源可追溯至唐三彩海螺形水丞,属文房水盂品类。乾隆一朝在承继康雍两朝制瓷技艺的基础上持续创新,创烧出仿花果、水生动物等形态的象生瓷,专供御用陈设与赏玩。此类瓷塑以造型精准摹真为要,与原物等大,几可乱真,本品即是典型例证。

本品通体施粉青釉,釉质莹润,肥腴淡雅,色泽柔美悦目;捏塑工艺精湛,形态栩栩如生,奇巧意趣中自生气韵。底部留有五枚支烧痕,署青花“乾隆年製”四字双行篆书款,实为乾隆朝文房象生瓷之佳品。

19世纪 天蓝釉汉壶尊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纂书款

尺寸:13cm.Diam;16cm.High

RMB: 无底价

本品仿汉代青铜尊造型,尊口微撇,阔颈,颈部相对细长,与口部自然衔接,鼓腹,圈足外撇,通体施天蓝釉,釉不及底。造型敦厚规整釉面厚耳而凝润,釉色明亮简洁,极具美感,底部青花书「大清乾隆年製」篆书款。本品为一件不可多得的单色釉汉壶尊,若置之于室内,用之瓶花则秀色怡人,尤可珍也。

lot 102

明 德化白釉钟式杯

尺寸:5cm.Diam;4cm.High

RMB: 无底价

仰钟杯式,因倒置似钟而得名,又称铃铛杯、金钟杯、罄式杯,流行于清早期,均为青花装饰。本品直口,深腹,腹壁弧度不大,体量小巧。胎质洁白,通体施白釉,呈“猪油白”色,釉面光洁莹亮,滑腻乳白,宛似象牙。明代晚期是德化窑瓷器全面成熟的时代,其胎釉及形制出神入化,其中的杯形制品多样,多为饮酒品茶之器,深受文人雅士喜爱,本品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具。

lot 140

明 德化白釉荷叶吸杯

尺寸:7.5cm.Diam;4.5cm.High

RMB: 无底价

本品色泽光润明亮,如脂似玉。做荷叶形,花口外撇,以叶包拢为杯,内外划出花瓣脉络,纹络清晰。花瓣随形而动、内壁贴塑螃蟹一只,外壁贴塑荷叶杆为吸管,直通底部以作吸水之用,构思精巧,独运匠心。整体施德化白釉,釉色细腻洁白,温润如玉,即可为文房陈设之雅器,又可做品茗佳品,可观可赏。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