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3栋2单元路口窨井盖缺失有安全隐患”“17栋1单元电梯口灯不亮”“9栋1单元南面平台水管断裂”……翻开镇江经开区丁岗镇新乐社区中心户的记事本,一笔一画记录着民生琐事,勾勒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汇聚民生幸福的鲜活图景。
金山网讯 “43栋2单元路口窨井盖缺失有安全隐患”“17栋1单元电梯口灯不亮”“9栋1单元南面平台水管断裂”……翻开镇江经开区丁岗镇新乐社区中心户的记事本,一笔一画记录着民生琐事,勾勒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汇聚民生幸福的鲜活图景。
记“急难愁盼”,把问题捞上来
摆脱坐等投诉上门的被动,社区构建起“镇党委-社区党总支-片区党支部-中心户-居民”5级联动体系。社区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由支部书记牵头,24名中心户分片包干,形成党组织引领下的网格化治理格局。
“19栋有人自高处抛掷物件,这事得赶紧整治,不然可能会发生事故。”72名中心户亮明身份,手持“民情日记本”,发放党群服务连心卡,把居民当面说的、微信群里聊的问题记下来。
去年冬天,民情日记本里连续出现“独居老人买菜不便”的记录,社区当即组织“夕阳红”志愿者成立“代购小分队”,从代买蔬菜到代缴水电费,解决了28位独居老人的生活难题。这种“走出来”的民情收集模式,让居民感受到“有人听、有人管”的温暖。
列攻坚清单,让办法落下去
“问题记下来不是终点,得变成‘任务清单’。”翻开民情日记的后续记录,每一条诉求后都标注着分类情况。社区将诉求分为“社区自办、部门联办、共建协办”三类清单,对自办事项设定3个工作日办结时限,对联办事项实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半年来已联动城管、民政等部门解决问题128件。
张阿姨反映的楼道灯问题被列为“社区自办”,社区物业8小时内完成更换;小区周边占道经营问题被纳入“部门联办”,社区立即联合城管部门开展集中整治,清理占道摊位,规范经营秩序;日记中高频出现的小区电动车充电难题则被纳入“共建协办”,社区带着日记里居民的25条建议,多次对接镇党委和润东物业总公司,最终在小区合理规划布局安装34套充电桩。这种“分出来”的精准处置模式,避免了治理中的“踢皮球”现象,让民生关切在协同联动中得到妥善解决。
建反馈通道,将回音送到位
“张大哥,您反映的楼道窗户漏风,物业昨天已经修好了,您有时间去看看啊?”中心户的暖心叮嘱,是民情日记的“售后服务”。社区规定,每个问题解决后必须“回头看”,结果记在日记备注栏里。
去年夏天,有居民反映“小区健身器材松动”,维修后社区特地请这位居民现场验收。这种“事事有回音”的做法,让越来越多居民主动参与:看到日记里“打造小区绿化特色”的提议有了进展,居民王师傅带着邻里自掏腰包购置花苗、工具,将门口绿化改造成四季常绿的共享小花园;听说“红领巾小课堂缺老师”的记录得到重视,退休教师尹老师主动加入社区红色宣讲团,用鲜活故事点亮孩子们的理想信念。如今,民情日记不再是单方面的记录,而是居民共建家园的“连心本”。
一本民情日记,记的是柴米油盐的民生小事,解的是“急难愁盼”的心头大事,聚的是共建共治的磅礴合力。新乐社区用带着烟火气的“小日记”,写下了基层治理的“大文章”,让每一份民生诉求都得到郑重回应。(刘莹)
来源:金山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