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援越抗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东西方阵营热战“对抗”中的一段厚重历史,随着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公开,终于抖落岁月的尘埃,又给人们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
作者 邱祥发
前 言
援越抗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东西方阵营热战“对抗”中的一段厚重历史,随着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公开,终于抖落岁月的尘埃,又给人们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
援越抗美,是一项由党中央、毛主席决策,履行国际主义义务、支援越南人民反美救国斗争,拔除“脚上一把刀”、防止南疆新生亲美政权,保卫年轻人民共和国主权安全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场有三十二万中国军人秘密出国,前置作战,再次与美帝国主义展开生死较量的战争;是一段青春在烽火中燃烧,忠诚在硝烟中淬炼,人生在奉献中成长,书写军人荣光与不朽的岁月……她,早已融入参战老兵的生命里,永远同新中国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
用什么比喻这支秘密出国作战的援越抗美部队?
在铁道兵支队63大队指挥所门前,贴着这样一副对联:祖国风光无限好,战地黄花分外香。 显然,在怀念祖国美好时光的同时,也有自喻“战地黄花”之意。
战地黄花,不仅与援越抗美联系在一起,更与革命战争紧紧联系在一起。红军初创时期,毛主席率部打下漳州城,在打扫战场时,就把城墙下晶莹闪亮的弹壳比喻为“战地黄花”;她,是人民军队的化身,经受丹心热血哺育,培育出人民军队忠诚勇敢、坚毅顽强、无私奉献、不惧牺牲、团结互助的品质,无时不在烽火硝烟中绽放。
其实,还有一种比喻,那就是木棉花。木棉花树多生长在温度高、湿度大、阳光充足的地方……铜枝铁骨、身姿挺拔,花盘硕大、花瓣绢秀、花朵如雕琢一般……人们对它的爱全在“英雄树”“英雄花”的赞誉中。
在越南,木棉花随处可见。她,无时不在见证中国军人的英勇与无畏、流血与牺牲;并同中国军人一道,迎向烽火硝烟……正如一位越南少女为感谢炮兵支队医院抢救空袭中的20多名女突击队员,在感谢信中所言:“木棉花,是越南的国花,同样是中国军人的化身!”
在铁路、公路施工工地,时常有美军军机超低空侦察、轰炸。美军飞行员对中国军人的不屑与轻蔑、一张张狰狞的面孔无不清晰地扫过指战员眼前。傲慢与猖獗,敌视与攻击,激起中国军人的满腔怒火!“打!”林立的轻武器冲天射击,千万发枪弹密集射向美军军机,炸出漫天金花……烈焰中的木棉花纵情绽放,如同战斗中的勇士,以最美的姿态迎接生命的挑战!
在高机、高炮阵地,一拨拨敌机掠过,一批批航弹落下……随着清脆的“哒!哒!哒!”“轰!轰!轰!”声音响起,无数炮弹直扑美军机群,炸出道道金光,不少敌机坠落、爆炸……阵地前的木棉树,一次次被战火摧残、焚烧,甚至树冠被截断,但它们始终昂然挺立;每当嗅到春的气息,总会开出一树红花,犹如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在交通运输大动脉的铁路线上,美军一次次疯狂轰炸,各式航弹倾泻而下,大桥坍塌,站场颠覆……战火中,桥梁依然在铺架,轨枕依然在铺设,钢铁运输线依然畅通无阻,镐锹起处火花闪,铁锤落下金花飞……相守的木棉树,亭亭玉立,哪怕不见一片绿叶,铁灰色的树干仍盛开着红彤彤的花朵,似绯红的朝霞,为青春豪情缀上旭日般的火红!
援越抗美将士沐浴着血与火的洗礼,用鲜血和生命写下忠诚,铸成援越抗美丰碑;战火中的木棉树,伟岸挺拔,生机勃勃,始无绿叶护红妆,沐浴硝烟吐芳菲,一簇簇红花一团团火焰,尽情燃烧,把温暖与希望播撒人间……
这正是书名“燃烧的木棉花”寓意所在。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