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终有报!“放弃国籍、替日洗白”的赵立新,彻底活成了笑话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6 15:07 1

摘要: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一盏笔记

编辑|一盏笔记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要说这句话谁最“深有体会”,当然是刘亦菲和井柏然。

两人合作的《南烟斋笔录》从项目备案到拍摄,都备受瞩目。

由于拥有颇大的粉丝基础,无数网友也在期盼这部剧的到来。

可偏偏因为一个人,让这部剧长达7年的时间都未能上映。

他究竟是谁?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阵仗”?

1

曾几何时,赵立新也是网友口中的“高知人士”,也是“叔系天菜”的其中之一。

演技精湛,颇有绅士风度,让他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

可在2019年,这份所谓的“高知人设”,被他的“大放厥词”狠狠撕碎。

甚至因此,被官方点名,演艺生涯遭到“断送”。

从“叔圈顶流”到“全民唾弃”,赵立新的“坠落”之路为几何?

赵立新的演艺起点可不低。

1986年,他成功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开启了自己的艺术之旅。

大二时更是被保送到全苏国立电影大学深造。

在毫无俄语基础的情况下,他凭借自身努力,在七个月内就完成了俄语的听说读写。

这语言天赋和学习能力,属实让人佩服又惊叹。

但仅仅是这些,还不能让他停下求学的脚步。

之后,赵立新获得导演系硕士学位,还进入了瑞典国家话剧院,成了一名专职话剧演员。

更是精通多国语言,妥妥的学霸型人才。

2000年,赵立新回国,还在中央戏剧学院担任教师。

本以为他会在教育领域发光发热,可他却在演艺之路上越走越远。

2003年,他出演近代剧《走向共和》,正式踏入影视圈。

之后又陆续参演了《大明王朝1566》《中国往事》等多部影视作品。

在这些剧中,他的演技可圈可点,把每个角色都诠释得十分到位,让人印象深刻。

但那时的他,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就像是在黑暗中默默积蓄力量的种子。

赵立新的名字开始被观众熟知,当属《芈月传》中的“张仪”一绝。

他凭借出色的演技,将张仪的机智和谋略展现的淋漓尽致。

巧舌如簧,舌战群儒的画面成为剧中一大亮点。

而赵立新的演技,更是受到无数大导演的夸赞和推荐。

可要说真正让他“一鸣惊人”的,还要属2018年机缘巧合下,参加的一档综艺节目。

2

2018年赵立新受邀参加了综艺《声临其境》。

在节目里,他那深厚的台词功底和多语言能力简直惊艳全场。

四国语言随意切换,毫无压力,就像是语言大师在表演。

他的每一次配音,都能精准地把握角色的情感和性格,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就说他给《魂断蓝桥》片段配音时。

那充满磁性的嗓音,将角色的深情与无奈演绎得淋漓尽致,瞬间就抓住了观众的心。

仅这一期节目,就直接让他一夜爆火,成了当时风头无两的“叔圈顶流”。

一时间,赵立新的粉丝数量暴涨,各种资源也纷纷向他涌来,他的事业就此达到了巅峰。

本以为他会在这巅峰之上继续发光发热。

可谁又能想到,一场风暴也正在悄然来临。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赵立新的“高知”人设也逐渐深入人心。

观众们眼中的他,不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演员,更是一个知识渊博、文化底蕴深厚的艺术家。

而他接下来的一系列不当言论,彻底将他从神坛上拉了下来,让他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站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惨”,这句话竟在赵立新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2019年3月赵立新在微博上抛出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

“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

这本是一个大众熟知的历史事件。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对中国的野蛮侵略和掠夺,是中华民族的伤痛记忆。

然而,赵立新接下来的回复却让人惊掉了下巴。

当有网友回复“得不到就毁灭”时,他竟然调侃道:“那紫禁城呢,是忘了还是没带打火石?”

这种轻描淡写、近乎调侃的语气,瞬间激怒了众多网友。

大家纷纷指责他不尊重历史,拿民族的伤痛开玩笑。

但赵立新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反而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仅仅过了两天,4月2日,赵立新又在微博上发表了一条更加令人愤怒的言论:

“日本人占领北京八年,为什么没有抢走故宫里的文物并且烧掉故宫?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吗?”

这一言论简直是荒谬至极。

有网友向他解释,是当时的先辈们拼尽全力将文物进行了转移等措施,绝不是侵略者大发善心。

您猜赵立新如何回答?

“不太信服。”

他不但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反而固执己见,继续与网友争辩。

他甚至认为故宫文物被转移的说法“不太信服”。

还分享了一篇题为《为什么日本不敢用火烧故宫?原来他们有自己的小算盘》的文章。

赵立新的这一系列操作,彻底点燃了公众的怒火。

一时间,他的评论区被愤怒的网友们刷爆,各种批评和指责铺天盖地而来。​

官方媒体都亲自下场。

官媒纷纷点名批评他。

指出他作为公众人物,应该尊重历史,珍视自己的言行,而不是发表这种伤害民族感情的不当言论。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赵立新终于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不得不发表道歉声明。

然而,他的道歉声明并没有得到网友们的认可。

从人人追捧的“宝藏大叔”,到人人喊打的对象,他的演艺事业也因此遭受了重创。

与此同时,网友也扒出来,赵立新原来已经放弃中国国籍,加入瑞典籍。

赵立新本人对此倒是没有过多解释,仿佛加入瑞典国籍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但他的这一行为,无疑让更多曾经支持他的观众感到失望。

3

在事业崩塌、声名狼藉之后,赵立新似乎并没有甘心就这样被娱乐圈遗忘。

他还试图做最后的挣扎,想要洗白自己,重回大众的视野。

2019年5月,赵立新跟随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现身“新疆情、学子情”爱心捐助活动。

然而,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观众们并没有因为他的这次公益行为,就轻易地原谅他。

在大家看来,他的这一举动更像是一种作秀,是为了挽救自己的事业而采取的公关手段,缺乏真正的诚意。

不仅观众们不买账,业界对他也是避之不及。

曾经与他合作过的导演和制片人,都对他敬而远之,生怕与他再有任何瓜葛,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那些原本有可能邀请他出演的剧组,也纷纷改变了主意,将他从候选人名单中剔除。

他就像是一个被娱乐圈抛弃的弃儿,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再找回曾经的辉煌。

赵立新也曾辩解自己的言行只是一次“学术讨论”。

但显然,这些解释已经是“亡羊补牢”。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挣扎之后,赵立新终于意识到。

自己已经彻底失去了大众的信任和支持,想要重回娱乐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曾经“高知”人设、“叔圈顶流”的光环,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如今的他,只能在众人的唾弃和遗忘中,独自品尝自己种下的“苦果”。

曾经风光无限的他,如今却成了一个“笑话”,只能在一些话剧中出现。

同时这也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在大是大非面前,任何试图挑战民族底线和历史尊严的行为,都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

他的结局,也给所有公众人物都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

来源:一盏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