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博物馆是一座穿越时空的文化殿堂,它以独特的方式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在济宁曲阜市北关大街常乐路1号,藏着一座关于教育的博物馆——希晓古今教育博物馆,刘晓是这座博物馆的主人,他将三十余年的藏品,在馆内展出,让流浪的教育文物有了一个家。
博物馆是一座穿越时空的文化殿堂,它以独特的方式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在济宁曲阜市北关大街常乐路1号,藏着一座关于教育的博物馆——希晓古今教育博物馆,刘晓是这座博物馆的主人,他将三十余年的藏品,在馆内展出,让流浪的教育文物有了一个家。
想给流浪的文物一个家
刘晓,江苏徐州人,出生在教育世家,他的外公、父母均从事教育行业。受酷爱字画的外公影响,他对诗书字画早早便萌生了兴趣,对教育类藏品更是喜爱,从1994年开始,一直收藏至今。
上世纪90年代初,收藏还不像现在这样兴盛。在刘晓的家乡徐州,也很少有人“玩”字画。刘晓从事了多年的书画行业后,对字画有了一定的鉴赏水平,便开始收藏书画特别是古代状元的书画。“当时外公见我收藏字画,给我提出了一个建议,如果将那些状元的书画收集成系列,并展开研究,这样收藏会更有意义。”刘晓觉得很有道理,便开始专注古代状元的书画,并对古代状元文化进行研究,从诗词绘画开始,渐渐扩展到了古代状元教育、传统教育文化等更为广泛的内容。正是这个深入了解古代教育文化的过程,触动了刘晓去抢救和保护教育文物的心。
2006年的一次经历,让馆里多了一件镇馆之宝。“有一天,工作人员从邮箱里看到一位藏友发送的一张图片,是清代赵文楷的状元试卷,经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仔细察看了照片,从纸张、印迹等细节,断定是真品。”刘晓回想起来很激动,当时就联系上卖家,决定买下。“这件藏品卖家要价100万元,在当时那个年代,我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刘晓说,但他母亲把自己的房屋拆迁款借给了他,顺利买下了那张状元卷。为此,他母亲在外租房住了很长时间。
“承载着我们民族优秀教育文化的教育文物,由于人们理解的偏差,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很少有人去保护和整理,大都面临着被损坏的危险……所以我想给这些流浪的文物一个家。”刘晓说,在过去的30年中,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一个人抢救、搜集和保护了4万余件类似的教育文物,从文物实证的角度探寻、研究和展示着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
一座博物馆半部教育史
经过多年的收藏,刘晓的藏品多达8000套4万件,其中孤品、珍品400余件。“与其让这些文物沉睡在仓库内,倒不如把它们展示出来,更好地研究和保护这些文物,从而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中国教育的发展历史。”于是,刘晓萌生了建一座博物馆的想法。
曲阜,是儒家文化创始人、教育家孔子的故乡,了解一个民族的教育,才能更深刻地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体现在教育上,经过考察,曲阜尚没有一个系统展示古代教育文化的场所。如果将博物馆建在这儿,可谓适得其所!”刘晓说。
希晓古今教育博物馆于2020年3月开始筹备建设,2024年8月11日正式对外营业。“我们这个馆通过‘庠序千年’‘救亡图存’‘兼容并蓄’‘教育复兴’4个章节,用文物来系统展示中国教育的发展变迁。通过这一系列的展览,让游客走进去,就能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刘晓说。博物馆分期建设,一期展厅8000平方米,为中国教育通史馆,现有教育文物8000套、4万件,其中孤品、珍品400多件。通过珍贵的史料文献和历史图片,带领游客重温教育千载文脉。
为丰富游客体验,希晓古今教育博物馆设置了精品文化节目展演区、文化项目体验区、美食休闲区、拍照打卡区、文创产品区等功能区。“一共排演了4个节目,分别是乡社入闱、鹿鸣宴舞、殿试表演、榜下捉婿,其中殿试表演是通过演员表演,情景在线考生入场、出场礼仪以及考试答题状态,让游客身临其境地了解殿试。”刘晓说,目前根据游客数量,每日安排四场演出,4个节目依次表演,上午下午各两场。
希晓古今教育博物馆还推出一系列文创产品,将博物馆门头、馆藏文物做成当下年轻人喜欢的冰箱贴,吸引了大量游客进行购买。同时,刘晓将馆藏珍贵文物“状元卷”缩小加工,便于游客收藏。
卖房只为建设新馆
今年春节刚过,伴随着大型机械的轰鸣声,希晓古今教育博物馆二期建设动工了。“在博物馆的对过,租过来5200平方的废旧厂房进行博物馆的二期建设,将打造数学发展史博物馆、物理化学发展史博物馆、医学院校发展史博物馆、美术院校发展史博物馆等四大场馆和礼敬先师演厅、鹿鸣宴体验餐厅。”刘晓说,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鹿鸣宴体验餐厅。鹿鸣宴是古代中国地方官祝贺科举考中举人的“乡饮酒”宴会,起于唐代,延续到明清。
目前二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改建中,但改建和布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一向资金短缺的刘晓又捉襟见肘了,“现在徐州的房子正在挂牌出售中,一直有人来看房,但价格都没有谈拢。”刘晓说。一旦房子出售,就有资金去购买布展设备进行布展。“不管经历多大困难,付出多少努力,都要争取4月份两个展厅投入使用,4个博物馆5月建成。”
未来,刘晓要将此地打造成中国教育史传播基地。游客不仅能通过文物了解中国教育史,更能参与到其中,在礼敬先师演厅内,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行大揖礼,隔着千年时空向先师孔子表达崇敬之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让千年鹿鸣宴开口说话,通过借鉴古代鹿鸣宴的仪式流程,增加一些文化表演和互动环节,让宾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鹿鸣宴的文化魅力。
一座博物馆,半部教育史。规模之大、馆藏之丰的曲阜市希晓古今教育博物馆,不仅是一座集收藏、展示、研究为一体的中国教育历史教科书,更是文化“两创”新地标、文化交流新高地。
来源: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