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之际,坊子区七马路小学于3月17日至21日成功举办了“滴水成河,共护生命之源”跨学科主题系列活动。活动以“认知、实践、守护”为主线,联动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多学科,全校师生及家庭共同参与,掀起了一场守护生命之源的热潮。
在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之际,坊子区七马路小学于3月17日至21日成功举办了“滴水成河,共护生命之源”跨学科主题系列活动。活动以“认知、实践、守护”为主线,联动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多学科,全校师生及家庭共同参与,掀起了一场守护生命之源的热潮。
【语文组/德育处】
以文载道,唤醒生命之源的敬畏之心
1
主题班会:叩击心灵的水之课堂
3月18日,全校各班以“世界水日·节约每一滴水”为主题开展班会。
观看纪录片《地球脉动·水篇》中沙漠化、干涸河床的片段,学生感叹:“原来每一滴水消失,都是一个生命的叹息。”
结合《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各班制定个性化公约,如“缩短淋浴时间至5分钟”“用淘米水浇花”,时刻提高节水意识。
2
征文与手抄报:
想象未来,绘就节水蓝图
征文比赛《假如没有水》:学生以科幻故事描绘“无水世界”——城市变成荒漠、人类依靠高价购买空气水分生存;或撰写倡议书,用数据呼吁“每人每天节约1升水,全国可填满3个西湖”。
手抄报“节水小妙招”:结合家庭用水数据,学生用漫画展示节水技巧,每一幅手抄报,都是学生们对节水理念的深刻理解与有力传播,期望以此唤起更多人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视。
【数学/科学组】:数据为眼,探索节水之道的科学实践
1
家庭用水调查:
用数据说话,破解浪费密码
一周用水记录:学生化身“家庭水侦探”,详细记录厨房、卫浴、洗衣等用水量,发现“洗澡用水占家庭总耗水45%”“漏水马桶每日浪费10升水”等惊人数据。
条形图分析:通过绘制条形图,直观对比浪费环节,提出改进方案:如安装节水花洒、用盆接水洗碗替代流水冲洗。
2
水质检测实验:
小科学家守护清澈未来
动手实验,揭秘水质:科学课上,学生用pH试纸检测自来水、雨水、河水,发现河水pH值偏高(受周边工厂排放影响),雨水含微颗粒物;通过显微镜观察水样微生物,讨论“污染如何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
实验报告建言献策:学生提出“社区设立雨水收集系统”“加强河道排污监管”等建议。
【美术组】:
以美为媒,传递节水之声的创意行动
美术组发起的节水标志设计大赛,是创意与实用的碰撞。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节水理念融入设计之中,一个个独具匠心的标志应运而生。这些优秀作品将会张贴于校园水房,以无声却醒目的方式,向每一位过往的师生传递节水信息,让环保意识在校园中悄然传播
“滴水成河”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它让师生从数据的理性分析、艺术的感性表达、科学的严谨探究中,深刻理解水资源保护的紧迫性。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环保教育,让守护生命之源的行动成为习惯,让涓滴之力汇聚成河,滋养绿色地球!
守护生命之源,我们永远在路上!
来源:飞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