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兼过敏性疾病(变态反应)科主任王惠平解释,花粉主要分为两类:虫媒花粉(由昆虫传播的花粉)和风媒花粉(靠风传播的花粉),而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是风媒花粉。
“春风十里不讲理,眼泪鼻涕随风起。”
恼人的春季花粉过敏期又来了!
随着气温逐步转暖
多地进入花粉高峰期
近期,圆柏花粉频上热搜
看起来如同扬沙一般的花粉
从一棵棵圆柏上随风吹落,令人惊叹。
不少过敏人群深受其扰,
喷嚏不断、皮肤瘙痒等症状频发。
这几天,常州春光正好,
常州各大公园内,
樱花、桃花、海棠花......
都已进入最佳观赏期。
“四月飞雪”的烦恼也即将到来!
杨!柳!絮!
沾衣服 落头发 迷眼睛 钻鼻孔
简直无孔不入
看似浪漫,实则恼人
尤其对过敏人群很不友好
01 不养花、不碰花
为什么还会花粉过敏?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兼过敏性疾病(变态反应)科主任王惠平解释,花粉主要分为两类:虫媒花粉(由昆虫传播的花粉)和风媒花粉(靠风传播的花粉),而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是风媒花粉。
春季主要的致病花粉以柏树、松树、杨树、榆树等树木花粉为主。此时节,这些树木会抽芽、开花,产生大量颗粒细小的花粉随风飘散。因此,即使不去花园或公园,花粉也可能通过窗户、通风系统或跟随衣物进入生活空间。
02 花粉高峰期
哪些人群更易受影响?
过敏和免疫力之间存在着密切且复杂的关系。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同时对自身组织保持耐受。
而过敏反应本质是免疫系统“防卫过当”。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人体对过敏原产生异常免疫反应而引发的。
一般来说,过敏体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尤其是有家族过敏史的人,如父母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或湿疹等,子女的过敏风险会更高。此外,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异常、紊乱的人群也更容易过敏。
过敏反应的表现取决于如何接触到过敏原。花粉四处飘散时:
若它们沾染到了眼结膜,就会引起结膜炎,表现为眼红、眼痒;
若它们由鼻腔吸入,就会引起过敏性鼻炎,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鼻涕;
还有一些花粉的颗粒很细小,被人体吸入支气管,就会引起咳嗽、气喘;
有些人去郊外玩,在草丛里钻来钻去,身上沾到花粉,就会引起接触性过敏,导致皮肤瘙痒、皮疹。
当然,空气中的花粉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吸入,所以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最为常见。
03 如何甄别过敏原?
过敏性疾病不能治愈,但是可以通过预防和治疗来控制,减少发作。
在预防过程中,甄别过敏原十分重要。王惠平介绍说,可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斑贴试验等检查方法寻找过敏原。
其中,皮肤点刺试验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较高,能在短时间内检测多种过敏原,费用相对较低。计划做皮肤点刺试验的患者,需要提前1周停用抗过敏药。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属于体外检测,痛苦小,不会诱发全身过敏反应,不受皮肤状态和药物的影响,对于正在服用抗组胺药或有皮肤病的患者也适用,还可以同时检测多种过敏原,但检测费用相对较高。
04 预防花粉过敏
关键在这两个字!
过敏人群想要预防或减轻不适,最主要的就是不接触过敏原,根据自身情况做好回避。
花粉高峰期应关闭门窗减少空气流动,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配合使用新风系统或者空气净化器;
如果要出门,尽量选择花粉浓度较低的时间段行动,如清晨和晚上;
佩戴防花粉眼镜能减少约65%的花粉颗粒与眼结膜接触;
佩戴防花粉口罩、应用花粉阻隔剂,也能有效过滤花粉。
值得注意的是:
雷雨对空气中花粉颗粒的洁净能力差,且能使花粉颗粒溶胀破碎成致敏性更强的小颗粒,应尽量避免在雷雨前后外出活动。
一般来说,羊毛衣服比棉布和化纤衣服更容易产生静电吸附花粉,因此外出尽量选择表面光滑材质的衣服。回家后要及时洗手、洗脸、更换外衣,把吸附在衣服和身体表面的过敏原去除。
目前春季花粉过敏季已到来,
面对即将到来的飞絮,
送上一份防护口诀。
↓↓↓
保证充足睡眠,
饮食营养均衡,多参加锻炼,
提高自身免疫力,
也可有效降低过敏风险。
来源:武进电视台乐活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