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跳水!回暖背后藏玄机,3月25日报价全解析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5 15:35 1

摘要:3月25号的玉米报价一出来,好多人下巴都惊掉了。山东深加工企业收购价直接跌破了1.3元/斤,河南局部地区更是夸张,一天就跌了50元/吨,这简直就是“断崖式下跌”啊!你说怪不怪,这时候天气回暖了,物流也通畅了,按道理价格应该稳稳当当往上走才对,可这玉米价格倒好,

3月25号的玉米报价一出来,好多人下巴都惊掉了。山东深加工企业收购价直接跌破了1.3元/斤,河南局部地区更是夸张,一天就跌了50元/吨,这简直就是“断崖式下跌”啊!你说怪不怪,这时候天气回暖了,物流也通畅了,按道理价格应该稳稳当当往上走才对,可这玉米价格倒好,直接“跳水”了。有粮贩子开玩笑说:“这行情,比俺媳妇的脸变得还快!”这就让人不禁想问,到底是谁在背后搅和玉米市场这潭水呢?这场价格“地震”会不会把新季的种植结构都给震歪了?

先来说说这市场迷局,就像暖春里突然来了场“倒春寒”。往年这时候,因为“青黄不接”,玉米价格一般都是稳中有升的。可今年呢,元宵节过后,山东潍坊一个粮库的收购价从1.42元/斤一路往下掉,跌到了1.28元/斤,跌幅超过了9%。河北邢台有个粮商老张,看着仓库里堆着的三千吨玉米,那心就跟被刀割似的,每吨每天要亏3块钱仓储费,他苦笑着说:“这行情比疫情那年还邪乎!”

为啥会这样呢?原来是有三股暗流在涌动。首先是进口玉米像个大“压舱石”,海关数据显示,1 - 2月玉米进口量同比增长了38.6%,乌克兰玉米到港价才1.15元/斤。其次是替代品来捣乱,小麦价格跌破了1.4元/斤,饲料企业赶紧调整配方,把玉米用得少了。还有就是资本在“割韭菜”,有期货分析师说,近期空头持仓量创了三年新高。

这市场这么乱,可苦了咱种地的农民了。黑龙江双城有个种粮大户王建国,给我算了笔账:“去年包地成本涨到1400元/垧,种子化肥每垧又多花500块。现在玉米价要是跌破1.2元,那真得考虑改种大豆了。”他这话在快手平台上可引起了大讨论,#玉米改种#话题播放量都突破2000万次了。

网友们也为了种还是不种玉米吵得不可开交。保守派网友@黑土地老农说:“俺们这十年九旱,玉米耐旱性强,改种经济作物风险太大。”这条评论获得了3.2万个赞。@粮仓守护者觉得:“国家储备粮收购价就是定海神针,挺过这阵就好了。”这话一出来,评论区立马就炸锅了。

不过也有改革派的声音,90后新农人@智慧农场李响发了个短视频,展示他家试种的鲜食玉米,电商直供每穗能卖到2元,比普通玉米多赚4倍呢,这条视频转发了4.6万次。还有辽宁合作社理事长赵文武,探索了条中间路线,搞“玉米 + 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他在抖音直播里说:“既要顺应市场,又不能丢了保命粮。”一场直播就能带货农资38万元。

虽然现在玉米市场乱糟糟的,但也不是没有破局之道。农业农村部出台了《春耕工作指南》,东北产区要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黄淮海地区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还扩大了完全成本保险试点范围。内蒙古通辽有个企业和养殖场签了“青贮玉米订单”,实现了“种养加”闭环,负责人说每吨青贮玉米能多赚80元,还省了晾晒损耗。山东寿光智慧农业产业园用上了数字农业技术,技术员小刘演示说通过卫星遥感能精确计算每块地的追肥量,成本能降15%。

最后咱来总结一下。看着田间泛青的麦苗,我就想起那句老农谚:“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现在玉米市场的震荡,就像春耕时的风云变幻,虽然有“倒春寒”的冷,但也藏着新生的希望。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研究期货K线图,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大戏正演得火热。就像网友@耕耘者说的:“地还是要种,但不能再蒙着眼种了。”这也许就是中国三农在阵痛中最珍贵的觉醒。咱就一起等着,守得云开见月明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