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一时间,“体重管理”“体重门诊”成为热议话题。在此背景下,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成立减重门诊,助力民众实现“体重管理”与“减重”目标。减肥门诊啥样?中医减肥有啥独到之处?3月24日,济南日报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一时间,“体重管理”“体重门诊”成为热议话题。在此背景下,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成立减重门诊,助力民众实现“体重管理”与“减重”目标。减肥门诊啥样?中医减肥有啥独到之处?3月24日,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来到医院一探究竟。
一人一方
全程管理护航健康体重
上午九点,减重门诊候诊区有不少市民正在排队。“早餐以山药小米粥搭配水煮蛋为主,午餐晚餐增加绿叶蔬菜比例,吃完晚餐慢走30分钟。”诊室内,内分泌风湿科主任钱光芳正为一位患者问诊,她一边叮嘱患者,一边在病历本上写下个性化的“减重处方”,从饮食调整到运动建议,再到中药调理,每个环节都紧扣“一人一方”原则。
“这几年明显感觉到群众的体重管理意识以及中医养生观念有很大的提升,接诊量也越来越多了。过去的患者因肥胖引发‘三高’才被动减重,如今更多人主动寻求科学管理。”钱光芳介绍,门诊患者涵盖各年龄段,其中年轻人占比超六成,现在中医减重的理念尤其受青睐。
“以前都是靠节食、喝代餐粉减肥,反弹特别快,还出现了头晕头痛、乏力的症状。从这里接受中医减重后,体重降下来,之前的症状都消失了。”正在候诊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对此,钱光芳强调,减肥并非单纯追求体重下降,更不能过度节食。中医认为,肥胖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畅、痰湿积聚等因素有关,减重需从整体出发,调和脏腑、气血功能,达到形神兼养的健康状态。
据了解,减重门诊通过体检、体脂分析、代谢评估等手段精准解析肥胖成因,结合饮食调整、运动指导、行为干预及药物治疗制定个性化方案。治疗全程实施动态管理,定期随访监测体重与健康指标,及时调整策略以确保患者减重效果的持久稳定。
辨证施治
特色疗法破解肥胖难题
今年30岁的李先生是钱光芳的“老患者”,已经接受治疗3个月。此前,由于长期熬夜,经常吃高油、高糖、高脂食物,李先生的体重一年内增加至260斤,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严重超标,出现身体乏力、犯困等问题。
钱光芳接诊后,经过细致诊断,中医辨证为肥胖——脾虚湿盛,西医则诊断为肥胖症、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以及肥胖性肾病。针对李先生的病情,钱光芳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套系统化减重方案。初始方剂选用参苓白术散,并加入佩兰、焦楂。服药仅1周,李先生就惊喜地发现体重减轻了4斤,身体乏力感明显减轻。
基于李先生的身体反馈,钱医生再次调整处方,加入猪苓、薏苡仁以增强淡渗利湿的功效,同时添加黄芪以健脾益气。经过1个月的精心调理,李先生的体重又减轻了10斤,之前的不适症状基本消失。
在钱光芳的建议下,李先生持续进行饮食控制,合理摄入总热量,并适量开展运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个月后复查,结果显示李先生的胰岛素功能改善显著,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代谢指标均恢复至正常范围。
如今,李先生的体重已成功减少20斤,他对后续治疗充满了信心。
“我们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系列安全有效的内调方药。”钱光芳介绍,针对脾虚湿盛型肥胖,常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健脾化湿;而对胃火炽盛、多食易饥者,则采用白虎汤合小承气汤清胃泻火。此外,除了中药方剂,减肥门诊还可以通过穴位埋线、督 灸、脐 灸、健脾祛湿膏等治疗方式,因人制宜、对症下药,在减重的同时纠正偏颇体质,做到减重不伤正,减脂不伤气。
标本兼治
健康生活筑牢减重根基
“对于在家想通过中医方式减重的市民,我们也有一些妙招。”钱光芳介绍,中医减重首要的是体质辨识,根据患者体质差异制定专属食疗方案,在保证营养供给的同时促进代谢平衡。痰湿型患者多表现为体胖倦怠、舌苔厚腻,对此类人群建议用山药、薏苡仁等煮水代茶以健脾祛湿;胃肠湿热型患者易饥渴喜冷饮,则推荐决明子、荷叶等清热通腑;而畏寒肢冷的脾肾阳虚型患者,常以芡实、肉桂等温补食材调理体质。
钱光芳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方面,饮食管理要求控制总热量摄入,主食优选全谷物,严格限制高糖高脂食品,规律饮食。运动养生主张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功法,通过舒缓连贯的动作配合呼吸吐纳,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效。睡眠调理则要求肥胖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因熬夜导致内分泌紊乱引发的“过劳肥”。
“相较于速效减重方法,中医治疗周期相对较长,但能有效改善患者易胖体质,降低反弹风险。”钱光芳建议肥胖人群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结合体质特点选择适宜方案,以耐心和恒心收获健康蜕变。(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陈尚瑞)
本文来自【爱济南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