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门子医疗深圳基地”)在深圳完成第10000台医疗设备交付,并正式启用西门子医疗(深圳)开放创新平台。深圳商报记者就AI人工智能、创新突破以及深圳的发展等专访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天石。
近日,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门子医疗深圳基地”)在深圳完成第10000台医疗设备交付,并正式启用西门子医疗(深圳)开放创新平台。深圳商报记者就AI人工智能、创新突破以及深圳的发展等专访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天石。
AI要真正服务于临床需求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加速和提升磁共振成像带来了转机。西门子医疗推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重建方案Deep Resolve,帮助临床医生大幅缩短扫描时间并减少噪声,进而提高图像质量。它不仅能提升图像域,还能“追溯”到更早的阶段:基于扫描的原始数据,从图像重建的第一步开始应用人工智能算法。
“今年年初引爆AI快速发展的是DeepSeek,其实人工智能发展也不是一两年了,实际上可能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马天石表示,西门子医疗做人工智能有着三十多年的历史,从1990年就开始布局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非常重要的就是数据和算法,在西门子医疗有着非常庞大的人工智能的科学家团队,他们真正地把人工智能运用并服务于临床需求。
据介绍,Deep Resolve背后的AI黑科技,助力磁共振成像实现了信噪比、分辨率和采集时间的全面提升:一是搭载Deep Resolve可以大幅度减少扫描时间,例如脑部磁共振的扫描时间可在两分钟内完成,同时基于独特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还可同时将分辨率成倍提升;二是Deep Resolve为每次扫描使用独立的噪声映射图,这项技术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出图像中易受噪声影响的成像区域,进而实现高精确性的图像信噪比提升;三是Deep Resolve技术可用于全身各部位,可以在几乎所有的磁共振扫描诊断过程中让用户获益,在整个重建过程中,系统会始终自动执行数据一致性检查,以确保图像的质量和诊断价值。
推动打造开放式创新生态
正式启用的西门子医疗(深圳)开放创新平台具备五大价值与功能,包括提供创新技术孵化、产学研医联合共创、临床研究服务、临床开发技术培训与产业伙伴服务。首批合作意向单位包括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南方科技大学等科研与医疗机构,他们对与深圳开放创新平台的深入合作表示期待。
马天石表示,要真正地做到创新,不是闭门造车式的创新,一定是生态的创新,水涨才能船高。“比如磁共振产品本身就是非常重视生态,如果仅有一台磁共振扫出图像,并不能真正地发挥磁共振的价值,也就没有真正地解决临床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要创新的话必须是开放式的创新,必须充分地利用生态跟大家一起把创新做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余年来,深圳基地培育超过300家核心本土供应商,通过推行西门子全球标准、联合开发、生产工艺指导等方式,助力其提质升级,其中超40%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此外,马天石补充道,所有的创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从失败中成长并不断迭代升级的,其贵在“坚持”。
开放包容有创新基因的深圳
2025年1月,总投资逾10亿元人民币的西门子医疗深圳全新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正式破土动工,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我觉得深圳有着非常好的创新氛围、创新环境以及创新土壤,也有很多的年轻人以及许多的好想法,特别是有着一种可以把想法付诸实践真正产生成果的创新精神。”马天石说道。
马天石认为,从医疗器械、医疗设备行业来看,深圳是中国医疗行业的摇篮,也是非常活跃的区域。深圳基地医疗电子零部件事业部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深圳是全世界电子行业最发达的地方,不管是技术创新性,还是质量稳定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深圳良好的营商环境,服务型政府高效的效率。”马天石说道,“这二十三年来我们的经历也是验证了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从最开始从零到一,到后来从一到一万,整个的过程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够说在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达到这样一个里程碑的。所以西门子医疗在2023年宣布再次加大投资10亿元,义无反顾地要继续扎根在深圳、扎根在南山。”
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