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159米,职工在玉珠峰站养护天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4 13:41 2

摘要:余明盛一边用道尺测量起道数据,一边指挥职工进行起道,大家熟练地抡起起道器嵌入到钢轨底部。职工王星英手提威客镐,对起道后的线路进行捣固,威客镐的隆隆声回荡在空中。“捣固看似简单,但每一镐下去都要确保轨枕受力均匀,不得撞击轨枕前后和钢轨左右。”王星英边操作捣镐,一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蒙文平

5月11日,海拔4159米的玉珠峰站,青藏集团公司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路工区的工长余明盛带着14名职工在寒风料峭中等待“天窗”作业的命令下达。

“‘天窗’命令已下达,开始上道作业。”9时25分,对讲机里传来了现场防护员黄帅军的声音,大伙拿着笨重的养护机具,迎着刺骨的寒风走上线路。

海拔4159米,职工在玉珠峰站养护天路

“突突突……突突突……”随着捣固机的轰鸣声维修作业拉开帷幕。职工们干劲十足,螺帽在机器的一次次轰鸣声中被轻松拧了下来。

余明盛一边用道尺测量起道数据,一边指挥职工进行起道,大家熟练地抡起起道器嵌入到钢轨底部。职工王星英手提威客镐,对起道后的线路进行捣固,威客镐的隆隆声回荡在空中。“捣固看似简单,但每一镐下去都要确保轨枕受力均匀,不得撞击轨枕前后和钢轨左右。”王星英边操作捣镐,一边向新职人员强调作业标准。

几名职工分组协作对玉珠峰站6#、7#道岔进行捣固作业,有的操作机械夯实道砟,有的用道尺反复测量高低水平。作业过程中,对捣固后的道床尺寸进行仔细测量,对不符合标准的地段立即组织返工处理,确保道床密实饱满。

“这处道岔需要加强捣固!”余明盛手持道尺反复核验几何尺寸,实时调整作业方案。质量回检组同步跟踪检测轨距、水平等关键参数,确保每处线路达标。作业现场紧张有序,起、拨、捣、改、回填镐窝……各工序环环相扣,在严密的组织下高效推进。

与此同时,另一作业组正对玉珠峰站9#道岔辙叉的滑床板进行预防性清理。“道岔在转换的过程中,滑床板内存在异物会使道岔出现转换不良、或道岔无表示的现象,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行车安全。”职工张富强熟练地操控着手里的抹布,寒风阵阵,他的额头上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整理完毕就立即下道。一定要注意道岔转辙部位!”11时15分,维修时间已接近尾声,现场的风声、机械声、指挥作业声交融到了一起,叮叮当当的机具声响彻整个站场。

11时30分,随着玉珠峰站停靠的列车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响起,宣告了鏖战告捷。所有机具和人员撤出线路,道床整理完毕,经过120分钟连续作业,道岔轨道几何尺寸恢复良好的技术状态,为即将通过的货运列车筑牢基础。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