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莱士被315锤了还能活蹦乱跳,黄焖鸡却直接凉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5 03:19 2

摘要: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同样是315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华莱士被曝出"过期食材换标签"还能继续开店,而杨铭宇黄焖鸡被查出"鸡肉注射激素"直接遭遇集体抵制。这事儿背后藏着三个扎心的现实逻辑,今天咱们用最直白的话唠明白。

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同样是315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华莱士被曝出"过期食材换标签"还能继续开店,而杨铭宇黄焖鸡被查出"鸡肉注射激素"直接遭遇集体抵制。这事儿背后藏着三个扎心的现实逻辑,今天咱们用最直白的话唠明白。

一、消费者对价格战品牌的容忍度超乎想象

华莱士这些年靠"十块钱吃饱"的标签,早就把自己定位成快餐界的拼多多。大家去华莱士吃饭前,心里其实早有预期——这个价位的汉堡能有多干净?就像去路边摊吃烤冷面,看见老板用抹布擦锅也不会太惊讶。

反观黄焖鸡,虽然也是平价快餐,但顶着"中华名小吃"的招牌,消费者默认它应该对标老乡鸡这种正规军。特别是核心卖点"鲜嫩鸡肉"被曝出激素问题,直接砸了招牌。就像你买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可以接受没牛肉,但要是连面饼都是发霉的,这性质就变了。

二、加盟模式埋雷才是致命伤

华莱士的"员工合伙制"虽然被诟病为变相加盟,但总部对门店的实际控制力反而更强。出事后能迅速推出"透明厨房直播"这类补救措施,全国门店连夜换装监控摄像头,这种执行力让消费者至少看见态度。

而黄焖鸡的加盟模式完全处于放羊状态。我调查过某三线城市,同一品牌的加盟店居然能用不同供应商的鸡肉,有的甚至直接去菜市场买冷冻肉。被曝光后总部连统一话术都没准备好,各门店老板在抖音上回应得五花八门,有说"我们不用激素鸡"的,有说"现在都整改了"的,越解释越像狡辩。

三、危机公关玩的就是心理战

华莱士深谙"躺平任嘲"的生存哲学。被曝光后既不硬刚也不卖惨,默默在门店挂出"欢迎随时监督"的横幅,还在外卖平台搞"0元领消毒湿巾"活动。这招实在高明——既然你觉得我脏,我就送你擦手的,反而化解了部分抵触情绪。

黄焖鸡这边就犯了致命错误。先是发了个律师函警告自媒体"停止传播不实信息",接着搞出个检测报告说激素含量"符合禽类养殖标准"。消费者根本不关心这些专业术语,大家只记住三点:鸡肉打激素、孩子吃了早熟、商家还在嘴硬。这种应对直接把食品安全问题升级成了诚信危机。

现在看明白了吧?餐饮行业翻车后的存活概率,早就不单纯看问题有多严重,而是取决于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人设定位"、对供应链的实际把控力、以及危机时刻的情商表现。华莱士能挺过来,是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没立过"高端卫生"的人设;黄焖鸡会翻车,是因为它既想当"国民美食"又舍不得规范管理。

这事给餐饮老板们敲的警钟其实特别简单:要么就像华莱士那样把价格打到骨折,让消费者自动降低预期;要么就像海底捞那样把品控做到极致,出事时才有资本挽回信任。最怕就是黄焖鸡这种,价格往高端靠,管理却还在摆地摊水平,315不锤你锤谁?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