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信转账方便快捷,但随手填的“备注”可能直接决定你的钱能不能要回来!有人因备注了四个字,法院直接判不用还钱;也有人因写错备注,十几万打水漂。转账时到底怎么备注才保险?哪些话绝对不能写?吉坤律师为您解答。
北京吉坤律师事务所
微信转账方便快捷,但随手填的“备注”可能直接决定你的钱能不能要回来!有人因备注了四个字,法院直接判不用还钱;也有人因写错备注,十几万打水漂。转账时到底怎么备注才保险?哪些话绝对不能写?吉坤律师为您解答。
LAWYER
【一、转账备注“自愿赠与”,法院:不用还!】
2023年,杭州王女士给男友转账8万元,备注“自愿赠与你”,后因分手要求对方还钱。法院判决:备注已明确为赠与,无需返还。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658条规定,赠与人在财产转移前可撤销赠与,但若已交付且备注“赠与”,则视为有效赠与。
避坑指南:
✅ 若为借款,必须备注“借款”或“暂借”;
❌ 避免使用“给你花的”“不用还”等模糊表述;
❌ 情侣间特殊节日转账(如520、1314)默认视为赠与,备注反而多余。
LAWYER
【二、律师提醒:这4种备注可能导致钱要不回来】
备注“投资款”:若未签协议,可能被认定为“共同投资”,亏损需自担(案例:深圳某男子转账20万备注“投资”,项目失败后法院驳回还款诉求)。
备注“还款”:若实际未欠钱,对方可主张“错误转账”,无需返还(案例:南京李某误转5万后备注“还款”,法院判收款方不还)。
备注“保证金”:若无合同约定用途,可能被视为无息借款,需返还但无利息(案例:上海某房东收10万“保证金”后毁约,法院仅判退还本金)。
不写备注:若对方咬定是“赠与”,需自行举证借贷合意,败诉风险高。
LAWYER
【三、3招备注技巧,让转账有借有还】
1. 借款必写“借款”二字+关键信息
正确示例:“2024年5月借款5万元,月息1%,2025年5月归还”;
错误示例:“急用,先转你5万”(无法证明借贷关系)。
2. 转账后补“证据链”
微信聊天追加确认:“刚才转的5万是借你的,记得明年还哦”;
对方回复“好的”即可作为有效证据。
3. 大额转账必须签协议
超过5万元的借款,建议签订电子借条(可用“腾讯电子签”等平台);
协议中写明借款人、利息、还款时间、逾期责任。
LAWYER
【律师建议:转账备注的3要3不要】
3要:
借款要写“借款”“借到”等明确字样;
大额转账要签书面协议;
转账后要保存聊天记录、录音等证据链。
3不要:
不要用“心意”“帮忙”等模糊表述;
不要相信口头承诺,一切以文字为准;
不要现金交易,否则无法追溯。
结语
微信转账的每一个字,都可能成为法庭上的“生死证据”。无论是借给亲友还是生意往来,“先小人后君子”才是最大的尊重。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667条(借款合同定义)、第679条(自然人借款合同生效条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第16条(举证责任)
转发提醒:你的随手备注,价值连城!
来源:李迈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