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天山长与武道馆聊天的时候,提到我的问题是不太会观察对方,之前打得好主要靠猛冲,外加我们的技术优势,但其实在意识反应和随动能力上,相比于外家拳手还差很多,只管自己怎么打,而没有去观察对方,只要一着急就容易跟对方顶住抱上(如上一次比赛)。现在我们要往上走,打更
上周天山长与武道馆聊天的时候,提到我的问题是不太会观察对方,之前打得好主要靠猛冲,外加我们的技术优势,但其实在意识反应和随动能力上,相比于外家拳手还差很多,只管自己怎么打,而没有去观察对方,只要一着急就容易跟对方顶住抱上(如上一次比赛)。现在我们要往上走,打更厉害的对手、打男生,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意识水平,学会有更多的变化,设圈套等等。
我在比赛中的问题也同样反应在生活当中,比如一个容易让我纠结和消耗能量的点,是我总是容易去想“别人会怎么看我”,担心别人的评价等等。师父提醒到,不要总是想别人怎么看你,而是你怎么看别人、怎么去理解他人,多做事,多想能够为他人为团队付出什么,这种模式就可以改过来。
在觉知后我意识到,总是想“别人会怎么看我”的人,看上去像是她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很关心别人,但实际上结论是恰恰相反的。总是会这么想的人其实很自我为中心,最关心的其实是自己!因为这种思维方式所关注的重点,实际在于这句话的后半段——怎么看我,而不是前半段的别人。这样想也是比较自恋的,没有人会天天去关注我,大家都是自己干自己的事情,所以担心“别人会怎么看我”是自作多情。
改变的方式是多去思考和理解他人,这一点也去请教了一下Ella(thanks Ella),Ella说她一般会想,比如一个学生说了一些话,那么她说这句话背后表达的身份是什么,尝试去理解她为什么这么说。以及跟山长一起出去时,Ella就会观察,自己是怎么分析这个人,再对照山长是怎么思考分析的,从中看到自己欠缺的地方。这样在不断对照和印证中,就会变得越来越理解他人。
通过Ella的分享也让我发现,我好像在接收信息时少了一个环节,我一般的模式就是:听到信息——作出回应,听到信息——行动,就像一个机器程序一样,但没有中间去思考分析的一环。为什么别人会这么说,这样说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她想要表达什么。包括师父在教练功时,我听到了之后就直接去做,但没有去理解山长教的到底是什么,所以做的时候就会产生偏差。最近我也越来越多地觉察到,自己在回应伙伴的某些话时,就会经常答得牛头不对马嘴。
所以以后可以提高一下觉知,在准备回应之前先进行一下分析,过一下脑子,多去理解和聆听,而不是表达。
来源:松哥唠唠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