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情报战被以色列降维打击,高层遭“斩首”,叶海亚目前下落不明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1 13:08 1

摘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俄乌以及亚太的时候,欧洲国家忙着研乌克兰战后安保派兵,不再全力推动巴勒斯坦建国之际,以色列不仅扩大了对加沙城的攻势,对胡塞武装也下了狠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俄乌以及亚太的时候,欧洲国家忙着研乌克兰战后安保派兵,不再全力推动巴勒斯坦建国之际,以色列不仅扩大了对加沙城的攻势,对胡塞武装也下了狠手。

据称在一次行动中成功斩首了胡塞武装政府总理拉哈维、国防部长及参谋长等十名高级官员。 这场始于8月24日的冲突已造成至少10人死亡、92人受伤,双方对抗持续升级。

自8月24日,以色列空军对也门首都萨那多处目标发动空袭,打击目标包括总统府附近的军事基地、发电厂和燃料储存基地,是以色列对胡塞武装近期频繁用导弹袭击以色列机场和特拉维夫等地的直接报复,而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强调“凡向以色列举手之人,必被斩首。”

作为回应,胡塞武装高层表示,无论付出多大牺牲,也门胡塞都将继续坚定支持加沙。

8月28日,以色列出动战机,长途奔袭2000公里,对也门萨那纳赫丁基地和大院进行至少十次精确空袭,而当时胡塞武装行政机构主管艾哈迈德·拉哈维及多名同僚正在公寓里举行年度工作会议。

以色列方面在声明中毫不否认此次是有计划的“斩首行动”,并表示以色列抓住了短暂的情报窗口,从获取情报到实施打击,整个过程仅用了数小时,胡塞武装行政机构负责人“总理”艾哈迈德·拉哈维当场丧生,但具体战果还有待确认。

8月29日,也门《犹太日报》和沙特《亚丁日报》报道称,遇难者可能还包括胡塞的“政府总理”“国防部长”、“总参谋长”等多位高层。

另外,据中东一些媒体透露,胡塞武装任命的外交部长、司法部长、青年和体育部长、社会事务部长和劳工部长均在失联名单上。更值得关注的是,胡塞武装的发言人叶海亚将军目前下落不明,他的社交账号至今没有任何更新。

8月30日胡塞武装方面确认,胡塞武装行政机构负责人艾哈迈德·拉哈维和多位高层人员在28日以色列对也门首都萨那的空袭中丧生,另有多人受伤。

以色列防长卡茨的声明意味深长,引用圣经“十灾”的典故警告:“黑暗之灾之后,是长子之灾”。向整个地区传递一个明确信号:以军具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施精准打击的能力。

胡塞真的被“团灭”了吗?尽管以方宣称多名高层丧生,但一直以来以色列的网络信息战能力有多强,早在以伊冲突中就见识到了,现在双方信息战激烈交锋,真真假假之下,真相或许更在中间值:胡塞确实遭遇重大损失,但远未到“团灭”的程度,以色列之所以高调宣传战果,意不在“全歼”,而在“威慑”。

高层虽然被“斩首”了,可胡塞武装并没有被真正打倒。就在空袭发生后的48小时内,胡塞武装迅速任命穆罕默德·米夫塔为代理“总理”,也说明胡塞武装的权力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拉赫维倒下了,副手就立马就可以顶上来;部长损失掉几位,也很快会有继承者。因为真正的抵抗力量本来就是分散在各地的,没那么依赖中心指挥,这种组织的韧性,是以色列单靠空袭手段无法打垮的。

8月31日,胡塞武装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发表强硬讲话,谴责以军袭击,袭击也不会动摇胡塞武装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决心,并宣布今后将升级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和航运封锁,誓言报复。

与此同时,以色列军方在8月29日已宣布加沙城为“危险战区”,在郊区部署大量兵力,并透露将中断或减缓向该地输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进程,这样不仅将加剧了地区紧张,更无异于对加沙地带的饥荒平民的釜底抽薪。

另一方面以色列国防军还加强了对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的袭击,其目的昭然若揭:迫使当地巴勒斯坦居民逃往加沙地带中部和南部地区。30日晚间,哈马斯证实其军事领导人穆罕默德·辛瓦尔已死亡。

自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胡塞武装一直在红海和亚丁湾袭击关联以色列的船只,以支持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还多次使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以色列境内目标。作为回应,以色列则对胡塞武装控制区多次发动空袭。

近期,胡塞武装对以色列持续发动导弹袭击。8月22日深夜,胡塞武装用无人机和新型超音速导弹对以色列发动两轮打击,致使以色列本-古里安机场紧急停运两小时,12架航班被迫取消。

这已是胡塞武装今年第70次导弹袭击,而以色列每月为拦截这些成本仅50万美元的导弹,要耗费10亿美元防空经费,相当于用300万美元的"金砖"去挡50万美元的板砖。胡塞武装发言人得意地宣称:"我们花50万美元就能让犹太人损失300万。 "这种消耗比让以色列财政部焦虑——红海航运中断后,国家每日贸易损失超两千万美元。

与胡塞的崛起相对应的,是以色列的困境。当土耳其也宣布禁止任何装载以色列货物的船只通过其港口,以色列的红海航运命脉被拦腰截断,以色列的埃拉特港因胡塞的无人机和导弹威胁,活动量下降了85%,对以色列经济造成显著冲击。

内塔尼亚胡提出“全面占领加沙”的计划,要求90万人南迁,10月7日后全面接管。这一计划立刻引爆三重压力。军方反对,担心深陷泥潭;经济崩溃,谢克尔贬值三成、旅游业损失超20亿美元;民众抗议,十万人走上街头,超70%要求立即停火。

更重要的是,眼下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仍处于国际舆论的强压之下,北部与真主党的摩擦也未平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色列对胡塞武装发动情报站绝地反击,向国内民众展示以军仍掌控局面,传递“以色列能够自我捍卫”的信心。

过去一年里,以色列屡屡使用“定点清除”战术屡屡得手,从黎巴嫩真主党的核心人物,到伊朗革命卫队的关键将领,再到加沙哈马斯的高级头目,以色列依靠强大的情报和空军力量,精准“斩首”了多个目标。

以色列的情报体系不仅擅长信息收集,还精于制造认知盲区。 在2023年哈马斯突袭后,以方通过“务工许可”反向渗透,将加沙劳工转化为情报源,锁定哈马斯训练基地位置。在空袭行动中,以色列更是擅长采用跨域协同作战体系,形成“情报-火力闭环”:特种部队前沿标记目标,无人机实时校射,空军实施精确打击,电子战部队压制反击。

以军声明指出,这次对胡塞武装的空袭是一次“复杂的行动”,尽管萨那地区有严密的防空措施,但以情报部门提供了胡塞武装集会的实时细节,使得此次袭击得以实施。

据悉,8月28日下午1点,以色列摩萨德特工截获一段加密通讯:胡塞武装最高领导人将在郊外的基地召开内部会议,参会者包括国防部长、总参谋长等10名军政核心人物。

为验证情报,以色列启动三重渗透:电子侦察部门锁定直播信号源,确认集会现场正在架设直播设备;卫星实时追踪20余辆防弹车驶入基地;潜伏内线传回建筑平面图及安防部署。 当晚8点,内塔尼亚胡在指挥中心下达攻击令, 10分钟后,F-35I隐形战机群携“狂暴”钻地弹升空直扑也门。

此前以色列也曾多次对胡塞武装发起渗透行动,但摩萨德间谍都被胡塞武装及时发现除掉了,以至于美国和以色列轮番对胡塞武装打了一年多都没有得逞。

而这一次以色列精准轰炸也门胡塞武装高层会议地,将正在开会的总理和部长等高层当场击杀,一方面是以色列情报能力确实厉害,另一方面,恰恰说明了胡塞武装内部应该出现了渗透问题。

虽然这次胡塞武装的文官政府遭到以色列的重大打击,但由于胡塞武装本身就是一个军方运营的组织,其首领以及军方多一众指挥官完整体系还在。胡塞武装政治局成员胡扎姆·阿萨德公开声称,他们计划使用携带多枚弹头的高超音速导弹“巴勒斯坦-2”直接打击以色列目标。

而随着以色列这一次偷袭得手,也给胡塞武装敲响了警钟,胡塞武装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可能存在不同派系、对领导不满的人,或者单纯为了钱而冒险的人。而摩萨德最擅长的就是找到这些缝隙,用巨额金钱、安全承诺或威胁手段,在对方内部培养“线人”。

在这种情报战、间谍战的维度上,胡塞武装的防线确实显得非常脆弱,需要抓紧时间补上内部情报漏洞。

最后

以色列“斩首行动”看似高效,却很大可能促使胡塞武装组织更激进化和更难以预测的反扑。胡塞武装并非传统军队,部落和宗教对其影响深厚,清除几名行政高层,反而可能助长更强硬的继任者上台,采取更极端的报复手段。

而随着以色列军事行动在也门、加沙双战线上持续升级,中东正滑向更深的动荡与分裂,和平进程前景依然迷雾重重。

文章内容参考:

来源:百态追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