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立大功!研究发现:玩儿的转手机的老年人,或收获这6大好处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1 12:51 1

摘要:一开始大家都说手机是“祸害”,现在倒好,越来越多的老人已经不光用它看戏、打电话,还学会了拍短视频、刷健康资讯,甚至玩起了“消消乐”不亦乐乎。

一开始大家都说手机是“祸害”,现在倒好,越来越多的老人已经不光用它看戏、打电话,还学会了拍短视频、刷健康资讯,甚至玩起了“消消乐”不亦乐乎。

你以为是无所事事打发时间?错!关键结论是:这些看似“闲得发慌”的操作,居然可能在默默地帮他们守住健康的底线。

谁能想到,那个“没事就捧着手机傻乐”的老年人,或许比隔壁天天念“手机有辐射”的还健康?老年人玩手机,其实不是“堕落”,而是种了“健身草”。别笑,研究和数据已经悄悄站队了。

一个广为流传的误区是:老人玩手机眼睛瞎、颈椎废、脑袋糊涂。但真实情况却比你想得复杂得多。有些老人越玩越灵光,记忆力、反应速度、心情状态统统跟着上台阶,连医生都不得不叹一句:“这手机,怕不是个隐藏版‘保健神器’。”

别不信,某机构对2000多名60岁以上老年人调研后发现,经常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比不使用者低了32%。核心信息来了:关键不是玩不玩,而是怎么玩,玩得“精”,才有“福”。

第一大好处:手机,可能是“认知衰退”的刹车器

大脑跟肌肉一样,用进废退。老年人要是天天对着天花板发呆,大脑就跟不用的电池一样,越放越虚。反之,哪怕是刷刷新闻、看看天气、玩个拼图小游戏,也是在给脑细胞“做操”。

有人说:“那不就玩玩嘛,有啥大不了?”你可别小瞧了这些“小游戏”。研究显示,老年人每天使用手机超过30分钟,认知能力维持得更好,尤其在注意力、记忆和语言理解能力方面表现优于不玩手机者

就像给大脑灌了点“机油”,哪怕车老了,跑起来也不哐当。

第二大好处:手机,是现代版“社交广场”

广场舞虽然热闹,但不是人人都爱跳。对于一些不爱出门或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手机就是通往外界的“社交扶梯”。

微信群里聊聊菜价,视频通话看看孙子,朋友圈里晒晒老照片,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互动,能显著降低老年人的孤独感和抑郁倾向

尤其是一项针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指出:经常使用社交软件的老年人,其抑郁评分平均低于不使用者23%。这不是疗效,是疗愈。比起看心理医生,有时候一条搞笑视频就能瞬间“解郁”。

别再说“老了就别玩手机”,这不是玩物丧志,这是“掌中有情”。

第三大好处:手机,是“健康守门员”

你知道现在多少老年人靠手机学会了测血压、查血糖、定时吃药?在健康管理上,手机已经悄悄成为了他们的“私人助理”。

有些老年人连儿女都没提醒得那么准,但手机日历提醒一响,立马乖乖起身吃药,甚至还能拍照上传给医生复诊,远程管理健康数据。一些健康类APP还能实时分析身体状况,辅助医生判断,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这才是真正的“数字化养老”,不是花架子,而是实打实地“救命”。

第四大好处:手机,是“情绪调节器”

别小看一个短视频的力量。当一个老年人因为一段老歌、一个段子笑出声的时候,那不仅是开心,简直就是“心理按摩”。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轻度娱乐型内容能刺激多巴胺、内啡肽的释放,提升情绪指数,对缓解焦虑、调节情绪有显著作用。尤其是那些退休后生活单调、情绪低落的老人,手机成了他们的“快乐加油站”。

只要不沉迷、不刷到深夜,不光情绪轻松了,睡眠质量也跟着改善了不少。

第五大好处:手机,是“动手能力训练营”

点一点、滑一滑、拍一拍,看似简单,其实是对老年人精细动作能力的训练。

有研究发现,经常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在手指协调性测试中的表现普遍优于不使用者。别小看这点差距,手部灵活其实和防止跌倒、生活自理能力高度相关。

打字快的老年人,不止是手快,脑也快。动手能力越强,生活自信越强,这对延缓功能退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六大好处:手机,是“生活参与感”的放大器

从前,很多老年人觉得自己“被边缘化”,孩子不在身边,社会节奏太快,跟不上。但有了手机,他们又重新“上线”了。

参与社区网课、听老年大学直播、甚至还学会了网购、点外卖、预约挂号,这不只是方便,更是一种“被需要”的归属感

一个动动手指就能“掌控生活”的老人,跟天天发呆的,心气儿能一样吗?手机不是“毒品”,是他们找回节奏的“遥控器”。

当然,凡事有度,玩手机也不能走火入魔。

过度用眼、久坐、视力疲劳、信息成瘾等问题确实存在,但这就像吃饭吃多了会撑,并不代表饭不能吃。

关键是要做到“有节制、有引导、有选择”。

比如提醒老人:

每天使用手机不超过2小时,间隔休息,避免在昏暗环境下操作

优先使用字体大、操作简便的应用程序,避免复杂操作带来的挫败感

设置健康提醒,比如定时喝水、起身活动、眼保健操等

家属可以陪老人一起学用手机,既是陪伴,也是监督

比起一味地“禁”,更重要的是“引”。要相信老人也有学习能力,甚至比年轻人更认真——他们打字慢一点,但学得不比谁差。

说到底,手机不是问题的开始,而是时代给老年人送上的一份“数字礼物”,用得好,胜过任何保健品;用得巧,胜过不少营养品。

谁说年纪大了就只能与时代脱节?只要他们愿意动动手,点点屏幕,照样能在这个智能时代里活得有滋有味、健康自在。

你家老人用手机了吗?他们是“刷视频高手”还是“健康管理达人”?欢迎留言聊聊你看到的老年人和手机的故事。

参考文献:
[1]李红,张帆.智能手机使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2):2987-2991.
[2]王珊,刘晓红.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4,18(03):167-171.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于健康知识科普,不构成任何形式的诊断或治疗建议。非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就医。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所涉内容均基于真实研究数据,旨在传播正能量与科学生活理念。若存在版权或内容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来源:小医说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