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和育人智慧,聚焦核心素养,探索教学变革,赋能新学期高质量发展,信阳外国语学校于8月26日至8月28日举办了以“深耕 赋能 跃升:同心聚力,专业成长,提质增效,迎接新学期挑战”为主题的教师培训大会。本次培训特邀三位教育领
为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和育人智慧,聚焦核心素养,探索教学变革,赋能新学期高质量发展,信阳外国语学校于8月26日至8月28日举办了以“深耕 赋能 跃升:同心聚力,专业成长,提质增效,迎接新学期挑战”为主题的教师培训大会。本次培训特邀三位教育领域专家倾情授课,为学校全体教师送上了一场兼具理论高度和实践温度的“成长盛宴”。
培训在庄严的开班仪式中启动。刘翔副校长详细介绍了本次培训目标与流程,随后周平校长作开班仪式致辞,他指出此次培训既是学校“同心协力,提质增效”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为新学期育人工作注入“新动能”,并号召学校全体教师把握机会,认真学习,将所学所悟转化为教学行动,以专业素养守护学生成长,以协同之力推动学校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多元主题干货满满
本次培训会议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多个方面。首先是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党委委员 常务副校长史小兵为教师们带来题为《双轮驱动,智创未来:人工智能与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变革与教科研创新》的演讲。他围绕“人工智能”与“新高考”两大核心驱动,系统剖析当前教育变革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内容涵盖智能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落地应用、新高考选科走班带来的课堂重构挑战,以及如何借助AI推动教科研创新,实现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和科学评价。
史校长结合典型案例和实操策略,分享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工具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效能,并深入探讨新高考背景下教学管理机制的转型路径。这是一次贴近教学实际、聚焦未来教育的关键分享,旨在为教师们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思路。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党委委员 常务副校长史小兵
江苏省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学科教学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导师,“卓越计划”培养导师,江苏省高考语文学科阅卷组核心组员。南京市鼓楼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鼓楼区教育系统师德工作先进个人。多年来致力于solo分类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把促进学生思维可见成长作为价值追求,深入探求课堂教学本源。在中文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南京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接着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教师发展中心原主任柳方平为大家带来题为《教学设计:创造优质课堂教学的关键》高效课堂构建策略讲座。柳老师聚焦教学设计这一核心环节,深入剖析优质课堂的构建逻辑与实施路径。内容涵盖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精准定位、教学活动有效设计、学生参与度提升策略以及课堂评价反馈优化等多个维度。
柳老师结合典型学科案例,分享如何设计有层次、有张力、有思维含量的教学流程,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推进。他不仅带来一系列实用工具和设计框架并且频频和台下教师互动,了解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解与心得。此次讲座助力了教师们在日常备课与课堂实施中精准发力,打造生动、高效、富有成长性的优质课堂。
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教师发展中心原主任柳方平
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教师发展中心原主任,徐州市政府责任督学。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语会优秀语文教师;江苏省正高级语文教师、特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教科研先进教师;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优秀专家、市拔尖人才、市名教师、市优秀教科室主任;徐州市教研室高中语文兼职教研员、市中语会副理事长、市学生发展指导评价研究会理事;徐州市高中语文柳方平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徐州基础教育》副主编;江苏师大文学院兼职硕导、外聘教师。
曾作为先进个人入选《徐州市06年教育年鉴》,他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曾被徐州电视台、徐州广播电台和《徐州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
柳老师语文教学坚持“以读写一体为载体的螺旋式审美学习”思路,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探究力;主持的“新课程改革下语文课堂教学文化研究”“生态美学视阈下高中语文审美教学设计研究”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已经顺利结题,所撰写的《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读写一体化》《螺旋式语文审美学习的一种样式》《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等80多篇科研论文在省级和核心期刊发表。此外,还主编了《高中语文全程导学与评价》《特级教师细说教材·高中语文》等十几部教学参考书。
他的人生座右铭——阅读中外经典,遵循圣贤规训,就永远不会走黑路。
最后,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柏宏权为大家带来题为《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提质增效》的演讲。他在报告中系统介绍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趋势和现实路径,重点演示如何借助豆包、DeepSeek等智能工具,实现教学设计的创新与优化。内容包括AI辅助生成个性化学习材料、自动整理与推荐教学资源、高效制作互动课件、设计分层作业和评估反馈等实用场景,真正让技术为“教”与“学”双向赋能。
在随后的实操环节,老师们亲手体验如何借助这些智能平台快速完成备课、生成课件、整合资源,显著提升教学准备效率,把更多精力聚焦于学生互动与课堂创新。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柏宏权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育技术专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研制组成员,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教学指导专家,国家精品在线共享课程主讲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多项。
学术成果: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电化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教育发展研究》《中国远程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编写高中人工智能教材、初中人工智能教材及小学人工智能教材多部。参与建设的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南京师范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教育,教育信息化,学习分析
推动学校教育新发展
新征程,新使命,新作为。通过三天的集中学习与交流,教师们不仅更新了教育理念,掌握了前沿教学技能,更进一步增强了团队归属感和育人使命感。信阳外国语学校全体教师已整装待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专业的素养、更创新的行动,迎接新学期的挑战!
编辑:凯升融媒
来源:县域经济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