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7岁的吴亚军刚进入铜鼓县第三小学一年级学习。当他知道同学李奇健患有智力残疾、语言障碍和视力低下等疾病,需要有人帮着照看时,吴亚军第一个举手响应班主任的号召,主动承担起照顾这位特殊同学的责任。李奇健当时已经11岁了,年龄和身高都比班上同学高出一截,但
8月19日,2025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举行,向社会推出50名优秀少年的先进事迹,其中一位便是坚持六年帮助特殊同学的吴亚军。
2019年,7岁的吴亚军刚进入铜鼓县第三小学一年级学习。当他知道同学李奇健患有智力残疾、语言障碍和视力低下等疾病,需要有人帮着照看时,吴亚军第一个举手响应班主任的号召,主动承担起照顾这位特殊同学的责任。李奇健当时已经11岁了,年龄和身高都比班上同学高出一截,但身材瘦小的吴亚军却慢慢成了他强大的依靠。
小手一牵,就是六年。六年来,吴亚军每天都提前到校等候李奇健,牵着他的手走进教室;下午4点,他又帮助“健哥”收好书包,护送他到学校门口,亲手交到家长手里。
照顾特殊同学并非易事。吴亚军需要帮助李奇健解决各种困难:走路不便时牵着他去卫生间;分不清上下课时间时守着把他领回教室;课间怕他孤单总是陪他玩耍。
最大的挑战是两人之间的“时差”——李奇健因为身体原因,走路、吃饭都比身边同学慢很多,中午在食堂吃饭常常要用上近一小时。吴亚军总是放慢步调耐心等待,即使成为最后离开的人,也绝不让“健哥”落单。
2022年冬天,李奇健突然失踪,老师们四处寻找无果。吴亚军凭借对同学的了解,最终找到了李奇健——他正蜷缩在学校图书室的角落。这一刻,整个校园都被这份深厚的同窗情谊温暖了。
吴亚军的善举如涟漪般扩散,影响了整个校园。2024年4月,铜鼓县第三小学成立了“吴亚军帮帮团”。学校发布了成员招募书,收到50余份报名申请,最终32名学生签下了承诺书,承诺“我将全力以赴,为特殊同学提供日常学习、生活上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学校的温暖和关爱”。
帮帮团为9名特殊儿童设计了个性化帮扶方案:避开用餐高峰、定制安全游戏、用书法培养耐心等。志愿者们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2到3人,照护1名特殊儿童,陪他们聊天、阅读、参与课间活动。
在帮帮团成员的悉心照料下,特殊孩子们逐渐敞开心扉。一年级学生钟安薏负责照护的孩子是小轩——她虽然比小轩矮一个头,却像大姐姐一样对小轩关怀备至,教他好好吃饭、遵守课堂纪律。
同班同学邱智熠和邓子荣不厌其烦地教小宏上厕所:“只要多问问他想不想上厕所,及时提醒他,就不会弄脏衣服。”
小磊患有智力障碍,经常在上课时突然满地打滚,跑来跑去。同班同学祝明程和付俊博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小磊虽然在上课时有些闹,但玩游戏时挺正常。于是他们俩就通过游戏规则帮助小磊加强规矩意识,增强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日复一日,帮帮团成员在帮助同学的同时,也收获了成长与友爱。小轩会和钟安薏分享零食,邱智熠和邓子荣收获了专属昵称“小邱和子荣”。周末,小磊会主动找付俊博一起骑车,一起逛街,一起玩游戏。
“我常常被吴亚军的事迹感动,惊讶于一个小学生可以坚持照顾比他大的同学这么多年。”第三小学特殊儿童家长感慨地说,“我的孩子很幸运,遇到了帮帮团,大家都在关心他、帮助他。”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帮帮团成员的身影成了铜鼓三小校园里最亮眼的风景。孩子们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责任,纯真的笑容里藏着善良。这份由吴亚军点燃的爱心之火,不仅温暖了特殊儿童的心灵,更让友爱与包容成为学校最珍贵的底色。或许未来,这些孩子会带着这份温暖走向更远的地方,但这份在童年播下的善良种子,终将长成参天大树,让爱心的接力永不落幕。
来源:新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