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安,是民生所盼、发展之基。为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展示近年来平安南宁建设的实践成果,“南宁政法”各新媒体阵地特开设“政法委员谈平安建设”专栏,通过政法委员们的视角,分享平安建设实践经验,汇聚力量传播政法声音,共绘和谐社会壮美图景。
平安,是民生所盼、发展之基。为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展示近年来平安南宁建设的实践成果,“南宁政法”各新媒体阵地特开设“政法委员谈平安建设”专栏,通过政法委员们的视角,分享平安建设实践经验,汇聚力量传播政法声音,共绘和谐社会壮美图景。
洋桥镇位于宾阳县东北部,行政区域面积110平方公里,东接和吉镇,西接宾州镇,南接黎塘镇,北靠来宾市兴宾区陶邓镇、小平阳镇,总人口约3.53万,全镇辖9个村委(社区),77个自然村(屯)。
2023年6月,洋桥镇乔王村群众重新修缮水坝,未与来宾市兴宾区陶邓镇下廖村村民进行有效沟通和充分协商,双方纠纷升级。自1963年以来,双方因该问题一直摩擦不断,矛盾激化时甚至存在肢体冲突风险。洋桥镇政府迅速成立调解工作组,主动与下廖村协商调解,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于2024年3月成功化解这起跨市纠纷。多年来,洋桥镇通过积累的工作经验,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当地实际的矛盾纠纷调处模式,取得积极效果。
强化网格治理,打造矛调阵地
强化网格治理——搭建“1+3+N”网格治理架构,即“1个镇级综治平台+3级网格治理层面+N个微网格治理单元”,统筹村(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普法工作队及志愿者等力量,深摸细排群众诉求,变“上访”为“下访”,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普及和心理健康普及等工作,将治理单元延伸到户、治理责任落实到人、治理成效精准到点,矛盾纠纷排查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实现矛盾纠纷“网”到底,群众难事一“网”打尽。
打造矛调阵地——截至目前,全镇共设置各类调解组织12个,调解员39人,立足“提前化解、集中化解”工作目标,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围绕社源、政源、警源、访源、诉源“五源”防治,实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协同联动,定期召开矛盾纠纷隐患排查联席会议,根据矛盾纠纷性质、调解难易程度,引入专业力量,收集矛盾线索,推动“一般矛盾就地调处、复杂矛盾分流调处、疑难矛盾联合调处”新格局。
健全工作机制,提升调解质效
健全工作机制——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原则,聚力“一窗受理”,实现“一站通调”,重点打造集矛盾调解、法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整合驻镇上级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卫生院、教育等各方资源,健全矛盾纠纷受理登记、分流交办、跟踪督办、反馈回访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实现服务不掉线、接诉即办,最大限度让群众反映诉求、解决矛盾“只跑一地,只进一门”,实现案结事了、息诉息访,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提升调解质效——强化线下联合排查,重点关注“三失一偏”人员、个人极端案事件、命案预防等安全领域风险,对跨部门、跨行业的矛盾纠纷,充分运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板凳调解、田间调解等工作方式,配合法调对接、公调对接、部门联调等措施,确保“受理、分流、化解、联动、处置”等纠纷调处关键环节衔接到位,实现对合法合理的诉求解决到位,对要求过高的诉求说服到位,对无理纠缠的教育到位。2024年以来,全镇先后处理土地纠纷、企业讨薪案件等67件,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答复,坚决做到“无险排险,有险必化”。
强化普法宣传,激活治理动力
健全完善自治机制——以“村规民约”为抓手,逐步形成百姓点事、“两委”定事、与会决事、多方办事、公众评事的自治格局。以“法治文化基层行”、“四点半课堂”、节假日文艺演出等活动为载体,强化普法、禁毒、反诈、反邪教等内容宣传,在群众中掀起学法懂法用法的浪潮,让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纠纷靠法的法治自觉。
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以德治育文明、以德治促善治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深入挖掘“洋桥好人好事”,用身边事例温润心灵、教化风气;着力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建设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全面提升家风家教德育水平,全镇上下共建共治共享蔚然成风。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