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里书架最下面那层,常年落着灰。偶尔翻一翻,旧纸味一出来,人就站住了。那些名字像老朋友,喊一声就回头。今天不装专家,也不摆教科书。就当我们坐在夜风里,慢慢聊这十本,看看你都读过没。
家里书架最下面那层,常年落着灰。偶尔翻一翻,旧纸味一出来,人就站住了。那些名字像老朋友,喊一声就回头。今天不装专家,也不摆教科书。就当我们坐在夜风里,慢慢聊这十本,看看你都读过没。
很多人入坑武侠,都是从郭靖开始的。笨一点也能变强,这句话给了无数人勇气。黄蓉聪明,江南的风都被她收进了袖子。书里有家国,也有柴米油盐。你看完会懂一句话:好人不是天生的,是磨出来的。再提一句,83版电视剧,至今还有人拿出来重看。旋律一响,木头电视机好像又活了。
这本的气质不太一样。读到萧峰,心口会闷。命运像个钩子,拽着他往深处走。段誉和虚竹是另一种命,像两道岔路。有人说它写的是悲剧,我倒觉得是把人心慢慢打亮。兄弟义气也好,爱而不得也罢,都写得扎实。合上书,萧峰那一抱拳,像还站在前面。
换个口味。古龙出场,气氛立刻轻了。楚留香像风,不抓人,但无处不在。谜局、夜色、酒杯,几句对白就把人勾住。你看他谈笑间,却不轻浮。那是一种教养,也是一点孤独。说句题外话,我第一次见到楚留香,是一张盗版VCD。画质惨不忍睹,但风度是真有。
梁羽生的笔,有股清气。张丹枫和云蕾,一个英气,一个温婉。爱与家国并着走,不吵不闹,越看越疼。诗词穿插其间,不是卖弄,是骨血里带出来的雅。很多人读到塞外雪夜,会忽然安静。那种安静,不是空,是笃定。
这本是另一个天地。剑光不是飞过房梁,是穿云入海。法宝、灵兽、仙魔,像打开了想象的闸门。你别怕它长,长就长在有劲。一章一景,像搭梯子往上爬。后来那么多仙侠设定,脉络都能追到这里。读到“上穷碧落下黄泉”,心里会忽然亮一下。
黄易把武侠、历史和奇想搅在一起,味道挺冲。寇仲和徐子陵是那种“臭小子发光”的路数。市井气里带着野心,读得人热血。大唐风沙一卷过来,人跟着跑。江湖不只论输赢,也看你怎么笑。
温瑞安写快,写狠,也写余温。这一部把四个人丢进京城,案子一宗接一宗。无情、冷血、追命、铁手,各有脾气,凑在一起才好看。打斗像鼓点,停顿处却动人。该热的时候热,该冷的时候冷。翻起来一口气,适合通宵。第二天上班会后悔,但值了。
这本更早,是旧派的路数。你能看到“武侠小说”这个门类刚长出来的样子。招式朴素,故事直来直去。可正因为简单,骨架特别清楚。很多后来常见的桥段,在这里能找到雏形。读它像看祖谱,名字不一定全记住,但你知道一家人从哪起的头。
云海玉弓缘还是梁羽生,不过这本更带劲。金世遗有棱角,不那么顺从江湖的模板。厉胜男也不是花瓶,锋利又真。两个人一来一回,挺有火花。江湖不是非黑即白,人在边缘处往往更立体。书名很美,读到深处会明白,“玉弓”不只是一件兵器,是牵挂。
一说到这本,大家心里都有画面。古墓里的白衣,绝壁上的一臂,桃花岛的一桌饭。杨过从偏执到豁达,小龙女从冷到暖,步子走得慢,却走得稳。它把“爱”写得很笃。不是天雷地火,是长久守候。很多人第一次相信“此心光明”,就是从这对人开始的。
写到这里,其实还想加好几本。比如《雪山飞狐》,比如《多情剑客无情剑》。但人各有缘分。十本足够开一扇门。你会发现,好的武侠并不只谈刀招和轻功。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一个人怎么在世界里站好,怎么对朋友,怎么对自己。
再啰嗦几句。为什么这些书影响了几代人?第一,它们都有清楚的人物弧线。笨也好,天才也好,都要走一遭。读者跟着成长,就不容易忘。第二,它们把家国和日常绑在一起。大山在那儿,烟火也在那儿。第三,改编多。电视剧一播,角色就活在大家嘴上了。你不看书,也会听过他们的名字。
当然,也有人会说,现在的武侠不兴了。确实,潮水总有高低。可这十本像礁石,潮落也在。你心烦时翻两页,像回老家。有人会问,从哪本开始合适?我建议从《射雕》或《神雕》入门。想尝点不一样的,就去《楚留香》或《四大名捕会京师》。想把脑洞开大,直奔《蜀山》。如果你喜欢江湖的源头味儿,《江湖奇侠传》很对口。
你都看过吗?没看完也没关系。江湖不逼人交作业。哪天夜里睡不着,随手翻到一段对话,一句诗,一把刀。你会发现,江湖其实一直在。等你。
来源:美妙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