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到1,找志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5 18:47 1

摘要:或许你是从《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2014)、《创京东》(2015)、采访了张一鸣、黄峥的《刚正面》(2016-2017)认识我的,但2018年之后,你可能很少听到我的消息。

大家好,我是李志刚。

或许你是从《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2014)、《创京东》(2015)、采访了张一鸣、黄峥的《刚正面》(2016-2017)认识我的,但2018年之后,你可能很少听到我的消息。

很多朋友关心我:志刚,你在忙啥?如果说我这七年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帮助CEO从0到1」。

我踩坑爬坑,不断打磨,CEO的正反馈越来越多,我也更加笃定「从0到1」对于CEO的价值。

新方向的「从0到1」

2017年的归零峰会,我说过:未来十到十五年,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重新出发。

2024年,我深入聊了500多位CEO,许多行业、企业的「归零」已成事实。

CEO们不妨问问自己:你们现在的钱,还能赚多久?

我此前给出了预判,做「永动机」就是唯一的生存方式。增量在哪?怎么找到合适的团队?怎么打磨好单位模型?这就是新方向的「从0到1」,我会助力CEO不断探索第二曲线。

CEO能力的「从0到1」

从人的维度,CEO也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如果你是第一次当CEO,除了学习如何履行CEO的职责,更难的是心态的调整、坚定。

有位行业龙头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他独立创业时,和我抱怨下属不操心公司盈亏,我说:这本就是你创始人该操的心。你不可能干一年就拍屁股走人了,你要和这家公司同生死共进退。

而即使是创业老炮,也要有空杯心态,走出惯性。

有一位CEO,十多年互联网玩家,他坦言:我当初来找志刚老师,就是解毒的。

第一,资本之毒。不能一窝蜂地去追风口,也不能只看规模不看利润。

第二,大厂之毒。CEO在过度追捧大厂的数据驱动时,往往轻视了对战略、对趋势的思考。

新时代里,我要助力CEO从0到1重构自己的能力,成为合格的CEO,否则无法应对正在发生、即将发生的剧变。

我2016年9月和张一鸣对话,他告诉我:大部分重要决策,在前三个月基本就做完了,方向对了,就是时间的朋友。这是他从一亿美金到百亿美金估值的关键。

创业最难、最重要的,就是从0到1这个阶段。我又凭什么能帮助大家从0到1?

我也要感谢时代,参与刘强东、王兴、黄峥、张一鸣从A轮到千亿的过程,再无可能重现。而恰好我的老本行是调查记者,最擅长抽丝剥茧,由此提炼出了一套助力CEO从0到1的方法论,底层逻辑就是四个字:人性、趋势。

这四个字,就是CEO在多变的环境里要关注的不变本质。

深度理解CEO个体

2012年,刘强东邀请我参加他宴席,他能叫出每个一线员工的名字,和他们拉家常,碰杯痛饮。我捕捉到了刘强东的底色——出身农村,农民工的命运会引发他强烈的共鸣。而13年后的今天,刘强东再次选择给外卖员缴纳五险一金,这就是基因使然,这就是「人性决定商业」。

每个CEO的基因都是独一无二的,且会影响你创业的方方面面。过去有些CEO看了我的文章,照搬照抄,碰一鼻子灰。殊不知我帮助CEO从0到1的第一步,就是先了解CEO的基因;我给出的方案,也会基于每位CEO的基因来做调整,这些非标、定制化的部分,才是水面下的冰山。

CEO的基因决定了公司战略决策。

人人都在说差异化,但CEO能否意识到,公司最根本的差异化就在你本人?你是否真正了解你自己?

有位已经财富自由的CEO还想折腾点事情,他带着五个新方向来找我,全被我否了,因为并不符合他个人基因,干不长久。我给他指了条新路,既能发挥他几十年的行业积淀,又打破天花板,进入了一个能穿越周期的大市场,他很快跑通了0到1,实现了单月盈利。

CEO的基因也会映射在组织上。

一个心慈手软的CEO,大概率会被员工白嫖,养出一窝没产出的小白兔;一个远离一线的甩手掌柜,则很有可能被员工糊弄,PPT做得漂漂亮亮,实际根本落不了地。

创业公司的组织,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抓根源——CEO能否察觉、直面、纠正自己的短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愿意做CEO们的一面镜子,清楚照见,长期陪伴。

持续探索创业趋势

2020年5月28日,我给出预判:国家要整顿在线教育产业。当时台下就有一位在线教育CEO,2019年他单月收入才10万元,2020年飙升到1亿元。目睹这繁荣景象,CEO们也很直接:我凭什么相信你李志刚?这样的质疑曾经有很多次。

一年后,靴子落地。有着合作关系的CEO们,更深切地信任我了。

2024年6月,我给CEO们讲未来最重要的创业趋势——山海营训「坚持正向价值观,为国家、社会创造价值」,这个趋势决定了下沉市场是中国创业的基本盘。一位深耕硬科技十几年的CEO听到这里,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领域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他开启了从0到1的新事业。2025年年初,一批批意向客户登门拜访——谁能想到2023年时,他正处在生死关头、忧心忡忡呢?

这就是趋势的力量,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创业最恐惧的就是「未知」,而在山海,我有自信带大家看见更长远的趋势。

帮助CEO从0到1,最难的就是信任的建立。但一方面,我不擅长做营销,这是我的基因;另一方面,大量的私密沟通不会对外公开。我们做了80分,但大家可能只看得到20分。所以,我只能靠蛮力,只能用结果说话。

过去7年,我深度陪伴20位CEO实现了新业务或能力上的从0到1:营收增长50%;新业务单品销量翻10倍;公司孵化新项目全部盈利;CEO个人的飞速迭代……

因为有结果,有的CEO和我合作长达七年,口碑传播的CEO也越来越多。如果你也渴望突破,我们可以灵活匹配、定制落地综合解决方案。

志刚深潜调研:发现问题、探讨方案

发现真实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黄峥告诉我,他在线下站过柜台,从财报看数据与在柜台发现的细节是不一样的体验。扎根一线,顺藤摸瓜,才能切开一个庞然大物的肌理。

我对山海CEO的调研,也延续了我对四家千亿公司调研时的特点:深入一线。

有位山海CEO,他单个零售门店的年利润只有万元,他一直没找到症结。我说我去你门店看看。结果发现店员爱理不理,店铺陈列杂乱。再去隔壁水果店,店面明亮整洁,店员热情招呼,做生意也灵活,整盒的柿子也能拆开卖。这下差距就出来了,问题也清晰了。

通过多次一线调研,以及对他本人、高管、加盟商、店员的深入沟通,我们和CEO探讨梳理了战略,策划了选品、培训的系统方案,并通过后续一对一沟通助力落地。CEO迅速行动,2024年他的收入逆势增长了20%。

门店一线调研

志刚深度一对一:解决问题,助力落地

对CEO而言,战略即生死。而战略从制定到执行,从CEO到一线员工,落地过程中有许多关键选择,有困惑时你能找谁商量?股东、团队、还是家人?

许多山海CEO们在做重大决定前,都会来问问我,他们知道能在我这里获得靠谱的建议。

千亿巨头的成长史、每年至少300位CEO的沟通、长期辅佐CEO的实战,都让我积累了无数「死法」和「活法」,彼此又互相印证,助力CEO的重大决策。

2011年上半年,拉手等团购公司砸重金打广告。王兴意识到自身底盘不稳的时候,打广告属于教育市场、帮对手获客。最终美团决定不盲从。下半年,欧债危机蔓延,很多同行资金链断裂,美团成功完成了一波收割。

2022年,一位博士创业者找到我,他刚创业,正在犹豫是否投放广告,我坚决叫停了。半年后,他的许多同行因为投放广告而现金流断裂挂掉了,他少犯了一个错误,便迅速成为了行业头部。

深度沟通,解决问题

山海实战研讨:共创碰撞,永无止境

从实战中来,回到实战中去。认知和实战的印证,螺旋上升,最终带来方向的突破、人的迭代。

这里有跨行业的趋势和案例,有CEO将一个关键趋势落地,就开辟了营收数亿、净利润30%的新业务。

这里有博士毕业就创业的CEO、净利润九位数的90后创业者、有30年创业老兵的正面刚,不讲空话、不要面子、只为成长。

这是一个「挂羊头卖龙肉」的闭门研讨,有CEO刚来半年,就感受到了骨骼肌肉正在咔咔成长。

围炉研讨

有CEO跟我说:志刚老师,你看我有两部手机,夜深人静时我就会自己和自己聊天。创业是长跑,我希望为更多CEO保驾护航,不只商业价值,更有精神陪伴。

山海已经第七期,我做得越来越重,精耕细作,既要严格筛选CEO,也要尽力帮助大家拿结果,每年能够辅佐的CEO确实有限。但欣慰的是,他们都活得越来越好。

上周我五十岁生日宴上,有CEO问我,未来想干啥,我说,初心未变,再干三十年,成就百位优秀企业家,足矣。

来源:志刚和他的朋友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