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103.8亿真金白银!鄂尔多斯“暖城执行”答卷兑现“纸上权益”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1 09:27 1

摘要: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关乎人民群众胜诉权益兑现,关乎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2025年以来,鄂尔多斯市两级法院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持续推进执行改革的要求,为“切实解决执行难”把脉问诊、开出药方,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社会诚信体系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关乎人民群众胜诉权益兑现,关乎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2025年以来,鄂尔多斯市两级法院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持续推进执行改革的要求,为“切实解决执行难”把脉问诊、开出药方,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护航“暖城”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贡献法院力量。8月29日,暖新闻客户端对此予以报道。

一笔1.82万元的执行款,在发放前最后一刻被紧急叫停——这个发生在鄂尔多斯法院系统的真实故事,背后是一场关于执行难的破局之战。

日前,乌审旗法院执行局局长刘鹤在发放案款前,通过全市联网系统核查发现:这笔钱的申请人鄂尔多斯某装饰公司,在东胜区法院还有一桩拖欠四年未结的案件,身份竟是被执行人。这笔小款,穿透两案,四年僵局终见“真金白银”。

看似平常的动作,触发了鄂尔多斯中院创新的“案款发放前强制核查”机制——全市法院执行案件“一张网”瞬间联动。最终,这笔执行款没有落入“领钱”申请人手中,而是依法划转支付给了其在东胜区案件的申请执行人。

一案双雕:破解“一边领钱一边赖账”困局

“案款发放前强制核查”机制锁住逃避通道,锁定财产线索,锁紧法院协同。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7月底,全市法院通过核查上报案款线索40件,成功协同执行24件,精准分配执行款达242.90万元,有效避免了“这边领钱,那边赖账”的荒诞局面。

针对执行领域长期存在的“人难找、财难寻”问题,以及“一人多院涉案”带来的信息壁垒,鄂尔多斯中院推出关键制度创新——出台了《关于案款发放前核查关联案件报请协同执行的通知》。让强制核查成铁律:要求辖区法院发放或退付案款前(除生活费),必须通过全市联网系统核查受领人是否有其他未结执行案件。协同执行即时触发:一旦发现关联案件,立即暂停付款并上报中院,由中院统筹协调款项处置。思维主动逆转:推动法院间从被动响应协助请求(“我需你帮”),转向主动排查并支援兄弟法院(“我来帮你”)。

当18200元跨越法院壁垒精准抵达真正债权人手中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笔欠款的清偿,更是一种击穿地域阻隔、主动担当作为的新执行生态。

交叉执行:刀刃向内破坚冰

如何破解“人难找、财难寻、案难结”的执行困局?鄂尔多斯法院的答案是:刀刃向内,创新推行“交叉执行”机制。

谋定后动,制度先行。2025年2月7日,鄂尔多斯中院即召开专题会议,集思广益,为“切实解决执行难”开出“交叉执行”药方。4月,《推进全市法院交叉执行工作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密集出台,构建起案件筛选、流程管控、监督考核的全链条规范。

打破壁垒,激发活力。中院成立专项领导小组,下设4个职能组,统一指挥协调。同时,严格落实“5年原则交流,10年必须轮岗”要求,上半年完成执行岗位交流轮岗35人,为队伍注入“源头活水”。

精准筛查,分级击破。创新“动态筛查+分级推进”机制。组织筛查全市小标的终本案件,综合考量各院负荷,选取12433件纳入“预交叉执行”范围,限期自查自结。截至7月31日,已执结715件,到位3622.76万元;对预交叉期内未结案件重点筛查,指令278件由基层法院交叉执行。同时全面摸底终本库,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在当事人同意下指令交叉。

重拳出击“疑难案”:对信访案、长期未结案“应指尽尽”;对同一被执行人的关联案件,集中优势兵力“会战”;对基层法院遭遇外部干扰、跨区域协调难或当事人反映强烈的“钉子案”,中院果断“提级执行”。

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7月,全市累计开展交叉执行14264件(督促12428件、指令278件、提级10件、集中32件、协同1462件),成功攻克982件久拖不决的“骨头案”。

织密联动“天网”:“执行110”让老赖无处遁形

“你好,‘执行110’吗?目标在某小区!”接到申请执行人党某的线报,鄂托克旗法院“执行110”应急组火速出击。凭借辖区网格员“人熟地熟”的优势,成功找到失联已久的被执行人尚某(欠款3万余元)。面对执行干警,尚某当场付清全款。

“核心是打通信息壁垒,实现线索共享、行动协同、资源互补,”团队负责人乌力吉介绍,“执行110”专线24小时接收被执行人行踪及财产线索,法院据此迅速采取拘留、扣押等强制措施。

机制运行以来,成效斐然:累计接处线索14591起,拘传4422人,拘留1158人,执行到位案款3.32亿元。

“立审调执”一体化:系统规范流程,立案阶段即预警风险、送达提示;审判阶段考量可执行性,确保裁判明确;执行阶段快速响应、无缝对接。

“法鹰”大数据显威:搭建智慧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精准查人找物。2025年以来,已成功查询当事人信息4438次,有效缓解“找人难”。

暖城行动:司法温度护航企业发展

聚焦企业所需,“暖城”行动精准发力:灵活运用“活封活扣”、执行和解、分期履行;依法为符合条件的涉企人员解除“限高”,2025年以来,对40家企业采取“活封活扣”,助力37家企业修复信用。

执破融合,疏通堵点:深化执行与破产程序衔接,加速清理涉“僵尸企业”积案。重点攻坚,维护秩序:集中力量攻坚重点涉企案件,保障经济秩序稳定;服务农信机构,快速处置不良资产,护航地方金融健康。

2025年以来,全市法院为企业提供司法服务206次,涉企案件执行到位金额达5.43亿元。

执行答卷:103.8亿背后的司法担当

鄂尔多斯市中院锚定“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持续优化机制,把“纸上权益”变为“真金白银”。据统计,2025年1月以来,全市法院受理执行案件26639件,执结20022件,执行到位金额已高达103.8099亿元,执行完毕率、执行到位率、执行总标的额位居全区前列。

从击破“人难找、财难寻”及“一人多院涉案”的信息壁垒,到天价处置亿元探矿权;从内部“交叉执行”破局,到外部“公安+网格”联动织网,鄂尔多斯法院正以创新机制和实干担当,不断擦亮“暖城”司法品牌。

“让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是我们不懈的奋斗目标。”鄂尔多斯中院院长宋建波表示,下一步,全市法院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服务大局,持续创新机制、优化路径、压实责任,全面提升执行质效,以更高效的执行兑现,为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来源:鄂尔多斯市中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