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浪漫不花钱!350件婚纱在沙溪古镇公益传递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5 18:37 1

摘要:江苏省太仓市沙溪古镇的青石板路上,20岁的太仓姑娘和逸君正穿着婚纱,一边向来来往往的行人展示自己身上这件中式秀禾服,一边指着身后的“幸福小站”,向他们介绍何为“公益婚纱”。和逸君是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模具制造专业的学生,业余时间里,她是“公益婚纱幸福小站”(以下简

350件婚纱在沙溪古镇公益传递

这里的浪漫不花钱!

近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

苏州太仓沙溪古镇的

“公益婚纱幸福小站”

当传统嫁衣遇上共享理念

当勤俭节约邂逅浪漫仪式

“幸福小站”正以350余件流转的婚纱

诉说着新时代婚俗的革新故事

快来跟团团一起

看“流动嫁衣”如何

编织节俭风尚,公益焕发新生!

江苏省太仓市沙溪古镇的青石板路上,20岁的太仓姑娘和逸君正穿着婚纱,一边向来来往往的行人展示自己身上这件中式秀禾服,一边指着身后的“幸福小站”,向他们介绍何为“公益婚纱”。和逸君是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模具制造专业的学生,业余时间里,她是“公益婚纱幸福小站”(以下简称“幸福小站”)的青年志愿者。

“幸福小站”的创建源于沙溪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徐洋的一次观察。她发现,身边的朋友结婚时大多会选择购买婚纱,但这些婚纱只用一次便闲置家中。2021年9月,沙溪镇居民沈凯雯将珍藏多年的婚纱带到徐洋面前,包括主纱、礼服、秀禾服在内的“三件套”。沈凯雯表示,希望这些婚纱可以共享给有需要的人。徐洋将婚纱收好并记录,由此开启了“幸福小站”的捐赠热潮。

日常运维工作由“中国好人”梁雪芳负责。她累计接收爱心婚纱350余件(套),其中包括多件古董级婚服。梁雪芳为每件婚纱建立档案,定期清洗保养,并为捐赠者手写感谢卡。2021年12月,35个包裹共108件婚纱从山东东营跨越670公里抵达沙溪镇,成为“幸福小站”收到的珍贵礼物。

“幸福小站”的公益模式也惠及新人。2025年2月,太仓小伙王成在此借到两套新娘婚纱和伴娘礼服,他感慨:“款式多且免费,解决了大问题。”在太仓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新人登记时会收到《公益婚纱幸福小站》宣传册和《红事操办流程指导手册》,倡导简约婚礼理念。

近年来,沙溪镇举办集体婚礼3场,开展志愿服务530余次。2022年起推出的“喜事连连”项目包括“家乡美微蜜月”骑行路线和“溪望是你”红娘队,推动婚俗改革。半泾村设立“光影幸福站”分站,将婚纱用于婚礼、成长礼等场景,并开通“幸福专线”宣传移风易俗。目前,太仓市已建成4个分站,覆盖城乡。

和逸君还带动同学组建公益婚纱模特队,通过展示老物件传递勤俭理念。暮色中,古镇的公益婚纱灯光亮起,这些承载爱与回忆的服饰正编织流动的文明之网,守护婚俗根脉,倡导节俭新风。正如当地干部所言:“当‘面子’让位于‘里子’,传统与现代在公益纽带中找到平衡。”这场“流动嫁衣”的实践,正以可持续浪漫重构婚庆价值坐标。

这场“流动嫁衣”的文明实践,精准击中了“Z世代”的价值观痛点。“幸福小站”通过350余件(套)婚纱的循环流转,将环保理念具象化为触手可及的时尚选择。更深层的革新在于,公益婚纱重构了婚庆仪式的价值坐标:有年轻夫妇选择复古婚礼舍弃奢华布景,却以村民自编轻喜剧创造集体记忆;“微蜜月”骑行路线用乡愁替代海外旅拍,让仪式回归情感本质……这些故事证明,年轻人反感的从来不是婚礼本身,而是被商业绑架的虚荣竞赛。

如今,江南古镇的公益灯光照亮了文明婚俗的新可能:当节俭遇见创意,当共享碰撞传统,年轻人正在用行动证明,可持续的浪漫比奢侈的排场更具生命力。这种由江南水乡漾开的文明涟漪,或许正是破解婚俗异化、重建社会价值的密钥——毕竟,最好的时尚从不是价格标签,而是直抵人心的价值选择。

捐赠租借联系人:

“公益婚纱 幸福小站”志愿者、“中国好人”梁雪芳,18915792712。

部分内容转载自《中国青年报》

2024年的青年小店还没逛完,2025年的就要来了?

春分赴茶约:田埂上的第一杯春

来源:青春苏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