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榜样”发布九月第一周周榜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1 09:10 1

摘要:“2025北京榜样”大型主题活动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办。9月1日,“每周人物榜”发布九月第一周5组周榜人物。

“2025北京榜样”大型主题活动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办。9月1日,“每周人物榜”发布九月第一周5组周榜人物。

生命守护者的最后坚守

于鸿庆

,男,1995年7月出生。

生前为平谷区镇罗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0急救组急救医生。

2025年7月28日凌晨,他带领急救团队前往密云救援。面对洪水,他义无反顾地将生的希望留给他人,组织其他人先走,自己留在最后,却被洪峰卷走,因公殉职,生命定格在30岁。大学毕业后,他坚守基层十年,用医者仁心守护群众健康。他熟悉村民健康状况,手机24小时为村民开机,被村民称为“健康闹钟”。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大爱、服务基层、奉献乡村的高尚精神。

△于鸿庆(右)生前为村民提供上门服务

△于鸿庆(右一)生前为老年人体检

△于鸿庆(右)生前为群众进行健康咨询

△于鸿庆(左二)生前获赠锦旗

洪流中的“好邻居”

康福,男,1982年1月出生,密云区太师屯镇葡萄园村外来务工人员。

2025年7月28日,康福发现洪水来袭,迅速爬上房顶,挨家敲窗呼喊,唤醒睡梦中的邻居,包括老人和幼童。他带领村民爬上房顶躲避洪水,围成一团等待救援。风雨中,他徒手撕开彩石板带,让11位村民躲进夹层避免失温,自己双手被划破仍继续发出求援信号。洪水退去后,他家价值30余万元的设备被淤泥掩埋,这是他的生计来源,但他表示机器泡了还能修,人没了就真没了。

△康福在洪水中救人

△康福回忆事发经过

△康福事发后接受记者采访

△康福投身灾后重建工作

暴雨中的生命守护者

于亚全,男,1983年2月出生,延庆区珍珠泉乡南天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2025年7月暴雨期间,他带领村民紧急转移8户15人,仅用30分钟全部完成转移,确保村民安全。暴雨中,他带领10名党员翻山越岭驰援邻村桃条沟,成功救出被困村民。他24小时不间断保障灾民生活,为受灾群众提供后勤保障,安抚大家情绪。于亚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的深刻内涵,成为村民最温暖的依靠。

△于亚全(右)与村干部巡查水井

△于亚全(右)介绍村内道路损毁情况

△于亚全(右)到受灾村民家慰问

△于亚全(右一)与村干部商讨灾后修复方案

洪流中的“生命摆渡人”

张印如,男,1969年10月出生,密云区大城子镇农业农村和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兼北沟村包村组长。

7月27日暴雨红色预警后,他深入北沟村,逐户排查人员安置。28日凌晨,接到两村紧急求救,他安排兵分两路前往救援。道路被淹,他攀爬东山,抵达后滑降陡坡,跳入洪水院落,疏通出水口,救出被困母女。转移时,绳索断裂,他被卷入洪水,幸运被卡在汽车上获救。他及时安抚村民,组织清理淤泥,至8月2日,北沟村830人全部安全转移,无一伤亡。

△张印如(左一)清理河道

△张印如(左二)帮助村民搬运物资

△张印如(右)协助村民整理物资

△村民为张印如(中)送上锦旗

蓝天忠魂的传承者

胡晓冬,男,1957年1月出生,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志愿讲解员,朝阳区奥运村街道双泉社区第九党支部老党员,退役飞行员。

胡晓冬是一名有着1000小时以上战斗机飞行经验的退役飞行员。退休后,他成为一名军博的志愿讲解员,为观众讲述空军故事,传递红色精神。他深入研究战机,将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讲解内容;每周在军博讲解四场,坚持近八年,即使手术植入钢钉,仍绑着护具完成讲解。同时,他还承担央视军事频道栏目的录制任务,精心准备讲解内容,用实际行动诠释老兵对传承红色基因的执着坚守。

△胡晓冬参加魅力北京分享团巡讲活动

△胡晓冬(中)进行日常志愿讲解

△胡晓冬(右)为参观军博的

双泉社区党员进行讲解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