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课 ┆ AI在SISU,“引力”“智力”“活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5 18:08 1

摘要:近年来,上海外国语大学积极应对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的转型升级来推进人工智能教学改革。本期,小编带大家开启“探课”之旅,一览AI给课程带来的多样精彩。

编者按:近年来,上海外国语大学积极应对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的转型升级来推进人工智能教学改革。本期,小编带大家开启“探课”之旅,一览AI给课程带来的多样精彩。

拥抱融合“引力” 显学科交叉特色

在具有54 种授课语种的上外,用俄语、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上课,都是再熟悉不过的场景。然而走进上外语言科学研究院,同学们正专注于一种新奇的语言——

在《机器学习》课堂上,机器语言成为了大家的关注焦点。在这里,同学们感慨“点名也变得如此有趣”!作为课程引入,授课教师倪琴首先使用了一个仅需五分钟就可以用deepseek制作完成的随机点名小程序,不仅能在三五分钟之内完成高效点名,还可以根据同学的名字随机生成一张卡通头像,这让同学们感到十分新奇,也在新学期第一节课打消了对编程的畏难情绪。

尽管这门课程的名称稍显“高冷”,参与课堂的学生却觉得能够通过“轻松温暖”的方式获取机器学习与数据处理的相关前沿知识。课程做出了适合文科学生的调整:采用”算法讲解+语言数据项目实践”的方式,减少传统课程中过多的公式推导,而是为同学们讲解算法原理和算法背后的哲学解读,并且使用项目式实践的方式来引导同学分组进行机器学习项目实践。

倪琴老师通过介绍目前在机器学习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和论文,结合deepseek与deepresearch,为大家深入浅出举例展示了不同的人工智能工具如何赋能科研与学术写作。倪琴告诉同学们,课堂并不只沉浸于算法本身,而是应身体力行地赋予它人文的解读。

提升教学“智力” 增前沿技术课程

走入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并行与分布式计算》的课堂,擅长从事虚拟世界、数字孪生、区块链等元宇宙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青年教师沈冰清博士正向同学们介绍当下最热门的大模型与课程学习的关系。“怎么画出了一条‘双尾蛇’?不符合逻辑呀!”面对大屏幕上AI生成的蛇年贺岁图,同学们热烈地探讨着视觉破绽,分享着自己使用AI遇到过的不同经历。

作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系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面向高年级本科生,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并行与分布式计算原理、系统及算法设计,提高软件在大规模数据下的计算与分析能力,为学生从事金融科技、量化分析、云计算等相关应用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沈冰清指着“双尾蛇”笑着补充说道:“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大模型的‘想象力’——它有时候会给我们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双尾蛇虽然看起来很酷,但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提醒我们,大模型虽然强大,但它并不是万能的。我们需要批判性地看待它的输出,而不是盲目接受。”沈老师用这种轻松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使用大模型工具,尤其是在课程作业中的应用与使用规范,并强调大模型应该辅助知识的归纳与理解,而非取代自身的思辨。希望同学们不仅能学到技术知识,更能掌握一种“技术中介”思维

投入实践“活力” 探课堂无限可能

国际教育学院王萍教授领衔,田小勇、宋柯老师共同打造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语言学习》通识课程,以“AI+语言教育”为特色,将生成式AI技术深度融入词汇学习、语法分析、写作训练、口语提升和翻译等语言学习场景。课程通过跨学科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AI知识,探索技术与语言结合的奇妙之处。无论是借助AI激发创意写作灵感,还是利用智能分析提升口语表达,学生都能在实践中感受学习乐趣,收获成就感,实现技术赋能与语言能力提升的双赢目标。

走进英语学院的课堂,教师赵璧通过叠加“技术buff”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探索AI工具的多维应用——她通过案例演示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AI工具提升自主英语学习能力,从备考复习计划的制定,到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专项能力的突破,都提供了详细的示范。例如,对于做错的词汇填空题,除了让AI分析错误原因外,还可以让它生成类似的题目以巩固知识点。而在写作方面,赵璧也演示了如何让AI工具既能识别语言和格式错误又能启发写作思路、找出逻辑漏洞并提供修改建议。

在翻译学习领域,AI的介入呈现出更为深远的影响。"AI的翻译并非万能,优秀的外语人才应该具备识别其差错的能力,更能借助AI来为翻译赋能。"赵璧老师指出,在机器翻译和AI翻译技术普及的今天,表面上看翻译的难度是降低了,实则对译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不断夯实语言和文化功底,提升思辨能力,更要理解机器无法把握的人文情感。在她看来,语言与教育的精髓不在于机器或AI工具的使用,而在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进步。这种文理交融、技术与人文并重的教学方式,也许正是上外教育特色的生动体现。

本文转载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官微

来源:上外招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