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8年,美国国会大手一挥通过《国防授权法案》,直接把F-22“猛禽”战斗机的出口之路彻底堵死,理由是怕核心技术泄露,连日本、澳大利亚这种铁杆盟友求购都一口回绝。
1998年,美国国会大手一挥通过《国防授权法案》,直接把F-22“猛禽”战斗机的出口之路彻底堵死,理由是怕核心技术泄露,连日本、澳大利亚这种铁杆盟友求购都一口回绝。
那时候美国军工界傲视全球,F-22刚试飞成功,隐身涂层、超音速巡航能力独步天下,中国空军主力还是老旧的歼-8II,连四代机都没摸透,美国盘算得很美:F-22自用高端保密,F-35开放给盟友赚钱,高低搭配完美无缺。
可这步棋走得太臭了!没了国际订单分摊成本,F-22的生产计划从原定750架狂砍到195架,2011年生产线直接关停。单机成本火箭式飙升,从最初6000多万美元涨到1.5亿以上,现在维护成本更是突破3.8亿美元,比同等重量黄金还贵。更致命的是,供应链跟着崩盘——隐身材料、复合材料、雷达和发动机技术全面断档,如今想重启生产线得砸250亿美元,基本等于做梦。
美国盟友被这波操作坑惨了。日本原本心心念念想买F-22,甚至搞“心神”战机项目施压美国,发现彻底没戏后只能转头抱紧F-35。问题是F-35本质是“多功能打工仔”,对地攻击还行,空战能力却被F-22甩开一大截。机动性、超音速巡航、隐身优化全方面缩水,东亚盟友拿它应对歼-20?相当于用水果刀对抗重剑。
中国偏偏在这时候杀出条血路!2011年歼-20首飞,2017年正式服役,比美国情报部门预测提前了整整15年。
更吓人的是全产业链爆发——WS-15发动机、复合材料、有源相控阵雷达咔咔突破,歼-20直接规模化量产,现在数量超300架,比美国F-22机队还多。搭配的PL-15远程空空导弹射程碾压美军AIM-120D,2025年南亚空战中出口版PL-15E超远距离锁定目标,逼得对手撒干扰弹狼狈逃跑,实战表现惊呆美军。
美国这才反应过来急吼吼推进AIM-260项目想追赶PL-15,可惜进度慢得像蜗牛,直到2025年才追加资金加速。F-35机队规模再大,也填不上制空权的窟窿。东亚天空的美军优势肉眼可见崩塌,东海万米高空曾出现歼-20贴到1公里才被F-35发现,后者吓得甩干扰弹撤退,这还怎么玩?
盟友被逼得集体造反!欧洲搞FCAS项目,英日意联合搞GCAP,韩国研发KF-21,日本推进F-X计划。表面看百花齐放,实则后勤体系和战术标准碎成一地渣,美国联盟作战的协同性直接被砍了一大刀。技术封锁锁死自己,还顺带坑哭队友,这波操作堪称“战略自杀”。
现在美国媒体疯狂吐槽,说F-22出口禁令是三十年来最蠢决策,可后悔药哪买得到?美军只能指望下一代NGAD战机救场,但这玩意最快2030年才能服役。未来五到七年,亚太制空权真空期够中国歼-20刷足存在感。当年美国傲慢低估中国,以为技术代差能压几十年,结果中国速度直接改写游戏规则。
F-22的故事告诉世界:军事霸权不是靠锁保险柜就能维持,误判对手的代价往往是帝国黄昏的开幕哨声。
来源:科学知识点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