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的中考分数逐年攀升,是为了讨好谁还是自欺欺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1 01:20 1

摘要:好在午后雨过天晴,孩子们可以不必冒雨返校,伴随着各高一新生的军训结束,各学校的班级已确定,孩子们明天可以安心上课学习,进入新的学习阶段,为三年后的高考蓄能积累。

济宁的城区于今天的早晨飘起了细雨,好像是为孩子们的返校降低些温度,省得他们顶着骄阳和烈日,还得背着书包,拖着行李,踏进那家长只能站在外面的校门。

好在午后雨过天晴,孩子们可以不必冒雨返校,伴随着各高一新生的军训结束,各学校的班级已确定,孩子们明天可以安心上课学习,进入新的学习阶段,为三年后的高考蓄能积累。

随着各种信息的公开和传播,感到25年中考的高分好像更多了,不知道是咱们大济宁的教育水平提高了还是中考题目出的愈发基础了!如果说教育水平提高了,那今年的高考600分以上的人数并没有占到省内排名的前列。25年城区各高中的录取和分班情况显示

孔子和育才的最低分都在525和511分,自去年王府开始招生,加上提高录取计划以来,中考的录取率提升了近20%,在录取人数大幅提高的前提下,一中,育才,孔子这几所高中的录取分数不降返升,这的确不得不思考其中缘由。

中考是自己地市的指标,这个录取分数高了,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但高考不惯你呀,绝大多数的大学是全省抢名额的呀,高考才是让济宁娃们走出去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渠道,怎么提高孩子们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基础和能力,才是教育部门考虑的重要出发点,而不应该是想着中考成绩高一点,中考数据好看一点。这些固然重要,但是不是应该更长远一些?

说好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呢?

欢迎大家评论区聊聊!

来源:思聪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