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9日,华为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营收4270.39亿元,同比增长3.95%;净利润为371.95亿元,同比下降32%。
8月29日,华为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营收4270.39亿元,同比增长3.95%;净利润为371.95亿元,同比下降32%。
尽管上半年华为营收滞涨,净利润下滑,但是丝毫不影响华为的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华为研发投入969.50亿元,营收占比高达22.7%,较去年同期的889.09亿元增幅为9.04%。
这样的研发投入力度让华为在国内稳居首位,在全球研发投入也排在前列。
今年2月,欧盟发布了研发投资“记分牌”,华为排在第六名,研发投入资金190亿欧元(1797亿人民币)。
排在前五的分别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Meta、苹果、微软、大众,其中排在榜首的Alphabet研发高达398亿欧元,比华为高出一倍多。
而投资排名前2000的企业,合计总投资金额达到了12570亿欧元,占全球商业研发的85%以上。
这2000家企业基本上垄断了AI芯片、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半导体设备、操作系统、智能手机、PC、汽车制造、通信、发动机、生物技术等先进技术。
值得庆幸的是这2000家企业中有579家来自中国,比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美国企业数量达到了681家,排在首位;欧盟322家,排在第三位;日本185家,排在第四位;英国63家、韩国40家、瑞士39家,分别排在第5、6、7位。
从全球范围来看,研发投入越高,获得的先进技术也就越多,这是公认的事实,这也是为什么科技企业不惜砸下上千亿资金搞技术研发的目的。
华为高额研发投入,究竟值不值得?
2018年华为研发投入首次突破千亿规模,投入占营收比例高达14.1%,此后每年的研发投入都会增加,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了1797亿人民币,投入占比超过了20%。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攀升至22.7%。
短短几年时间总投入达到了上万亿的规模,并且投入占比高达20%多,放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高研发投入也让华为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手机SoC、AI芯片、通信技术、智能驾驶、操作系统等实现了安全自主,技术升级迭代。
近日,研究机构IDC报告显示,在今年2季度,华为以1250万台的出货量重夺国内手机市场榜首。
这样优异的成绩离不开麒麟手机SoC的“王者归来”和迭代升级。
2023年9月,华为未发先售Mate 60系列手机,就搭载了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S,这款芯片首次采用国内晶圆厂代工。
之后又迭代出麒麟9010、麒麟9020,这两款芯片在CPU自主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麒麟9010的CPU大核心采用了自主研发的泰山架构,到了9020时CPU核心已经全部采用自主研发。
AI芯片方面,昇腾910B、910C均实现量产,算力有了很大提升,910B在算力方面与英伟达H20相当,而910C算力甚至接近英伟达H100。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首次展现出了384个超节点的超级AI服务器,384颗昇腾NPU(AI芯片)+192颗鲲鹏CPU,然后通过系统总线技术互联在一起,总算力达到了300Pflops,是英伟达NVL72的1.7倍,网络带宽、内存带宽也实现了翻倍。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芯片均由内地晶圆厂代工和封测,华为芯片实现了从设计到制造、封测的安全自主,这绝对是一大进步。
通信方面,华为在5G-A、F5.5G光通信、6G互联方面取得了进步。
5G-A网速上行可达1Gbps,下行高达10Gbps,F5,5G提供万兆接入能力,可以满足AI对高带宽的需求。
在6G领域,华为研发了集成卫星通信的麒麟芯片,支持手机、平板等连接低轨卫星。
GlobalData报告称,华为已连续七年被评为5G移动核心网行业领导者,并连续两年获得全领域满分。这足以表明华为在通信领域的领先实力。
智能驾驶方面,乾崑智驾已经迭代至了4.0版,并且搭载车辆超过100万辆,2025年上半年,在城区领航辅助市场占比28.3%,在35万及以上的豪华车市场占比53.2%,均位列行业第一。
尽管乾崑智驾目前仍是L2/L3级别,但是其核心的WEWA架构 、 ADS 4.0系统、智驾芯片都是华为自主研发的,拥有足够的安全自主性。
随着乾崑智驾以及智驾芯片的迭代升级,必然会实现L4、L5级自动驾驶技术。
操作系统方面,鸿蒙系统已经发布了原生系统“HarmonyOS NEXT”,彻底与安卓切割,如今鸿蒙系统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9%,全球市场占有率4%,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
生态方面,互联网头部应用已适配鸿蒙,中长尾应用也陆续加入;应用开发所需的安全、媒体、游戏等21个分类的SDK等中间件已大量适配鸿蒙,提升了应用的开发效率;开源鸿蒙在金融、电力、能源、交通、通信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鸿蒙系统已经实现了高效的办公、协同效应,生态上也实现了基本好用。
当然华为取得的成绩不止这些,还有云计算、折叠屏、半导体设备等方面的,这些都离不开华为巨大的研发投入。
一个技术的进步、一款新品的发布、一个专利的申请,背后都离不开研发投入,而持续的巨大的研发投入才能不断的推动技术、设备、专利向前走。
当然也有分析师认为,华为巨大的研发投入是为了生存,在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下,华为不得不投入重资发展技术,构建供应链,从底层技术、到生产工艺、生态建设方面“补课”。
不过也有不同观点认为,华为此举是“深蹲蓄力”,一旦研发投入从量变达到了质变,就会实现真正的“脱胎换骨”。
在科技发展道路上,技术自主是基本,技术领先则成就霸权,这也是为什么全球头部科技企业不惜砸下重金搞研发的原因,想要不被霸权,实现霸权,那么高额的研发投入就在所难免了。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来源:科技铭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