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2003年瞄准高尔夫细分赛道起步,到如今成为中国国家高尔夫球队十二年的“老搭档”,比音勒芬走过的路,并非热钱涌动的风口,而是一条依靠产品力、坚持高端化、深耕圈层用户的“慢路”。
8月26日,比音勒芬交出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数据。
上半年整体增长8.63%,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33%,连续十多年营收穿越周期增长,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在2025年服饰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比音勒芬这份成绩单显得格外的醒目,也让行业的关注度再次聚焦。
从2003年瞄准高尔夫细分赛道起步,到如今成为中国国家高尔夫球队十二年的“老搭档”,比音勒芬走过的路,并非热钱涌动的风口,而是一条依靠产品力、坚持高端化、深耕圈层用户的“慢路”。
比音勒芬董事长谢秉政也曾说:“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这句话背后,是比音勒芬二十二年来对“小众”的坚守、对研发的执着,以及对“成为中国高端品牌”的笃定。
而如今公司的业绩数据,也似乎印证了谢秉政这二十多年来的战略眼光。这个高端运动服饰品牌也正以“慢生意”的节奏,走出一条高质量增长的中国路径。
01
逆势跑出了22%的增长
比音勒芬做对了什么?
2025年第二季度,比音勒芬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实现营业收入8.17亿元,同比增长22.33%,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这一表现,在整个服饰行业承压的背景下,尤为难得。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数据中,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同比增长2.1%,限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总额也仅增长3.1%。相比之下,比音勒芬上半年8.63%的营收增速,可谓跑赢行业大盘。
比音勒芬究竟做对了什么?
答案或许就藏在“高尔夫服饰”这一精准选择的细分赛道中。比音勒芬当年锚定高尔夫赛道,其实是一次极具前瞻性的战略选择。
2003年,当时国内传统运动服饰正处于竞争激烈的红海中,而中国高尔夫运动尚处萌芽阶段,创始人谢秉政敏锐捕捉到高端运动服饰的市场空白,确立了“专业高尔夫服饰”的差异化定位,不仅避免了与国际巨头的正面交锋,更为公司开辟了一条快速成长的独特赛道。
同时,高尔夫运动的独特调性,与比音勒芬“专注、创新、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最关键的是,高尔夫运动背后所聚集的高净值人群正是比音勒芬梦寐以求的目标客群。这类消费者拥有强大的消费能力,对品质和身份认同感要求极高。服务于此圈层,不仅带来了高利润回报,其强大的口碑传播效应更为比音勒芬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客户基础,实现了市场的成功卡位。
当然,如果仅仅是选对赛道,是远远不够的,实力才是发展的硬道理。近年来,比音勒芬正在构建中国高端服饰行业的创新模版,这套范式的核心,在于将 “三高一新”(高品质、高品位、高科技、创新)的研发理念与 “一生做好一件事” 的长期主义,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体系化布局。
在此基础上,比音勒芬也在渠道建设方面持续进行扩张与升级。截至2025年中期,品牌门店总数已达1328家,其中直营店净增28家至672家,加盟店净增6家至656家。值得关注的是,其直营店会员复购率高达43%,显示出品牌拥有强劲的客户忠诚度。
尤其是线上渠道,比音勒芬不仅在传统电商平台稳健增长,还积极布局抖音、视频号等新兴内容场域,通过专业场景种草(如模拟球场挥杆),增强信任感。2024年线上收入同比增长35.03%,2025年上半年电商收入更大幅增长71.82%,占总营收10.18%,已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除了受到了市场的认可以外,客户合同负债创新高,也为比音勒芬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间,所谓合同负债就是比音勒芬目前已经收到客户的款项还未向客户发货,合同负债越高,反映客户拿货意愿度越强。2025年上半年,比音勒芬合同负债为3.85亿元,创近几年各期新高。这一数据反映出客户拿货意愿强烈,对品牌未来收入形成坚实保障。
过去二十二年间,比音勒芬始终以高品质产品为基石,精准击中高端消费客群需求,配合渠道布局的精细化拓展,多维夯实品牌核心竞争力,最终在激烈的服装品牌竞争中脱颖而出,保持长期稳健的领先优势。
02
与国家队合作十二年
为何坚持选择比音勒芬?
正是这份由专业与匠心沉淀出的竞争壁垒,让比音勒芬赢得了国家级平台的权威认可——连续12年成为中国国家高尔夫球队战略合作伙伴。这既是一段始于挑战、成于专业、终于陪伴的相互成就之旅,更是比音勒芬产品实力与品牌精神的最高认证。
比音勒芬自2013年起连续为中国队提供奥运装备,先后推出三代战袍不仅采用防风防水面料,能在五级风中有效御寒,还兼顾透气性,并巧妙融入中国红与金色等传统元素。
十二年来,比音勒芬始终以“国家队标准”自我要求,持续优化产品。从里约奥运会的第一代五星战袍,到东京奥运会、巴黎奥运,比音勒芬的研发创新从未止步。最新的“五星战袍Ⅲ”不仅采用防紫外线及热辐射的FULL STRETCH纱线,搭配自研的人体工程学专利版型,更在设计中融入陶瓷白、中国红、龙胆紫的中国传统配色,将寓意“过五关斩六将”的五角星和六边形巧妙点缀,实现了文化性、功能性和时尚度的完美统一。
这种“共成长”的合作关系,带来了显著的双向成就。比音勒芬见证了中国国家高尔夫球队在奥运会上夺得两枚奖牌的历史性突破,同时,中国高尔夫运动的蓬勃发展,也助力比音勒芬连续8年稳居高尔夫服装“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T恤连续七年同类产品综合占有率第一。
比音勒芬的赋能正在向更深处延伸。2025年4月,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和比音勒芬启动“国家队优才计划”,首期为期四年,为丁文一、张雅惠等四位潜力新星提供全方位支持,举品牌之力为备战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助力中高协完善人才梯队。
比音勒芬以专业产品力助力国家队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而国家队的卓越表现和对产品的严苛要求,也推动着比音勒芬在科技创新和设计理念上不断突破。比音勒芬上市至今,每年都在持续的高投入研发,研发费用率始终维持在3%左右,远超行业均值。高额的研发投入为比音勒芬的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化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使得公司能够在面料研发、版型设计、功能提升等方面不断探索与突破。
03
破局国际话语权
借高尔夫赛道书写中国高端服饰
2025年“十四五”收官之际,“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核心主线,高端运动服饰作为消费升级重要载体,正成为本土品牌冲击全球价值链上游的关键赛道。
但中国高端品牌国际化道阻且长,国际品牌占据话语权下,本土企业如何破局?比音勒芬以“自主研发+国际收购”双轮驱动,坚守核心赛道加速全球化。
2023年,比音勒芬两笔收购堪称战略关键:拿下法国百年奢侈品牌 CERRUTI 1881,补全高端商务场景短板;牵手英国知名品牌KENT&CURWEN。
这一长期主义战略,让人想起安踏与FILA的经典案例。安踏收购FILA时,后者年亏数千万港元,但安踏沉心3-5年转型,终让FILA爆发,成为集团“现金奶牛”,印证长期主义需战略定力与持续投入。
如今比音勒芬循此路径,核心锚点始终是高尔夫赛道。正如董事长谢秉政所言:“以前盼果岭有中国人身影,后来发现中国高尔夫更需本土高端品牌。” 这份从“人”到“品牌 的认知升级,恰恰是比音勒芬打造中国高端品牌的初心所在。
事实上,“借高尔夫专业建中国高端品牌”是场“专业力、文化力、全球力”攻坚。需以高尔夫专业为根基,懂运动懂用户;以中国文化为内核,打造差异化竞争力;以长期主义为标尺,深耕赛道不被短期干扰,让“中国高端”扎根全球消费者心中。
比音勒芬的探索,是中国高端制造突围的缩影。当高尔夫专业基因与中国品牌自信,长期主义与全球化视野共振,中国高端运动服饰品牌终将在世界舞台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凤凰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