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理论揭秘:为何分享如何做自媒体比做自媒体更赚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31 21:04 1

摘要:作为一个财经创作者偶然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一位头条自媒体的创作者,每天分享几十条自媒体创作经验,并晒出自己的收益,流量和收入同步猛增。而这些流量,主要来自其他自媒体创作者。

作为一个财经创作者偶然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一位头条自媒体的创作者,每天分享几十条自媒体创作经验,并晒出自己的收益,流量和收入同步猛增。而这些流量,主要来自其他自媒体创作者。

这就像在一个菜市场里,卖菜的摊主比顾客还多,而那个分享如何卖菜的人?却赚得盆满钵满。

当前的自媒体平台,已经陷入了“生产者过剩” 的窘境。数据显示,2025年抖音直播留存率已跌破12%,但TOP5%的主播却吃掉了82%的流量。

每天,全网新增内容高达1.2亿条,但超过83%的内容在发布后72小时内就被算法“淹没”。这是一个残酷的数字,意味着绝大多数创作者在为自己的内容“陪跑”

新人主播平均只能坚持97天就停播,比去年又缩短了半个月。平台上的创作者越来越多,但观众的时间和注意力并没有同步增长。

在这种背景下,“教人做自媒体” 反而成了新的财富密码。就像淘金热中,卖铲子的人往往比淘金者更赚钱。

快手平台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有2600万创作者在平台上获得了收入。但鲜为人知的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正是通过教授创作技巧或分享行业知识实现的。

此前我提到的自媒体创作者深谙此道:他们通过晒收益、教技巧,吸引了大量渴望成功的创作者。这些内容击中了创作者的焦虑和渴望,自然不缺观众。

成功的教学创作者绝非靠蛮力。他们掌握了大多数创作者不知道的效率秘诀:矩阵化运营全平台分发

头部MCN运营总监透露:“单平台爆款概率低于3%,但矩阵账号的爆文率能提升到15%”。这些教学者不再依赖单一平台,而是通过工具一键分发50+平台。

他们将一条视频拆解成微头条、图文笔记、15秒短视频等10种形态,最大化内容价值。这种效率革命,普通创作者难以企及。

平台的流量分配机制也在加剧这种趋势。2025年,算法更加看重有效互动率,光点赞已经没有太大用处,必须让观众愿意打字评论。

快手CEO程一笑强调,平台将流量导向那些长期贡献优质内容的创作者。但所谓的“优质内容”标准正变得越来越复杂。

流量分配已经从“瞬时互动”转向“长期互动”,深度长链路互动的作品将获得更精准的流量倾斜。这意味着平台鼓励那种能产生持续有价值的内容,而教学类内容正好符合这一特点。

垂直深耕是一种出路。参考某三农主播案例,人家就死磕农村生活内容,直播间从个位数熬到稳定百人在线,花了整整一年。

短直一体化是另一条路。数据显示,短视频直播双优作者在平台获取流量的效率,比单一内容体裁作者高出4到10倍。三农创作者“西北刀客”通过短视频记录猎犬日常、直播公益护农,直播间看播总时长增长3.3倍。

价值导向是第三条路。佛山自媒体创作者许宏展用镜头将叠滘龙船文化推向全国,相关视频全网获近三亿播放量。提供真实价值,而不仅仅是追逐流量,反而能获得持续关注。

专注 持续

就像90后村书记陈格威用旧农具敲开新流量大门,教村民拍摄种粮全过程,收获四百多万播放量。

真正能持续成功的,不是那些只盯着流量数字的人,而是像佛山创作者许宏展那样,用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记录龙舟文化,最终让传统焕发新生。

内容生态的本质是价值交换——只有先提供真实价值,才能获得持续回报。

来源:骏逸创业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