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作家“文学馆畅谈”:全媒体时代,如何写出好故事好文本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5 14:30 1

摘要:春分刚过,正是明媚的春光驻足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时节,这里满园花影,每一抹绿色都带着新生的气息。同样来到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还有48位受邀参加“文学e路同行——欢迎网络作家回家”活动的网络作家代表。3月24日下午,“文学馆畅谈”活动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

活动现场

春分刚过,正是明媚的春光驻足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时节,这里满园花影,每一抹绿色都带着新生的气息。同样来到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还有48位受邀参加“文学e路同行——欢迎网络作家回家”活动的网络作家代表。3月24日下午,“文学馆畅谈”活动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主持活动并讲话。作家徐则臣、张楚、石一枫与网络文学作家管平潮、天下归元、沐清雨等敞开心扉,共话“全媒体时代的文学表达”,一同畅想文学的未来图景。

邱华栋主持活动并讲话

邱华栋从历史沿革、内设机构、四大奖项等方面,向大家全面介绍了中国作家协会的初心使命和时代责任。他表示,2022年以来,中国作协全力打造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四大奖项为核心的中国文学盛典,正是在全媒体时代扩大文学影响,让更多人共同见证文学荣光的重要举措。十代会以来,中国作协提出“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命题,推出“两个计划”,打造湖南清溪文学村庄,促进文学的影视转化等一系列具有系统性、创新性和长远意义的行动举措引起社会热烈反响。紧扣“做人的工作”这一任务,近年来,中国作协吸收了不少青年作家、基层作家、影视编剧和文艺工作者,作协会员组成面貌更加多元化,许多网络作家也被吸收进中国作协这个大家庭中来。这次“网络作家回家”系列活动,正是旨在让作协和更广大作家建立起紧密联系,让作协成为真正的作家之家。他期待网络作家们今后能更多参与到文学建设的工作中来,“中国作协闪光的过去,既赋予了中国作协不断昂首向前的信心和底气,也不断激励着我们一起书写和创造更加辉煌的新的篇章”。

“拥抱变化,深耕不变”

徐则臣发言

《人民文学》主编徐则臣对全媒体时代之于文学的影响深有体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时代对于我们的审美、趣味、习惯等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网络文学自然也是时代的产物,同样与时代有着同频共振的联系。今年伊始,由其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北上》备受热议,他以小说《北上》的电视剧、话剧改编为例,谈到今日的纸质文学借助全媒体时代某些艺术呈现方式往往能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不少观众因为喜欢电视剧《北上》,而开始爱屋及乌喜欢起《北上》这部小说来”。AI时代的来临,每个人身后都有一只AI的狗在追着,作家要想不被AI写作取代,就要提高艺术警惕心,将独属于人类能写的东西发挥到最大程度。作为一个长年扎根《人民文学》的一线编辑,他从传统纸质文学杂志的出版谈到了全媒体时代阅读、表达方式的改变,认为每个人的上述变化累积到一起会改变时代的表达。新的、有启发性的文学,比如科幻文学、网络文学等,正是传统文学新的生长点。“十年或者二十年后我们的写作会跟现在不一样,因为我们会适应这个全媒体时代,而时代会一点点改变我们自己。”

管平潮发言

对于全媒体时代的瞬息万变,浙江省作协副主席、从事网络小说创作已有21年的网络作家管平潮很有共鸣。他以短视频改变自己在内的读者对于速度的感知和短视频冲击网络文学篇幅、节奏为例,提出因应全媒体时代挑战的方法。他坦言,以往从不废稿的他从去年10月份到现在已经废掉了十几万字的稿子,正是因为他认为要“拥抱变化”,要主动改变讲故事的方法、节奏,不断打磨稿子的结果。他说,对于动人的人设、精彩的故事、深刻的人性、美好价值的传播这些不变的部分,则要“深耕不变”。不忘自己当年投身写作时努力写出好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坚守个性的东西,坚守自我,不盲目随波逐流,同样十分重要。在他看来,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降速、减量、提质是关键,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应实现双向奔赴,互相汲取对方的优势。他还特别提到了中国作协的“深扎”项目让他心生向往,认为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更好地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时代属于把握住一切机会的人”

张楚发言

在天津作协副主席张楚看来,全媒体时代,影视、网络新媒体、新型社交媒体对于文学传播的力量不容小觑,正是通过各类新兴的媒介,天南地北、审美趣味相似的人被链接在了一起。但在这样的时代,文学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短视频的兴起分流了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读者,阅读与创作娱乐化造成浅俗化的倾向等。对于最近热议的AI写作话题,他谈到了自己担任某杂志举办的人机合作小说大赛评委的经历,“一篇很成熟的作品,创作上却是AI占比70%,人类才占比30%”,这不仅对人类创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包括版权在内的诸多问题。他不无忧虑地问道:“在文学艺术创作方面,AI创作应该鼓励吗?”

天下归元发言

对于张楚的担忧,网络作家天下归元则乐观得多。她认为,每个时代都会有新的东西出现,都会倒逼文学重新改变自己,作者无须太紧张,“时代属于那些会把握住一切机会、把不利变成有利的人”。在全媒体时代,以网络小说为例,短剧在内的短视频的火热自然分走了诸多流量,但也倒逼网络文学精品化。她谈到近期热映、深受大家喜爱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尽管篇幅比短剧长很多,但大家仍愿意走进电影院观影,“写作永远是内容为王,好故事好文本永远都是受欢迎的”。在她看来,AI写作有形成信息茧房、无法触及人内心深层情感等弊端,人类写作自有存在价值;但AI写作的存在也能促使作家们下笔更为谨慎,促使作家们更加深挖人性与情感。她表示,作家们可以采取更为开放的态度,比如未来可以尝试人机协作,由AI承担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这方面的工作,而作家专注于构思等方面,以更好地提升创作效率。

“要让写作更有意义,

重要的是要偶尔抬头看天”

石一枫发言

北京作协副主席石一枫以“屏幕”这一意象为切入口,上溯远古时代,谈到媒体的历史变革对于文学表达的影响。在他看来,媒介可能改变文学表达,譬如唐朝的诗歌与今日的文学,纸质传播与网络传播,都会导致文字、语词、篇幅等变化。因此,在全媒体时代,纸质文学与网络文学的标准不应一以概之,而是各有千秋。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文学表达的核心是不变的,“写作的时候,人的情感、人的尊严,是大家共通的”。在AI已来的时代,人类面对科技的飞速发展,面对越来越能干的AI,文学不应过于悲观,而是要持续表达对人的关爱,更应有人的尺度、人的判断,以证明人的独特价值。

沐清雨发言

黑龙江省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网络作家沐清雨谈到自己从事网络文学已近20年,这是网络文学成长的20年,也是见证全媒体时代诞生的20年。如今,网络文学在内的诸多文学样式既面临短视频等新兴娱乐样式分走读者的危机、AI写作的冲击,但也比20年前多了许多和读者互动的机会,多了许多推动作者自身成长的契机。时代一直在变化,作为创作者,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定力,不因时代的变化而徒生焦虑。对于全媒体时代出现的新鲜事物,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学习和接受它,然后将它辅助自身的功能,最大化地为己所用,“无论出现多少新的表达方式,我们最终都要回归于创作本身,回归到内容上的提升上来”。

自由交流环节

在自由交流环节,近期在尝试现实题材写作的网络文学作家童童,很想听听徐则臣对年轻网络作家投身现实题材创作的建议。“要让写作更有意义,重要的是要偶尔抬头看天”,徐则臣表示,在迈向下一个题材的路上,艰苦训练和摸索是必不可少的;在埋头写好自己当下熟悉题材的同时,也要偶尔抬头,立足网络文学发展、未来文学的发展做调整,这样才能写出内涵丰富、与时代共振的好作品。网络作家我会修空调则表示这次畅谈“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让他不再焦虑写作速度和AI写作的挑战,反而对迎接这个全媒体时代充满了跃跃欲试的激动。

全媒体时代,文学何为,路在何方?活动结束时,熙熙攘攘拥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作家们仍在热烈地讨论着。夕阳正好,微风轻抚柳枝,仿佛是春天曼妙的舞步,摇曳着希望,也摇曳着每位网络作家那久久不能平静的心。

来源:文艺报19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