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一场遍布申城角落的科普盛宴将全面展开。8月31日上午,由市科协和市科委共同主办的2025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仪式和主场活动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据透露,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上海将通过1个主场活动、4周主题活动、5大系列活动及N个特色活动构成的科普
9月,一场遍布申城角落的科普盛宴将全面展开。8月31日上午,由市科协和市科委共同主办的2025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仪式和主场活动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据透露,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上海将通过1个主场活动、4周主题活动、5大系列活动及N个特色活动构成的科普月矩阵,从市级主场到街镇社区,从科研院所到企业园区,从线上直播到线下互动,让科学融入生活日常,让科普提升科学素养,共同为城市的创新未来注入更多活力。
启动仪式上,市科协、市科委联合推出“坐地铁玩科学——打卡探秘科普基地”活动,将地铁与市内21家科普基地结合在一起,邀请大家感受地铁交通与科学探索深度结合的科学体验之旅,11个区聚焦中心工作和地域特点,发布了科普特色体验路线,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和精准的科普资源导航;现场颁发第40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主席奖,表彰优秀青少年科创人才,充分展现科技后备军的蓬勃力量。
第十六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杰出人物、“半小时漫画奇迹”创始人陈磊与第十五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新锐人物、华山医院脑科学博士黄翔共同带来妙趣横生的互动访谈,并现场完成“联合挑战——5分钟科普共创”,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诠释科学奥秘,让科学知识深入人心;中科院院士陈凯先正式发布“科学实验屋”项目,并对青少年提出希望和寄语。
当天,在上海市“全国科普月”活动主会场,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带来一场题为《科学真好玩——不刷题的吴姥姥》的科普讲座,以主题演绎、科学实验和互动交流的形式,强调“善观察,生活处处皆科学”。
宇树机器人G1、宇树机器狗、小黑机器人和灵童手办机器人等集中亮相,让公众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成果的功能;“科学实验屋”项目发布当天即面向青少年开展科学实验和互动体验活动,内容包括空气大力士、克拉尼图形、探究风的形成等,让孩子们在玩一玩、学一学中开启创新思维、找寻科学答案。
据悉,“科学实验屋”自9月起,将定期发布活动信息,每个双休日邀请6~14岁青少年来到上海科学会堂,体验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互动实验,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科学魅力。
头图为机器人亮相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劳动报记者叶佳琦 摄影
来源:劳动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