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几万块的入门车型到几十万的中高端车,都能看到征程芯片的身影。而且地平线不光卖芯片,还搞了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HSD,目标未来3-5年装到1000万台车上,和华为ADS、特斯拉FSD这些大牌“掰手腕”。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最大的区别,除了用电还是用油,就是更“聪明”了——智能座舱能语音聊天,自动驾驶能帮忙开车,这些功能都离不开芯片的支撑。
以前,智能座舱靠高通,自动驾驶靠英伟达,但最近国产芯片开始“支棱”起来了,地平线就是其中的代表。
地平线专注做自动驾驶芯片,他们的“拳头产品”是征程系列。今年8月,征程系列芯片出货量突破1000万片,成了国内首个达到千万级出货量的智驾芯片。
更关键的是,2024年直接冲到33.97%,目前已经超过了35%,比英伟达还高,成了国内智驾芯片的“一哥”。
为啥地平线能这么猛?看数据就知道:已经和全球40多家车企合作,400多款车用了征程芯片,累计装车超600万辆。
从几万块的入门车型到几十万的中高端车,都能看到征程芯片的身影。而且地平线不光卖芯片,还搞了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HSD,目标未来3-5年装到1000万台车上,和华为ADS、特斯拉FSD这些大牌“掰手腕”。
不过,有个现实得承认:现在国内高端车大多还是用英伟达芯片,地平线主要在中低端市场“打天下”。但往高端走是必须的——只有高端车也用上国产芯片,供应链才能真正“硬气”,不怕被“卡脖子”。
其实,地平线的芯片不光能用在车上,还能装到机器人、机器狗这些智能设备里,应用场景越来越广。国产新能源汽车跑得快,背后离不开国产芯片的支撑。从“能用”到“好用”,从“中低端”到“高端”,地平线的路还长,但至少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
说到底,芯片是汽车的“大脑”,大脑够不够聪明,决定车能有多“聪明”。国产智驾芯片的崛起,不仅让车企多了选择,更让整个产业链有了底气。希望像地平线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让中国芯在更多领域“站稳脚跟”。
来源:只说数码科技一点号